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新疆南部地区实证的棉农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姓名:闫志明  蒲春玲  胡赛  刘超  黄晓东  黄兴  马旭  刘志有  姜雨辰  马文娟  余慧容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兰州 730070,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193
基金项目:荷兰皇家科学院、国家科技部委托的中荷项目“新疆农村生计策略变化——棉花生产环境和减少贫困研究”(07CDP028);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新疆南部地区棉农生计变化对策研究”(2009DFA92860)
摘    要: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事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也事关新疆稳定大局。棉花产业已经成为新疆的重要支柱及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服务新疆棉花产业和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战略,文章基于新疆南部地区的实地调研,结合南疆地区特有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区域民俗文化的条件,借助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从自然环境条件、家庭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风险因素等6个方面对棉农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政策因素、自然因素、风险因素、技术因素对棉农生产行为的影响比较显著,具体的因素主要有棉花补贴、土地肥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业保险以及技术指导和采用新技术;而劳动力素质、棉农投入的劳动天数、耕地面积、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棉花的销售收入、移动电话拥有量、成本支出、化肥使用量、水资源等对棉农生产行为影响较不显著。

关 键 词:新疆南部 实证分析 生产行为 回归模型 影响因素
收稿时间:2015-06-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