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美日三国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
引用本文:胡乃武,刘睿. 中美日三国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 0(6): 13-17
作者姓名:胡乃武  刘睿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Solow)首先建立了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决定产出的主要生产要素是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并且两种生产要素之间是可以替代的,而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是递减的。[1]1957年,索洛又在自己关于经济增长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技术的概念,他认为单位产量的变化、劳动力的教育程度以及科技进步等因素都属于“技术变化”因素。[2]遗憾的是,在他建立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却只是通过时间因素t来反映技术变化,并没有具体分析各因素是如何对技术产生影响的。

关 键 词:中美日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理论研究  Growth Model  Economic  America  焦点  持续增长  效应  边际报酬递减  影响  分析  时间因素  技术变化  科技进步  教育程度  单位产量  替代  投入  劳动力
收稿时间:2007-05-07
修稿时间:2007-05-07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 Model of China, America, and Japan
HU Nai-wu,LIU Rui.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 Model of China, America, and Japan[J].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2007, 0(6): 13-17
Authors:HU Nai-wu  LIU Ru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