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语》虽好却不足以治天下
引用本文:萧惑之,李春晓.《论语》虽好却不足以治天下[J].中关村,2007(2):97-97.
作者姓名:萧惑之  李春晓
作者单位:[1]北京 [2]不详
摘    要:在中国历史上,毫无疑问,《论语》是一部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中有精辟明确的论述:《论语》在塑建、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重要作用。不但自汉至清两千年的专制王朝以它作为做官求仕的入学初阶或必修课本,成了士大夫知识分子的言行思想的根本基础,而且通过各种层次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以及他们撰写编撰的《孝经》、《急就篇》(少数词句)一直到《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以及各种“功过格”等等,当然更包括各种“家规”、“族规”、“乡

关 键 词:《论语》  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增广贤文》  孔子学说  中国历史  知识分子  以理杀人  《三字经》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