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痈疽何以久治不愈──对油区土炼油炉的调查与分析
引用本文:靳方坛,沈顺万.痈疽何以久治不愈──对油区土炼油炉的调查与分析[J].石油政工研究,2000(3).
作者姓名:靳方坛  沈顺万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受巨大物欲的驱使,一些人见利忘义,置国法于不顾,大肆攫取国家的资源,成为依附于国家资源的“寄生虫”。在油田周围,一座座小土炼油炉的潜滋暗长,正是一些不法分子所谓“靠油吃油”的不良产物。在全国各大油区,土炼油炉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现象,某油区所在县的土炼油炉最多时曾达到600余座,每座的炼油能力为4-40余吨不等。虽经国家一些部门多次取缔,但土炼油炉依然是禁而不止,摧而不毁,像“痈疽”一般寄生在油田身上,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和经营,给国家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那么,土炼油炉何以屡禁不绝?暴利的驱动。原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除国际国内油价上扬的因素外,土炼油炉的利润可达到60%。而且,土炼油炉属“短、平、快”项目,投资少,见效快,一个大锅,几根管线,即能开工,炼几锅油的利润比种一年地的收入还高。利润的驱动,是土炼油炉存在的关键。地方保护主义在作祟。部分土炼油炉业主与当地政府和执法机构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你拿保护费,我确保你的、“正常生产”,如此达到“双赢”的目的,形成了“猫鼠联盟”。在个别地方,土炼油炉甚至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堂而皇之地领取了营业执照。而且,随着政企分开的进程,...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