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引用本文:王志强,徐彩玲.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J].河北企业,2003(8):13-14.
作者姓名:王志强  徐彩玲
摘    要:<正>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商品、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以及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和组合,并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萌芽于15世纪末的航海大发现,起步于18世纪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及其技术的应用为标志),初步发展于19世纪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及其技术的应用为标志),二战后获得迅速发展,并于20世纪9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的发明及其技术的应用为标志),最终演变为全球趋势。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动力,市场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基础,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1949年,这是中国由一个古老的文明中心被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强行纳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处于受控于强大外力的扭曲变形、低度发展状态;第二阶段,1949—1978年,中国仿效苏联模式探索脱离并抵抗不平等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虽自觉主动但充满曲折反复的状态,带有明显的探索性;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的中国主动并真正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开拓与创造。

关 键 词:经济全球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经济  民族工业  对外开放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