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圈层”结构、时空差异与能源强度——以十大城市群为例
引用本文:李治,连玉君,李培,郭菊娥.“圈层”结构、时空差异与能源强度——以十大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1):56-65.
作者姓名:李治  连玉君  李培  郭菊娥
作者单位: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5;2.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学系,广东广州,510275;3. 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新加坡,119613;4.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西部民生诉求下的碳减排实现途径及扶持政策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西部城市群碳减排约束条件及减排机理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浙江省新型城市化与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的机理研究”,西安市社科基金“西安市碳减排路径及扶持政策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年科技基金项目“关中—天水城市群碳减排约束条件与减排机理研究”
摘    要:借助于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视角,使用城市引力模型对十大城市群"圈层"结构进行测度,然后对城市群"圈层"结构降低能源强度的影响程度及其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成熟的城市群和适度的"圈层"结构更容易降低能源强度。从空间维度上看,东部城市群"圈层"结构显著降低了能源强度,但在0.45边界标准之后,降低能源强度程度明显变小。中西部城市群"圈层"结构降低能源强度程度小于东部城市群,大部分结果仅在10%水平上显著。从时间维度上看,相机抉择使得政府节能减排战略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短期内弱化了"圈层"结构降低能源强度效果。控制行政分割等变量发现,政府干预更容易凸显拥挤效应的约束作用,借助市场和空间的力量更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关 键 词:圈层经济结构  能源强度  地区差异  阶段特征  城市引力模型

Circling-Layering Economy,Temporal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and Energy Intensity-Evidence from Urban Agglomerations
LI Zhi,LIAN Yujun,LI Pei,GUO Ju'e.Circling-Layering Economy,Temporal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and Energy Intensity-Evidence from Urban Agglomerations[J].Urban Studies,2015,22(1):56-65.
Authors:LI Zhi  LIAN Yujun  LI Pei  GUO Ju'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