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CA-Markov的江汉平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模拟*——以湖北省潜江市为例
作者姓名:刘园  任意  周勇  刘春丘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北京100125;湖北省潜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潜江433100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耕地质量动态监测评价与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方法及应用”(CCNU18CG005);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外协项目“湘鄂皖赣区(湖南、湖北、安徽、江西)耕地质量分等相关国家级参数验证、论证、指导等工作”(2018-02-10)
摘    要:[目的]江汉平原为典型快速城市化区域,文章以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潜江市为例,研究其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发展趋势,旨在指导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类似区域提供参考。[方法]以1995—2015年5期土地利用矢量图为基础数据,采用修正的生态服务价值当量系数计算各年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ESV),绘制空间分布图,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CA-Markov模型对2035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模拟,分析2015—2035年ESV变化趋势。[结果]2000年前后城镇化速度差异明显,总体上生态用地在不断减少,潜江市土地利用方式有待转型;1995—2015年,潜江市ESV变化呈现"急速增加—锐减—恢复增加"的模式,水域面积变动是ESV变化的根本原因;面积起伏不大的耕地对生态系统稳定十分重要,但林地、湿地、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占比都有减小的趋势,表明生态环境发展并不乐观;1995—2015年ESV空间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高值区逐渐以返湾湖为中心集聚分布,并存在向南扩大态势,低值区呈条带状分布于中心城区;敏感性指数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较为科学; CA-Markov模型模拟结果表明, 2015—2035年,生态用地数量增加,土地利用结构趋于优化,但耕地大幅减少,ESV由47.31亿元下降至46.66亿元,减幅为1.37%。[结论]以潜江市为代表的区域生态环境发展不容乐观,政府应加强对水资源、耕地的保护,推行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关 键 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时空变化多准则评价转移适宜性图集TM数据
收稿时间:2018-09-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