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产业政策为何选择非均衡与直接干预的模式——基于战国末期经济史的考察与分析
引用本文:陈林,刘冬庆. 中国产业政策为何选择非均衡与直接干预的模式——基于战国末期经济史的考察与分析[J]. 产经评论, 2015, 0(1): 48-56
作者姓名:陈林  刘冬庆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行政垄断产业的政府管制体系研究”(项目编号71203078,主持人陈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项目“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的产业规制研究”(项目编号2013M530812,主持人陈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产业政策理论反思、微观机制解析与实施效果评估基于中国钢铁工业的研究”(项目编号71373283,主持人江飞涛)。
摘    要:一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产业政策体系学自二战后的日本。但事实上,中国的产业政策虽然与日本一样具有"非均衡"特征,但选择了与日本截然相反的"直接干预"模式。一国产业政策的制度形成与其经济史及其路径依赖效应密切相关。中国产业政策的历史溯源分析发现:非均衡与直接干预的产业政策模式形成于战国末期的秦国,对后世中国的经济政策模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还表明,在非均衡的"重农抑商"产业政策作用下,古代商业经济受到政府的严格规制,产业结构因而在政府直接干预下长久保持"一、二、三"形态,而工业的产业组织则以一定程度的"官进民退(国有化)"与行政垄断为特征。结合产业经济学和经济史维度的考察与思想提炼,为当前迫在眉睫的产业政策调整与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思想参考。

关 键 词:产业政策  经济史  重农抑商  官进民退

Why China's Industrial Policy Chose the Pattern of Disequilibrium and Direct Intervention---Basing on Analysis of Economic History of Qin State at the Later Period
ChEN Lin,LIU Dong_qing. Why China's Industrial Policy Chose the Pattern of Disequilibrium and Direct Intervention---Basing on Analysis of Economic History of Qin State at the Later Period[J]. Forward Position or Economics, 2015, 0(1): 48-56
Authors:ChEN Lin  LIU Dong_qing
Affiliation:CHEN Lin;LIU Dong-qing;
Abstract:
Keywords:industrial policy  economic history  stressed agriculture and damped business  state ad-vances and private sector retreat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