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东部平原耕聚比分布规律、发展趋势与优化策略
引用本文:李学东,刘云慧,伍盘龙,宇振荣.中国东部平原耕聚比分布规律、发展趋势与优化策略[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10):9-18.
作者姓名:李学东  刘云慧  伍盘龙  宇振荣
作者单位:1.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济南 250101;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3.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呼和浩特 010021;4.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5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村镇社区分类识别与空间优化技术”(2019YFD1100801)
摘    要:目的 通过对我国东部平原不同地区耕聚比差异、发展趋势与优化策略的研究,为我国东部平原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合理确定生活与生产空间面积比例关系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文章采用空间分层取样法在我国东部平原选择240个10×10 km2的样点,然后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来源,通过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我国东部平原耕聚比分布规律、不同地区适宜耕聚比进行研究,并基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分析我国东部平原耕聚比发展趋势与优化策略。结果 (1)我国东部平原耕聚比热点区位于东北平原北部,冷点区位于华北平原,中值区位于东北平原南部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2)以保证全部耕地可得到充足田间管理所需的农业劳动人口作为适宜耕聚比计算标准,我国东部平原各省份现状耕聚比均未达到适宜耕聚比要求;(3)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农村人口将逐渐向城镇迁移我国东部平原地区耕聚比将呈逐渐上升趋势。高耕聚比即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两者相辅相成;(4)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向城镇转移,提高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加强农村居民点整治,降低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是提升我国东部平原耕聚比,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结论 该研究结论可为农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确定合理的生活和生产空间面积比例提供依据。

关 键 词:中国东部平原  耕聚比  土地整治  乡村空间重构  土地利用规划
收稿时间:2021/12/20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