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视域下的岷江上游贫困山区生态安全评价 |
| |
作者姓名: | 刘延国 廖彦淞 王青 邹强 |
| |
作者单位: |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成都610045,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图谱与影响尺度”(41071115)、“岷江上游河谷聚落对泥石流灾变的响应机制研究”(41301587) |
| |
摘 要: |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准确评价生态旅游影响下的区域生态安全状况,是推动少数民族山区实现旅游资源环境与区域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方法]以岷江上游贫困山区为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熵值赋权法相结合,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生态旅游视域下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将评估指数与经济收入状况及贫困人口分布进行空间耦合。[结果](1)区域当前处于较安全水平,生态旅游开发适度;(2)综合评估指数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旅游收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正相关,且城镇居民在旅游开发中受益与机会较农牧民多;(3)综合评估指数与贫困人口比重呈负相关,与农牧民纯收入增长率没有必然联系。[结论]区域脱贫能够改善当地的生态安全状况,适度生态旅游开发是区域脱贫的有效手段,但应注重扶持农牧民在旅游业中的参与度,增加其旅游收益。
|
关 键 词: | 生态安全 灰色关联 熵权 PSR模型 岷江上游 |
收稿时间: | 2017-02-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