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唐代周边内附诸族赋役问题探讨
引用本文:王义康.唐代周边内附诸族赋役问题探讨[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2):56-64.
作者姓名:王义康
作者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唐代内附民族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唐代周边内附诸族承担赋役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内附诸族注籍以编户身份承担额税,其中包括内迁唐正州境内的北方蕃胡按户等、丁口承担定额税及交纳畜产税,由唐境外迁入正州境内的归化蕃人在减免赋税十年后与华夏百姓承担相同的赋税,南方夷獠按户等输纳岭南诸州汉人税米户税额的一半,以及岭南局部地区夷僚户按丁口承担区域性统一额税。第二类,内附诸族以集体为单位承担赋役,包括羁縻州以上贡形式向中央交纳赋税,羁縻州土长刺史以进献形式向所管州府纳税,或正州内蛮獠集体承担固定数量的赋税。唐代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类型的内附民承担不同形式的赋税,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体现了唐治理周边内附诸族不同于内地行政制度的指导思想,具有羁縻性质。

关 键 词:唐代  内附诸族  赋役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