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异化、物化、客体化概念之比较
引用本文:滕艳娇,李楠.异化、物化、客体化概念之比较[J].经济师,2011(12):11-11,13.
作者姓名:滕艳娇  李楠
作者单位:1. 黑龙江科技学院马科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2.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基金项目:“2010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扶持共建项目”,批准号:10E065
摘    要:通过对异化、物化和客体化概念进行分析,说明不同流派的哲学家们为解决人之生存困境问题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甚至马克思本人认为只有社会和谐,个人才能完满。而别尔嘉耶夫却坚信心灵才是外在世界的基础。别尔嘉耶夫认为,人的内在精神性作为绝对的、原初的"实在"是人的存在的本体论根基,精神作为人的本质特征使人的存在获得了绝对意义和永恒价值。从而为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人们找寻自己心灵家园给以启迪。

关 键 词:异化  物化  客体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