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论文旨在论述合同纠纷处理的管理实践问题。论文运用流程管理、法律风险管理理论,结合现行《民法》、《民诉法》、《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及国际商事仲裁惯例,联系笔者的企业法律顾问实践,尤其是所在企业的诉讼、仲裁实践,提炼出企业合同纠纷处理应予关注的十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10年来,蔡素碧肩负着沉重的诉讼包袱,奋力前行。这个女人的“固执”,令人肃然起敬,更令人唏嘘叹息。  相似文献   

3.
任跃斌 《商场现代化》2007,(25):283-284
代位权制度为民法的重要制度,债权人的代位权为其法定权利。代位权行使要件包括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造成损害,代位权诉讼的客体适当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通常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发端于罗马法,是民法领域的帝王条款,负载法律的灵活性,并为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提供依据。回溯历史,罗马法中诉讼法与实体法合体的本质以及罗马民事诉讼中反映出的具体诚实信用规则表明,民事诉讼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并非来自民法领域的扩张,而是同样肇始于罗马法,并随着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深入得以发现,在后世诸多国家的诉讼立法与司法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丹宁  陈爽 《中国市场》2008,(52):48-50
知识产权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但部分行为人却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名而行使恶意诉讼之实,给对方当事人和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立法尚处于空白阶段,因此在考察、借鉴发达国家之经验基础上,我国理应通过完善民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修改部分知识产权法的立法规定,建立一系列新的制度来约束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行使,并且不限制诉权的行使,从而使知识产权保护达到动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韦华 《中国电子商务》2012,(20):221-221
我国民法现代化以清末民初为开端,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除了确立自由、平等、秩序等现代民法精神,构建起当代民法制度的基本脉络之外,也曾出现过三大历史误区,观略我国百年民法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能够深悟道民法现代化的价值,展望民法现代化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新商务》2004,(9):20-20
最近,有两位义乌女性很令人称道,一位是全国饰品业的大姐大周晓光,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位是留日硕士王选,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团长、总代表。  相似文献   

8.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的环境观是分不开的,现代环境观要求民法在环境问题丽前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民法的私法属性反映出民法应对环境问题的局限性,而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可以弥补这一局限。当法律没有对民事主体的行为赋予保护环境的相应规定时,法官不能因为没有规定而做出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裁判。借助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民法可以发挥环境保护的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各国民法典对民法的调整对象的规定方式并不一致。我国应在将来的民法央中对民法的调整对象作出一般性规定,这是立法技术发展的表现,也是对我国长期以来民事立法实践经验的肯定。我国《民法通则》与《民法草案》关于民法调整对象的一般性规定,在语法及规定方式上均值得质疑。在将来的《民法典》中,应摒弃语法错误,对民法的调整对象应抽象为“民事关系”术语。为保持民法调整对象的开放性,应对其作概括式规定,而非列举式规定。同时,应在关于民法调整对象的一般务款中对民事主体也作出一般性规定,对其规定方式,也宜采概括式而非列举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法律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完善以及优化,民法可说是自由的王国,而司法自治是民法的最为基本的原则,但是民法保护的不只是个人的自由,也是人人的自由。在民法规范当中也多是体现自治性的规范,但是人们对强制性的规范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存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严格来说,强制性规范是通过公法采进行规范的,而强制性也是民法当中的最为主要的特征。该文则主要对民法的强制性规范进行分析。对其内容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加以优化,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对实际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法制中,民法为最重要的法律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民法作为调整市民社会关系的法律,其调整范围并不局限于市场经济关系,但是现代市民社会本来就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由平等市民所组成的社会。市场商品关系是民法调整的主要对象和核心部分,这决定了民法必然是调整市场商品经济的基本法。  相似文献   

12.
民法学是做为法学本科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律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科法学培养目标是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将公民教育蕴含在职业教育中。民法的教学目标是:以民法方法论学习为中心,以民法规则为对象,以民法思维为主导,以依法解决纠纷为目的,培养对现代法治社会具有高度认同感的公民,造就大批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公民环境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对环境权的保护和救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环境权保障的民法层面来看,就是要制定“绿色民法典”,即利用物权法原理解决自然资源立法问题;从宪法的国际层面来看,目前世界各国的环境权立法已经呈现出宪法化、公民权化和具体化的趋势。我国宪法中还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而且存在着宪法诉讼或违宪审查制度的缺憾,现有的《环境保护法》也早已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亟需制定一部完整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相似文献   

14.
郑璐璐  高平 《商业科技》2013,(11):84-84
本文以实践当中普遍存在但理论上又颇具争议的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的法律地位问题为切八点,指出运用传统民法解决商事问题的局限性,进而提出引入商事能力概念的必要性。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商主体依旧存在着商事权利能力,仍然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清算,参与诉讼,承担财产责任。  相似文献   

15.
浅论现代民法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源 《商业研究》2004,(14):149-150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两大法系在法律价值观念和制度规范选择上日渐趋同,这于民商法领域体现得尤为突出。现代民法的发展趋势是民法总则日益体系化、逻辑化和高度抽象化,与民法分则中的制度设计中的联系更为紧密,对分则中具体制度的指导意义愈加明确。  相似文献   

16.
法律行为概念作为近代民法理论最为显赫的成就,对我国的立法实践有着深刻的影响。然而由于我国法理学和民法学以及其他部门法学共同使用这一概念,造成民法中关于法律行为的制度体系和分类标准相互冲突,给法学学习和立法实践带来极大不便。本文以民事行为作为统帅全部涉民法行为的总概念,尝试对民法中的行为体系进行重构,以期能澄清被普遍误解的关于法律行为、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和民事事实行为的概念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民法理念之于民法制度,犹如灵魂之于肉体。民法理念以其抽象性作用于具体性之民法制度之中,对民法制度产生影响。一方面,民法理念指导民事立法。另一方面,民法理念通过解释法律条文达到指导民事司法之效果。反过来,民法制度则为贯彻民法理念的工具。民法理念最终必须依附于民法制度,某一民法理念的贯彻之最有效方法,便是创制符合该理念的民法制度,通过民法制度的实施实现民法理念之张扬。民法理念的修正与制度的更新,是源于旧的理念被新的社会现实所扭曲。或者说社会生活现实的发展促进了民法理念与民法制度的革新。  相似文献   

18.
朱敏 《商》2014,(5):202-202
人文精神是一切学科均需要的东西,也是其应该具有的一部分,民法也不除外。人文精神要求的就是认真对待人,尊重人的本性,现代民法也应具有这一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个人信息的保护愈加困难,个人信息泄露和侵权事件层出不穷,这对民法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救济受害者权益提出了新的挑战。有关个人信息应作为隐私权保护还是作为独立的权利进行保护尚未达成共识,各国提供不同的立法模式如何取舍也仍未明晰,亟需在立法和司法上对该问题做出回应。为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规范个人信息管理和使用,应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主体对个人信息享有的权利和信息管理者的义务,完善个人信息侵权诉讼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公共监管,以公权力介入企业个人信息管理,规范行业制度,为隐私保护筑起高墙。  相似文献   

20.
不当得利请求权和民法上的其他请求权之间的关系问题,即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务问题,不仅涉及民法各项制度的功能体系,也事关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在处理民事案件中作用的发挥。以财产上的请求权发生的基础为核心,不当得利与合同、无因管理、物的返还、侵权行为等之间的关系的适用性,仍是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应承认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独立性,并在此基础上承认它与其他财产上请求权可能发生的竞合,这样有助于民法各项制度的功能协调,有利于更加充分地实现民法维护公平正义这一根本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