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季度,由于经济增长过快、投资反弹、外贸顺差持续增长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引致热钱涌入,基础货币投放压力持续增加。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8%。增长幅度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2.7%,增长幅度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同比增长10.5%。信贷投放较快,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共增加1.26万亿元,已经占全年货币信贷投放2.5万亿元目标的一半以上,使得我国金融呈现出“宽货币、宽信贷”的格局,货币供应已超出央行政策控制目标。一季度,银行问市场利率有所上升,也折射出经济存在过热趋向。  相似文献   

2.
2006年金融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统 《中国金融》2007,(3):40-41
2006年货币信贷增长经历了前8个月的过快增长后,9月份以来广义货币M2和贷款增速进入平稳放缓阶段;全年狭义货币M1增速持续加快。股票市场发展对储蓄存款的分流导致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由于2006年信贷投放较多和企业效益较好,企业资金总体宽松。贷款投放过多的势头在2006下半年得到明显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长已在第三季度度过拐点,增速开始减缓;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速在第二、第三季度明显减缓后,目前保持平稳。2006年全年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活跃,市场利率水平总体高于2005年。  相似文献   

3.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高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GDP增速达到10.7%。与2005年持平。三季度以来GDP增速平稳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缓;广义货币供应量和人民币贷款增速有所回落。金融市场蓬勃发展股票市场成交活跃。债券市场发行量和交易量大幅增长。市场利率震荡上行。流动性依然过剩。  相似文献   

4.
对央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存在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表现在货币供应量强劲增长,信贷大规模扩张;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进出口的高速增长以及CPI的增长等。2003年全国GDP增长9.1%,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2003年的M1增长了18.7%,M2则增长了19.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投资额占GDP的比重上升  相似文献   

5.
任统 《中国金融》2006,(9):42-44
当前货币信贷运行情况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较快,现金回笼正常 第一季度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8.8%(见图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4.8个百分点。消除季节因素后,M2季环比折年率为17.5%,比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当前M2增速较快。  相似文献   

6.
2006年货币信贷增长经历了前8个月的过快增长后,9月份以来广义货币M2和供求增速进入平衡放缓阶段:全年狭义货币M1增速持续加快,股市发展对储蓄存款的分流导致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企业资金总体宽松,供求投入过多的势头在下半年得到明显控制,全年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总体高于2005年。  相似文献   

7.
一、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现状分析央行统计数字表明,从2006年一季度开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货币供应量偏高,信贷投放过快。2006年一季度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26万亿元人民币,已达央行全年新增贷款2.5  相似文献   

8.
2004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扩张过快、部分行业增长过快、货币信贷增长偏快、原材料供应紧张等问题,部分地区和行业呈现明显的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与此同时,农业、交通、能源等薄弱环节以及中小企业、服务业仍然偏冷,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投资增长非常缓慢,一些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产业投资增长困难.第三产业的增长持续低于GDP的增速。  相似文献   

9.
《金融博览》2004,(6):4-5
当前国民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突出矛盾进一步显现,有些问题还在发展。集中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一些行业和地区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没有得到有效遏止,资源的瓶颈约束加剧,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反映在货币信贷上,是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今年第一季度金融机构实际增加贷款8351亿元,已占全年预期目标2.6万亿元的32%,同比多增247亿元。  相似文献   

10.
上半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社会消费需求不断增强,企业经营效益明显提高。6月末,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为1.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8%。但同时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出口、投资和货币信贷总量增速过快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上半年,进出口贸易顺差总额同比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广义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9.8%、18.4%和15.2%,增幅同比分别多4.4、2.76和1.9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财经速览     
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9.9%国家统计局宣布:初步核算,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略低于上年10.1%的增速。2005年,我国投资增幅有所回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增幅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央银行确定今年货币供应目标央行表示,2006年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目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增长16%和14%,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银行业改革大方向是“稳定政策、巩固成果”在银监会2006年工作会议上,“稳定政策、巩固成…  相似文献   

12.
彭兴韵  曾刚 《中国金融》2006,(16):45-47
2006年上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10.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出现反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29.8%,物价水平触底反弹,上半年CPI同比增长1.3%,在3月份以后CPI呈逐月上升之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上半年的贸易顺差额达到了614亿美元。与此同时,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依然高位运行,银行信贷的增加更是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上半年的信贷增加额超过了2万亿元,超过央行年初制定的全年增长2.5万亿元目标值的80%。针对投资增长率偏高、物价上涨的压力增大和房地产、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银行信贷增长过快等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国务院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2006年上半年的货币政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运行的。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GDP增幅达10.7%,为199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物价总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全年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1.5%。在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的情况下,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为此,货币政策在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工具回收市场流动性的同时,运用利率这一价格工具调节货币信贷运行,适度抑制投资的过度增长,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投资与合作》2007,(7):92-93
2006年在国家抑制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的宏观政策引导下,纺织行业累计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1.1%,较2005年减少了16.9%,也低于同期全国城镇累计投资完成额同比26.6%的平均增速。2007年1—2月,行业的投资冲动又开始显现,同比增速达到39.4%,较2006年同期增加了12.2%,也远高于同期全国城镇累计投资完成额同比23.4%的平均增速。截至2007年3月,行业投资增速再次受到抑制,增幅回落至24.6%,稍低于全国25.3%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王喆 《中国金融》2006,(13):27-29
经过近5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令世人瞩目,但目前拉劝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内需和投资遇到一些结构性障碍:出口高速增长,致使外汇储备增加较快,给人民币带来较大的升值压力,同时又由于外汇占款导致国内货币投放量偏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胀压力;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居民消费意愿不强,许多产品供大于求,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储蓄余额居高不下,给财政带来一定负担;投资增速偏快,造成煤、电、油、运紧张,2006年第一季度信贷投放超过了全年目标的50%,防止经济过热将成为下一步宏观调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货币形势,仍然持续着“松货币、紧信贷”局面。2002年中期以来,因2003年经济局部过热.出现贷款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货币供应增长速度。2004年年中尽管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货币供应增长由2004年的14.6%上升到2005年的17.6%.增长3个百分点.但人民币贷款增长率却直线下降.而2003年的21.1%下降到2004年的14.5%,2005年的13%。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得以继续维持。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第一至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2%、10.9%和10.7%。在经济保持高增长的态势下,物价水平却比较平稳,CPI的增长率已连续20个月在2%以内。然而,2006年上半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却出现了明显回升,1~2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6.6%,到了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就上升到了31.3%,从7月份开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开始回落。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上半年明显回升相对应的是,上半年银行信贷大量增加。第一季度的信贷增加额就达到了1.26万亿元,超过了央行年初计划增加额50%,全年的信贷增加额接近3.2万亿元。除了信贷的明显增加外,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也一直比较高。同时,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资本流入,导致外汇占款继续大幅度地增长,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不断增加。从国际方面看,尽管自2004年6月份开始美联储已经17次连续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但由于担心美国经济增长放缓,2006年6月之后美联储停止了升息的步伐。欧洲央行在2006年连续数次升息。日本央行也调整了其货币政策框架,鼓励无担保的同业拆借利率提高到0.25%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任统 《中国金融》2006,(21):41-42
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明显下降,现金季节性投放较多 2006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M2同比增速连续5个月下降,是2005年8月份以来增速首次低于17%(见图1)。从结构上看,造成M2同比增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下降很多。消除季节因素后,2006年第三季度广义货币供应量M2季环比折年率为14.5%,比第一、第二季度末分别下降3.4和3.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明显(见图2)。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2003,(9):1-1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开局良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增势强劲。金融运行出现显著变化,货币、信贷总量增长明显加快,储蓄存款增加过多。国民经济增速加快。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9.9%,增速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值。全社  相似文献   

20.
《金融纵横》2002,(2):6-9
一、2001年的信贷运行主要特点 2001年的信贷运行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一)存贷款总量平稳增长。全年全省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比年初增加1297.11亿元,同比增幅为15.44%。各项人民币贷款比年初增加702.30亿元,同比增幅为11.77%。全省货币供应量(M2)增幅为14.03%。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幅均高于同期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与消费价格指数增幅之和,表明货币信贷总量的增长与全省经济增长水平基本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