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月金融     
《金融与市场》2003,(1):56-56
天津市工业经济效益高速增长;天津市利用外资增长显;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天津分中心挂牌成立;天津市国有商业银行调整机构  相似文献   

2.
《中国信用卡》2004,(6):15-18
在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商业银行调整和改革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各商业银行都加快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集中经营与管理已成为该项业务的主流模式。国内首家实行银行卡专业化经营的机构——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一直是这支金融改革队伍中的领头羊。今年5月,牡丹卡中心成立两周年了。在这两年中,工商银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作为我国第一家银行卡专营机构成立一年来,积极探索现代银行卡业务运行模式,坚持集约化经营,加强专业化管理,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为我国商业银行革新业务组织形式,促进银行卡业务发展探索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创新显活力,牡丹卡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2002年  相似文献   

4.
周明 《中国信用卡》2005,(10):16-20
作为国内首家银行卡专业化经营机构,牡丹卡中心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中国银行卡发卡机构超过106家、外资机构即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之际,始终强势的牡丹卡中心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并发展自己的优势,做大、做强信用卡业务?日前,7月13日刚刚走马上任的牡丹卡中心总裁徐志宏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委派管理着2万亿元资产的资金营运部总经理来掌管资产仅300亿元的牡丹卡中心,工商银行对信用卡业务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对此,温和、儒雅的徐总称“深感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5.
颜建军 《金融论坛》2003,8(9):25-30
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成立后,为了加强管理和强化服务理念,整合和规范业务处理流程,对牡丹卡业务规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这些措施是工商银行着眼于中国加入WTO及适应金融全球化趋势所推出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牡丹卡业务改革后引发的所谓的“安全信任危机”,介绍了牡丹卡业务规章制度改革创新的主要内容及市场反映,用牡丹卡业务规章制度改革前后的详实数据做对比,明确指出新措施的推出是经过相应的法律分析和部分地区成功试行之后才得以正式推出的,并不会导致牡丹卡安全信任危机和多种突出风险;同时,作者还对牡丹卡业务规章制度进一步改革创新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工商银行近日成立了信用卡外呼营销中心。该中心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为客户提供信用卡服务解决方案,以此提升持卡人的使用体验。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信用卡外呼营销中心的成立完善了工银信用卡覆盖境内外、贯通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成立后,为了加强管理和强化服务理念,整合和规范业务处理流程,对牡丹卡业务规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这些措施是工商银行着眼于中国加入WTO及适应金融全球化趋势所推出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牡丹卡业务改革后引发的所谓的“安全信任危机”,介绍了牡丹卡业务规章制度改革创新的主要内容及市场反映,用牡丹卡业务规章制度改革前后的详实数据做对比,明确指出新措施的推出是经过相应的法律分析和部分地区成功试行之后才得以正式推出的,并不会导致牡丹卡安全信任危机和多种突出风险;同时,作者还对牡丹卡业务规章制度进一步改革创新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银行卡清算业务的职能与组织构架 作为全行银行卡资金清算业务的集中处理中心,牡丹卡中心承担了与持卡人、特约商户、系统内分行、金融同业机构、境外清算代理行、中国银联、国际组织的资金往来清算业务,是保障各项资金清算安全、清算效率与核算质量,提高清算业务管理水平的业务部门,还同时承担了全行信用卡争议处理及裁判等职责。根据业务性质与制度规定,牡丹卡中心清算业务主要由综合查询、外币拒付、跨行业务、外币和人民币资金清算等几大块构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信用卡》2009,(12):75-75
2009年是中国工商银行牡丹信用卡发行二十周年,为答谢持卡人,工行牡丹卡中心近日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乒乓球馆举办了“牡丹盛放二十载感恩回望”牡丹信用卡持卡人乒乓球比赛活动。牡丹卡中心总裁李卫平以及牡丹信用卡形象代言人马琳和张怡宁出席了活动。  相似文献   

10.
在近期的市场品牌调查中,工商银行牡丹卡被人民网授予首届“中国网友信赖与尊重的10大名牌”最高荣誉奖,被新浪网评选为“最满意银行卡”。这是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牡丹卡业务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的显著体现。 2005年,牡丹卡新增发卡近80万张,增幅11%。全年累计实现信用卡消费额693亿元。居同业首位;透支余额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