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创新不一定是发明家发明出来的,而可能是由年轻人的创意激发出来的。有了创意才有创新,有了创新才有创业。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最近在"2016新浪金麒麟论坛"上发表演讲时,用平常讲课经常用到的案例来阐述这个道理。一个生产木头梳子的厂家找了四个推销员,让他们去推销梳子,并指明要到和尚庙里去推销。到了晚上,第一个推销员回来了。厂家:"怎么样?"推销员:"一把没卖掉!"厂家:"怎么一把  相似文献   

2.
<正>品牌塑造坚定而明确现年49岁的谭传华,18岁时因意外失去右手。他学过医、做过小学老师,还以卖画为生流浪过大半个中国。1993年,一直苦于木雕生意冷清的谭传华,偶然买到一把木梳,当时市场上以塑料梳子为主,木梳并不多见。他感到这木梳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30多个工人都不知道梳子怎么做,半年才做出来。"谭传华的第一批产品出厂了,可一整天,4个业务员只卖掉了一把2元钱的梳子。销路打不开,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市场采风     
《光彩》2007,(9)
"情侣梳"受欢迎济南一家商场的工作人员展示一款新上市的"情侣梳"。这种"情侣梳"分开是一对梳子,合起来梳齿部分能够组成心形,既实用又美观,无论送人还是自己用都是不错的选择,据说这款梳子特别受年轻人尤其是情侣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正> 很多企业在进行销售人员销售技巧培训时的主题就是"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以能拥有将梳子卖给和尚的技巧而沾沾自喜。无独有偶,今年春节后,一个在 IT 行业做销售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回公司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销售人员学习赵本山,学赵本山什么?学赵本山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卖拐、卖轮椅"的"大忽悠"本领,让大家将这一技能运用到实际销售工作中去。我郑重地告诉他,这样做不仅害了销售人员,最终会害了企业。  相似文献   

5.
有四个营销员接受任务,到庙里找和尚推销梳子。第一个营销员空手而回,说到了庙里,和尚说没头发不需要梳子,所以一把都没卖掉;第二个营销员回来了,他说,我告诉和尚,头皮要经常梳梳,可以止痒,头不痒也要梳,可以活络血脉,有益健康。这样就卖掉十多把梳子。第三个营销员回来,卖了百十把。他说,我对老和尚讲,这些香客多虔诚,磕了几个头起来头发就乱了,香灰也落在他们头上。  相似文献   

6.
"Kwan Yee Gor(关二哥),你点解梳住油头?"这是广东话,意思是,关二哥,你为什么梳着油头?"Kwan Yee Gor(关二哥)"是专业男士理容品牌打造的IP。初见"关二哥",他梳着大背头,吐着舌头,手握梳子比着Hip-Pop的手势,一把凶狠的青龙偃月刀背在肩上。好一个摇滚的大爷。  相似文献   

7.
<正>有5个营销专业的应届大学生应聘到广东一家女性内衣公司,或许爱了网络上流传的"可以把梳子卖给和尚吗"这个创意的启发,该公司对正式上岗前的业务员有这样一项测试:把公司的某品牌胸罩推销给在校的男生,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销售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 销售人员大多都听说过"把梳子卖给和尚"、把鞋子卖给不穿鞋的人"等寓言式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准则:"行动就有可能!"或许有人说,这些故事距离自己太遥远。其实不然。现实中,这些故事随时会变幻成各种形态阻拦住你前行的路径。我这里也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其背景是一个具有10年发展史的洗发水企业,而销售战场以二、三线城市  相似文献   

9.
梁伯强是一位冲破禁区求生存的人,他在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二十多年里,通过打工、办厂,把自己修炼成中国的“指甲钳大王”,几乎达到了“把梳子卖给和尚,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把防毒面具卖给森林中的马鹿”那样的成功境界。  相似文献   

10.
南方  小张 《商界》2007,(6):76-77
让打赤脚的非洲人穿鞋子,让从来不穿连衣裙的泰国女孩穿连衣裙……咱们远渡重洋出去闯荡的中国商人们,从来就不缺“要把梳子卖给和尚”的勇气。[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