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吴俊龙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59-61
小说《雨王汉德森》中追求精神的重生、坚信想象力的变通力量等浪漫主义色彩,对理解贝娄的浪漫主义,充分理解贝娄作为人文主义者对现代西方生活的剖析、对人类前途充满希望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红字》看霍桑的超验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安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9):115-117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小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独具一格。同时,霍桑也是一位深受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影响的作家,是他们之中的一位杰出代表。1850年出版的小说《红字》是霍桑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代表了他创作中的最高成就。本文从肯定个人的自立、回归精神的家园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方面,来探讨《红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与超验主义哲学一致的思想,以期进一步挖掘这部杰作中文字背后的深厚底蕴。 相似文献
3.
臧晓虹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44-45,48
霍桑在《红字》中反驳了富勒的个人主义、自我修养崇拜及独身观念,颠覆了爱默生传统的婚姻观,隐晦地表达出他在女性问题上对超验论者的反驳。 相似文献
4.
5.
林崴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86-90
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于1964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赫索格》是他的一部重要代表作。作品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映射出美国当代社会的精神危机。作为贝娄小说叙述艺术的典范之作,该书以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精妙的分析,写作手法的多样性,获得世界各国读者的一致好评,位列畅销书的行列,并获得了1965年美国全国图书奖。 相似文献
6.
赫尔曼·梅尔维尔,美国小说家、诗人,关心人类命运,相信邪恶的普遍性,怀疑超验主义的乐观主义理论,对社会进步持悲观态度,他给美国文学注入了悲剧色彩。其代表作《巴特尔比:一名抄写员》体现了梅尔维尔作品对人性有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批判,通过对巴特尔比无声抗争的演绎,有力地回应了超验主义过于乐观的世界观。通过分析这部作品与超验主义之间的关系,阐释梅尔维尔对其时美国社会所宣扬的超验主义一种深刻批判,个人根本无力与社会相抗争。 相似文献
7.
左存文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1):106-109
霍桑是个虔诚的清教徒,祖先的清教传统影响着他的一生,也是他大多数作品的主要素材。但他在对祖先宗教狂热的反思中,又表现出对沉闷压抑的清教氛围的强烈不满。在思考人的生存价值这一重大命题时,深受到超验主义的启发。最能表现他这一纠结思想的作品,当然是代表作《红字》。但《红字》又不是清教思想和超验主义的简单糅合,而是游离于两者之间的痛苦挣扎和追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在霍桑思想中不断冲撞,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成就了《红字》既充满"原罪"意识又透射人性关怀的矛盾主题,也构筑了其既低沉苦闷又激情四溢的诗意语境。 相似文献
8.
赵晗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31-34
《赫索格》体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精神世界、行为方式和生活状态的思考。索尔·贝娄在存在主义视角下,展示了犹太知识分子生活在"悲惨"的生活中,人生是一段又一段毫无疑义的重复,人们行事倾向于用内心思考来代替实际行动,带有鲜明的不同常人的特点。在作品中,作者认为人们所生存的这个"荒诞"世界是无法打破、不能扭转的。 相似文献
9.
梁英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185-186
《瓦尔登湖》是梭罗的杰作,也是19世纪超验主义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中自然表露的智慧观与哲学启示影响着现世社会的芸芸众生,并以独特的视角影响至今。论文分析了梭罗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关注人类的精神世界,以期给这个浮华喧嚣的世界重塑人生精神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陈佳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36-38
薇拉·凯瑟以童年的经历为题材,创作了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我的安东妮亚》是其公认的代表作。运用生态批评理论探讨小说中的人与自然﹑自然与两性的关系,不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凯瑟笔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而且对于保护当今日益恶化的环境也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林崴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79-83
索尔·贝娄是美国当代文坛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64年出版的《赫索格》是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次年为贝娄赢得了美国全国图书奖。通过文本细读,探寻贝娄文学作品中的主题特征;分析以主人公赫索格为代表的美国知识分子面临的精神危机的原因;赫索格最终探寻到走出精神困境的途径——回归自然;这些与贝娄本人深受美国超验主义的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索尔·贝娄《赫索格》的叙述技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裘乐英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1):102-105
本文运用法国著名叙述学家杰拉尔.热内特(Gerald Genette)的叙述学理论,对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成就最高的小说<赫索格>进行细读、分析,研究并归纳出这部小说的叙述结构、叙述模式、叙述方式、叙述视角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洪流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109-111
运用生态主义理论,特别是动物权利理论考察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鹿跳泉》,可以看出华兹华斯对动物痛苦的关注,为其浪漫主义自然观注入了新的内容,与当代生态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4.
刘昉昉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00-101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社会以发展经济为主的思维方式带来了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因一味追求发展而引发的不良后果,如经济危机、全球变暖、自然灾害等。在这种思维模式的主导下,人们过度追求成功和富有,精神危机随之而来。只有强调平和宽容的品性,才能冲淡并化解人们的精神危机。在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老人对海的心态变化,正是验证了这样一种道理。 相似文献
15.
李子银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0(3):38-39,48
《哈姆雷特》创作于资本主义已开始出现社会罪恶与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是在人文主义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背景下被创作出来的,《哈姆雷特》的剧情表现了对真善美的肯定和对人性污点的斥责.作者从对封建王权和黑暗势力的鞭挞以及哈姆雷特的古典主义人性和人文主义理想中来把握时代脉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从女性生态主义的视角,探析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揭示自然和女性的密切联系,以及作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女性生态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李倩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7)
《民众》(Demos,1886)是维多利亚后期的小说家乔治·吉辛的一部重要小说,它以“英国社会主义的故事”(A Story of English Socialism)为副标题,在小说中及时反映了当时的重大政治问题,多数研究者都是从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角度分析这部小说的。本文将从小说中作者生态危机的意识、生态保护的要求和对生态和谐的呼吁三个方面来解读吉辛超前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8.
魏平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1(1)
从斯密及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开始,企业的边界问题一直是制度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未果问题,不同的观点不断经历质疑和反驳.本文采用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四段图式将已发现和被普遍认可的重要理论加以讨论和梳理,解读企业边界理论的变化和演进. 相似文献
19.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中西会通是严复《英文汉诂》编写的重要策略,其重要特点是集思广益。通过细读此书,从发掘中西语法相似之处和对比中西语法相异之处两个方面,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中西会通引进英语语法,达到语法讲解、开启民智和深化中国语言文字的多重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对当前外语语法教科书编纂和语言学习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米峮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99-200
庄子的哲学思想是唯心和相对的,泯灭是非、齐一物我,主张绝对自由,追求"无待"境界,却给予后人以美学启迪。即审美是一种超越现实功利的活动,主客体之间保持静观距离,与道合一,沟通天人,使主体精神与自然同构,达到天生化成的美感,形成道我相契冲淡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