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林蓉 《时代经贸》2012,(8):52-53
斯宾诺莎是十七世纪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西方哲学史中的重要人物。他认为哲学的目的是证实思想的真理性并获得自由,并认为哲学的目的是求得人的最高的善和最高的幸福。斯宾诺莎还认为,整个哲学体系是一个由最高存在范畴开始按照逻辑规则推出一切其它观念的演绎系统,他认为身体与心灵既是彼此独立的,又是先验地或内在地协调一致的,斯宾诺莎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意志与理智是同一的。斯宾诺莎这些著名的哲学思想,对后世起着不可动摇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企业信息化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的主体是企业的信息化,企业是信息化最大的市场,只有企业高度信息化,才能说信息化春天的到来。当前,对企业上网认识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有效果,有的认为没有效果,认为搞信息化对企业意义不大。我认为,这主要是对企业信息化的本质认识不足,实际上,传统企业向现  相似文献   

3.
林蓉 《时代经贸》2014,(4):301-303
费希特,德国哲学家、爱国主义者。费希特认为,唯一真正的哲学是以主体意识为基点来解释世界的唯心主义。费希特认为认识虽然发生于自我受非我的限制,但自我的受动只是部分的,而且自我受动干非我本是自我所设定的,所以自我在认识中始终保持着不同程度的能动性。费希特认为“那种生动的、和发挥作用的道德秩序本身就是上帝”,他在作出这种断言的同时,既反对给上帝附加人格和意识的谓词,也反对把上帝当作一种实体。费希特认为,道德规定具有直接的确实性,把上帝与道德秩序等量齐观的时候,他的这个上帝就与道德法则密切而不可分。费希特提出“无限自我”是全体存在的总根源、总基础。费希特认为“我察觉我自己”的反思中,我们会发现认识的对象不过就是认识的主体,而主体除了行动之外别无所有。费希特认为将表象与物自体分离开来的体系将不可避免地导向一种怀疑主义。费希特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概念是“自我”,费希特认为,“自我”既是理性又是意识,既是认识也是行动,是创造世界的意识活动,整个世界都是从“自我”中引伸出来的。费希特认为,哲学的任务是说明一切经验的根据。费希特认为,认识中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物,一个是意识。费希特认为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的分歧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素质或人格的问题。费希特认为,意识的本原行动就是自我设定自身,而这个原始活动本身乃是意识之根据,自我要设定自身存在,必须认识它自身肯定自身的活动。费希特认为,自我的限制行动,并不是跟随在对设行动之后,也不是先于对设行动之前,而是“直接就在对设或反设行动之中并且是与它一起发生的;两者是同一回事,只在反思中才被分别开来。费希特认为,从实质上看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来源于作为认识主体的自我,认识对象是认识主体、想象的产物,自我并不是物。费希特认为自我和非我在思想中应该呈现为互相规定的而又是互相被规定的,两者的最后关系可用“交互的主动与被动”这一新的综合概念来表示。费希特认为,通过实践自我的活动,才建立起了一切实在的世界。费希特哲学思想对当时和后世起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是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姜岩,徐艳云时下,关于企业的亏损及破产问题,是人们议论颇多的话题,可谓众说纷纭。或认为是由于资金过度紧张,或认为是"三角债"困扰,或认为是"受待遇不公"而引起的。笔者认为,这些论述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人也是关系企业兴衰...  相似文献   

5.
潘石 《经济纵横》1998,(12):12-15
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什么?理论界有不同的说法和概括:有的认为是“生产力系统论”,有的认为是“公有制主体论”,也有的认为是“共同富裕论”,还有的认为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各执其词,各奉一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把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引向...  相似文献   

6.
肖三  吕航 《经济研究导刊》2012,(30):249-250
目前,相当一部分人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存在理解误区,或认为“不需要信仰也可以活得很好”,或认为“有信仰有理想就是要当官”,或认为按需分配就是按“想要”分配。因此,只有澄清人们对于信仰的理解误区,让广大干群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真正理解,才能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当代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无论在教学还是在学术研究领域,人们总是将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相混淆,认为两者是同一概念,没有实质区别,可以替换使用;也有人认为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优于会计电算化,但不知道优在何处,只是在朦胧中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可能会替代会计电算化。笔者认为搞清楚两者的来龙去脉,对两者加以正确的区分,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定位。  相似文献   

8.
《商周刊》2012,(2):22-24
“这不过是民间的一个愿望而已,一个美好善良的愿望。在中国,这样的愿望太多了,已经变为失望了。”截至1月10日,在某网站2011年底的辩论话题“你认为明年减税1万亿可能吗”,认为“可能”的有10206人,远超认为是“痴人说梦”的7564人。对此,网友“老兵看世界”这样评论。  相似文献   

9.
许多具有商业思想的中国官员认为,控制烟草消费量会损害国家的经济,专家则认为,对于具有3.6亿烟民的国家来说,中国政府做得很少。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上,劳动力供给模型认为在家中的时间为闲暇,认为效用直接产生于消费闲暇时间和购买的商品。而家庭生产理论认为,家庭妇女在家中的大多数时间在性质上更类似于工作而非闲暇。这个理论肯定了家务劳动的社会经济价值,家务劳动为整个家庭带来福利。如果一个家庭没有人从事家务劳动,那么就必须从社会购买市场服务。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家们对2004年的宏观经济走势看法不一,有的比较乐观,并认为会过热,需要加以控制;有的认为不会过热,甚至会过冷。那么,2004年各地的经济走势会有什么变化呢?我认为,市长们在经济发展中需要高度关注四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别金花  冯晓峥  刘静 《时代经贸》2011,(22):147-147
本文介绍了盐城湿地生态旅游的优势,认为盐城开展湿地生态旅游钱景可观。提出了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三种产品设计方案。同时,本文认为必须重视营销推广策划,以扩大知名度,增加客源。  相似文献   

13.
公允价值的运用引起了很多争议,有些人认为采用公允价值,使财务报表更加逼近经济现实,极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相关性。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在会计计量中大量运用公允价值,会导致企业利润剧增、经营业绩大幅波动,而且为盈余操纵提供巨大空间,并且大大增加了企业税负。本文认为企业采用公允价值后,会对其利润和税收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人物志     
《商周刊》2013,(21):12-12
9月26日,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病逝,享年97岁。于光远被认为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学界认为,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是他率先或较早提出的。  相似文献   

15.
赵永升 《经济月刊》2013,(10):82-83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如何“去产能过剩”也就自然成了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有的认为要关闭一些产业的部分工厂,有的认为需要政府的强力介入,有的认为市场才是主角……不同的经济学家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谓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6.
您是否认为北京是沙尘暴高发城市?您是否认为沙尘暴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您是否认为沙尘暴只有害而无益?对这个问题,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实情燕非如此。北京出现沙尘暴的概率其实很低,沙尘暴也不是一无益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虽人民币汇率有一定升值压力,但未必像外界所认为的那样严重,在短期仍要保持稳定的汇率。  相似文献   

18.
约翰·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了自然垄断的概念。穆勒认为,在英国诸如煤气、自来水等产业由一家公司垄断经营,就会取得巨大的劳动经济性。现代经济学对自然垄断的理解基本上是在规模经济层面上理解的。如克拉克森和米勒认为:如果规模经济足够大,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相应的范围内向下倾斜,那么就仅有一家厂商能够生存下去。再如,斯蒂格里茨认为:  相似文献   

19.
兄弟     
《财经文摘》2010,(11):68-69
劳尔·卡斯特罗与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想法大相径庭,向来被人们认为生活在哥哥的阴影之中。古巴问题专家认为,劳尔的改革能否坚持下去,得看他能否获得稳定的决策地位并按新的路线图行动。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集团最佳规模决定□江华黎国林乡镇企业集团化是我国目前争论较大的热点问题之一,在这一争论中,有人认为乡镇企业集团宜大,有人强调乡镇企业集团宜小,还有人认为乡镇企业集团步子迈得过快,应适当降温等等。而笔者认为,乡镇企业集团化主要是掌握分寸和把握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