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产市场》2010,(11):70-70
案例2009年8月,张某与杨某订立房屋租赁合同一份,约定杨某将其房屋出租给张某居住,期限为一年。合同履行至2010年6月,杨某就租赁合同期满后转售房产一事与张某达成协议:杨某拟以525万元左右的价格转售房屋;张某表示租赁期满后不再续租,对该价格放弃优先购买权,但同时表示如果以510万元左右成交,则愿意购买。2010年9月,杨某与第三人签订买卖合同,以522.5万元的价格成交该房产,第三人支付价款。之后,  相似文献   

2.
1998年 8月,辽宁省北票市某村村委会全体成员经过研究,决定将该村 60余亩新垫耕地承包给邻村村民张某,期限为 10年,张某每年向村委会交承包费 3000元,合同签订后经该乡政府批准并备案。 1999年 4月在张某准备耕种此田时(此时还没有投入),该村大部分村民阻止张某耕种此地,要求解除合同。法院受理此案后,做出判决:张某与该村村委会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无效。  将土地承包给外村村民张某是经村委会全体成员一致通过的,且经乡政府批准备案,法院怎么会判决该承包合同无效呢?《土地管理法》第 15条第 2款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  相似文献   

3.
案例背景:张某于2005年4月将位于某服装市场的一间店面房出租给王某,双方签订了一份租房协议,约定租期三年,月租金1.2万元。租赁协议签订后,双方各自履行了合同义务,张某提供店面房给王某使用,王某按时支付租金。2006年10月初,张某因自己的生意急需  相似文献   

4.
某县登记机构询问:我县王某将自有的房屋交由熟人张某管理、使用,并将房屋所有权证也给了张某。但张某在2008年伪造了王某的委托书,以代理人的身份将房屋卖给了周某,并到我局办理了转移登记,周某已领取了房屋所有权证。王某发现以后,将周某和张某都告到了法院。要求法院撤销张某和周某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经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张某是隐瞒事实私自转让,认定张某和周某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并判令周某将房屋返还给王某。周某上诉后不久,又撤回了上诉。  相似文献   

5.
案例 2008年7月,李某因借款将自有房屋抵押给银行,并依法办理了抵押权设立登记。2008年10月,李某因意外去世,全部财产由其妻张某继承,其余继承人自愿放弃继承权,并办理了继承权公证手续。因张某暂时无法提前还款,便与银行阱商一致,李某的借款由张某负责偿还,原李某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及抵押合同中李某的权利义务转移给张某,双方并签订了补充协议,对此进行了明确。那么,张某应如何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 张某1998年以高级技术人员的身份到A公司从事技术工作.几年后被任命为生产技术组组长.2007年12月25日公司与其再次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岗位为生产部部长,合同期限为2年.2009年12月21日,双方就再次续订劳动合同事宜进行协商.A公司提出再次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张某则主张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随后A公司提出如果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张某将被调整为普通技术工人,月工资降为2000元,张某不同意.在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A公司通知张某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2010年1月18日,A公司以银行转账方式支付张某终止劳动合同的补偿金6500元.张某于2010年3月16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A公司支付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和2009年1月至12月的加班工资差额及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7.
[案例]张某1998年2月与某邮电局签订了为期1年的书面劳动合同,并交纳抵押金500元。同年9月,该邮电局分立为邮政局和电信局,张某的劳动关系被划转到电信局,合同期满后未续签合同,但张某继续在电信局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产市场》2012,(2):91-91
案例 2011年8月,张某与王某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协议》,约定王某将自建的120平方米房屋卖给张臬,价格为20万元。张某先行给付4万元定金,余款16万元于王某交房时交清,如一方违约,则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合同签订后,张某给付了王某4万元定金,王某给张某出具了收据。事后不久,恰逢房产部门到王某房屋所在区域做房屋动迁摸底调查。王某为获得高额拆迁款,遂以被张某欺骗为由,多次找张某要求退还定金,不再卖房,但遭张某拒绝。协商未果,王桌不再理会张某,将房屋以更高价格出售给李某,并办理了过户,张某得知后起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9.
[案例]张某于1993年10月以临时工身份进入某银行从事代办员工作。张先后于2002年4月、7月和2003年12月与该单位签订过三次合同。最后一次劳动合同到2004年11月期满(张已在该行工作超过10年),双方再没继续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张某继续在该行上班。2004年12月,该行决定解除  相似文献   

10.
张某将登记在自己名下的商品住房转让给李某,签订了房屋转让合同,并持转让合同、房屋所有权证等材料申请了房屋转让转移登记。不久,张某意外死亡。张某的独子张小某从外地回家办完后事后,到登记机构查询,得知登记簿上张某名下的房屋无转移登记和限制处分记录。遂后,张小某以继承人名义凭记载张某为所有权人的登记簿打印件、继承权公证书等材料申请房屋  相似文献   

11.
某市登记机构询问:张某与某典当行签订了绝当合同,将自有房屋绝当给典当行。根据《典当管理办法》,双方先将房屋办理了抵押登记。绝当合同中写明:如果张某到期不还款,房屋可由典当行拍卖。后来,张某不知去向。不久,双方协议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张某向某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于2002年8月10日与银行签订《住房专项贷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人民币15000元,作为建房资金;借款期限1年,由张某就职的某镇政府承担连带保证责任,镇政府负责每月从张某的工资中代扣本息440.95元归还银行,同时订立了《委托扣款协议》。签订合同当日,银行依约付给张某贷款15000元。2003年3月张某调至某乡政府上班。但镇  相似文献   

13.
[案例]某私营企业员工张某,与企业签订的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张某执行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的法定标准工作制,企业按标准工时制度支付其工资待遇。张某工作积极努力,当日没有完成的工作任务,在下班后自动加班完成,从不把工作留到下一个工作日。合同届满时,张某因难以承受企业的工作安排,明确表示不再续签合同;企业在合同到期时也依法终止了合同,并办理了相关手续。而后,张某到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大队举报,要求该企业支付他在工作期间的加班工  相似文献   

14.
《楼市》2008,(13)
案件回放2005年5月,张某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的房屋价格为每平方米9210元,此后,张某依约支付了约定的合同价款。2006年10月,房地产开发公司将商品房交付张某使用,但张某一直未去办理产权登记手续。2006年12月,  相似文献   

15.
<正>[案例]2005年10月,刘某经人介绍,到张某承包的建筑工程公司的某建筑工地做工,每月工资1100元,工资由张某支付。2006年3月23日,刘某在施工时不慎坠落,造成左手粉碎性骨折。刘某出院后要求建筑工程公司赔偿其全部损失,建筑工程公司以工程已承包给张某为由拒绝,刘某经劳动争议仲裁后诉到法院。  相似文献   

16.
王某、李某、张某同为A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王某持有A公司45%股权,李某持有30%的股权,张某持有25%的股权。张某决定把自己持有的25%股权全部转让给李某,和李某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约定将其持有的25%股权转让给李某,转让价格为750万元。王某得知后,担心A公司被李某控制,从而影响自己在A公司的利益,就向张某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  相似文献   

17.
《楼市》2006,(19)
案情背景:谭先生1999年12月8日购买了一套属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某楼盘的营业用房,在查看了该楼盘的预售许可证及其他相关手续后,便与该公司签订了购房合同及补充协议。根据合同约定,谭在2001年3月19日交房之前分期将全部房款及部分水、电、光纤、通讯等费用共计193.3万元支付给了该公司。合同签订后,谭和家人多次要求开发公司到房管局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可该公司却一直拖延搪塞,导致至今该购房合同也未能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也没有房屋产权证。  相似文献   

18.
李晨  孙颖 《上海企业》2010,(6):102-103
李展律师:我们是一家广告公司,2007年,员工张某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该合同约定张某在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处于广告公司工作时问及部门经理职务的特殊性,张某上下班时间均不固定,所以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时间实施不定时工时制,  相似文献   

19.
张某,女,1957年9月出生,1980年12月被某厂招收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其后分别调动至几家单位工作。自2003年起到2007年为其办理退休手续时,张某一直在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作,2004年3月,与公司签订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聘用合同》。  相似文献   

20.
《楼市》2006,(4)
2004年5月,张某与A公司签订《某某市商品房预售合同》一份,约定由张某以人民币157万元的价格购买A公司开发的商品房一套。在交付问题上,张某的律师坚持在合同中约定,A公司应于2005年1月30日前将房屋交付给张某,逾期未交,则按已付房款的每日万分之一支付违约金;同时,A公司承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