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辉 《商业时代》2022,(7):163-167
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创造性举措,对城镇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09-2019年我国280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联动效应下的经济分权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在推动地方城镇化水平上效果显著;金融分权不利于区域内部城镇化建设,但是对周...  相似文献   

2.
财政分权和晋升激励向地方政府植入了为增长而竞争的基因,但这不足以解释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为何远大于其他国家.我们认为,现有中国式分权的分析框架需考虑地方政府对金融杠杆的运用.本文研究发现,金融分权会加大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风险,从而促使中央政府紧缩调控.中央—地方财税关系在分税制改革相对固化后,中央政府更倾向于调整金融分权边界,以达到调控目的,从而使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速逆经济周期变化.本文主要政策含义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应统筹考虑建立双层金融监管体系,明确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向地方政府金融放权作为逆周期调控手段的做法需要扭转.  相似文献   

3.
关于财政分权后果的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推行财政分权改革.面对财政分权改革,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财政分权后果.学者们主要集中于财政分权对政府规模、政府行为、经济增长的质量、分配公正性、竞争和创新机制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本文对国内外这几个方面的研究做了一个详细的综述并给予简单的评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有了极大发展。本文回顾了这一新理论区别于传统理论的特征,以及将其用于经济增长研究得出的新发现和主要问题。在此类研究中,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绩效,一方面为回答“财政分权是否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经验研究依据,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制度设计对财政分权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判断,这与国内一些研究得出的结论有相似之处。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未来的中央一地方财政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结构性产能过剩长期困扰中国工业部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中国财政分权的制度背景下,本文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三层博弈模型中刻画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并利用2001-2011年中国工业面板数据和广义矩估计方法(GMM)检验财政分权对中国工业部门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中国工业部门结构性产能过剩具有正向影响,并通过政商关系的渠道促使中国企业选择低端技术生产,进而导致中国工业部门结构性产能过剩。因此,为治理中国工业部门结构性产能过剩,中央政府应进一步推动体制改革、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6.
关于财政分权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大量实证研究结果是相互矛盾的,其主要原因在于研究方法中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建模所依据的基础模型中只包含了财政支出分权变量而没有包含财政收入分权变量;二是在数据选择上没有考虑最优财政分权度相对稳定的必要性。由此出发,本文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实证研究基本模型,以及数据选择的限制性条件。运用这一结果,本文根据中印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建立了一组逐步加入两类可控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印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990年代末至今,中印的财政支出分权都促进了经济增长;而财政收入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则不同:中国的财政收入分权阻碍了经济增长,印度的财政收入分权促进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财政分权、经济增长目标和全要素生产率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分析并检验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会提高基础建设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水平,但由于受到经济增长目标的约束,基础建设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此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抑制作用。随着经济增长目标的增大和约束力的增强,抑制作用愈加明显,且这种影响在保增长压力大的地区更显著。从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指标来看,财政分权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经济增长目标值约束和硬约束的压力更多地作用在对技术进步的负向影响上。  相似文献   

8.
鲍欣 《北方经贸》2005,(8):32-33
财政分权如何影响经济发展,传统的财政分权以及新一代财政分权理论都没有明确地探讨并阐明过这一方面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当代财政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意义在于为国家财政体系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当今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辩证思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财政分权、金融深化与地区国际贸易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区开放度的非均衡分布,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本文首先从金融效应的视角分析了地区对外贸易的作用机理,并试图引入了财政分权改革下,金融发展对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分析框架。我们发现:(1)金融深化有利于地区开放度的提高;(2)地方政府对于金融体系的干涉不利于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3)我国部分地区出口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正式金融。  相似文献   

10.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陆续开展了财政分权理论与实证研究,由于财政分权已成为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措施,特别是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国家,多数都想依靠财政分权来促进本国经济增长,中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也体现了财政分权的过程.本文从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的涵义入手,通过分析两者的作用机理,对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陈默 《商》2014,(42):181-181
环境污染是公共物品供应不足与公共治理缺乏效率的表现,它与中国现有的分权体制有密切联系。一方面,财政分权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可能因素之一,而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纂种必然联系,另一方面,中国式财政分权改变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政治集权下的以GDP为主的官员绩效考核机制必然会导致了地方政府行为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环境领域。为什么我国在软性公共物品(如环境保护)上的投入有限并缺乏效率?中国式财政分权是怎样影响环境污染的?中间的传导机制如何?这些问题都将是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解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苏宁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3):11-12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学者围绕财政分权问题展开了研究。对财政分权的基本理论以及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并得出了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西部各省份面板数据,验证了验证了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对西部高中教育的影响。研究发现,以经济绩效为考核标准的官员晋升机制导致地方之间展开标尺竞争,这种竞争和财政分权结合在一起,共同西部高中教育产生显著的负影响。缓解西部教育落后必须转变现有的地方财政制度组合。尤其是转移支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江琴 《商》2014,(42):204-204
本文梳理了国内对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的相关文献,并简要评论了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先分析了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然后回顾了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金融分权的研究,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投资效率。通过分析金融分权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发现金融分权可以降低企业投资效率,主要体现在投资过度等方面。文章通过研究金融分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希望可以助力于我国企业相关部门的投资工作。  相似文献   

16.
财政分权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权力分配关系,财政分权效应假说认为,在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以不同标准衡量的财政分权度指标对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产品提供行为存在不同的影响。本文利用1998-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收入分权度和支出分权度对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权度与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规模成负相关,支出分权度与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规模成正相关。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存在库兹涅茨倒U曲线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西南地区面板数据,考察了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使得地方政府偏好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社会文教支出等,导致政府公共支出结构产生偏向,同时政府竞争程度越高,就越会产生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偏向.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推行财政分权,一直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改革与发展政策的主旋律。本文结合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国情,探讨了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地位的关系,以及财政分权的利弊得失,提出了财政分权改革应遵循的四项原则。  相似文献   

19.
钟用 《商业时代》2015,(3):53-54
本文通过对中国式分权的制度框架进行阐述,建立了中国式分权与农业经济增长绩效动态追踪的研究假说,通过对该假说进行模型的设计与计算,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农、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的动态机制展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财政分权和绩效管理是目前世界上公共经济领域两个热门的改革话题。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两方面研究了财政分权与绩效管理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并提出应明确各级政府职能,深化我国财政分权,推进绩效管理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