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机构的稳定关系着实体经济的发展。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事件逐渐增多,对金融机构声誉风险管理提出挑战。目前,金融机构在声誉风险管理中存在主动性管理不足、精细化管理不足、对恶意传播的媒体约束力不强、声誉风险管理的场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提高声誉风险管理能力,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金融机构对声誉风险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主动性,区块链技术可追溯恶意传播的新闻媒体源头,人工智能有助于强化金融机构声誉风险管理的预警监测体系,元宇宙为金融机构声誉风险提供场景化管理。当前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声誉风险认识,提高对声誉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加强资源投入力度,确保声誉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加快推进自身转型,做好体制机制的全流程改造;细化日常管理工作,推动声誉风险管理更加精细化。  相似文献   

2.
产生在计算机信息传播基础上的自媒体,具有有别于传统媒体的鲜明特征。也因此,给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在描述自媒体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试讨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挑战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吴惠 《现代金融》2012,(12):34-35
近年来,银行业服务与收费成为社会公众的舆情焦点,客户与银行的纷争相继被媒体曝光,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规范性经营的明查暗访,内外部金融案件在网络的迅速传播,一度将商业银行的社会声誉和企业形象推至了风口浪尖,对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预防和化解声誉风险已成为银行加强形象和品牌建设、全面风险管理和投资者关系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陈友凤 《福建金融》2011,(10):50-51
在信息通过互联网等新型媒体迅捷传播的现代社会,强化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已愈加迫切。本文通过对2010年中国银行业主要舆情事件的分析,总结银行业应对负面舆情事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继红 《银行家》2022,(5):72-74
中国银保监会高度重视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在2021年2月8日专门制定出台了《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银保监发〔2021〕4号),首次提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应遵循“前瞻性、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四条基本原则。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商业银行开展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根本指南,商业银行能否严格遵循直接关系到其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成败,关系到能否维护和塑造其良好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6.
声誉风险是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媒介传播环境在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信息传播规律发生的显著变化。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新变化及舆情新特点,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特点和面临的管理难点。最后,对如何构建新媒体时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交网络、微博、微信、博客等自媒体异军突起,以个人为中心的信息传播方式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数字化新媒体已然成为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外的重要舆论平台。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事件呈日渐增多趋势,其中包括自媒体在内的新媒体影响因素不可忽视。新形势下,应该审时度势,完善和加强声誉风险管理,从容应对舆情。  相似文献   

8.
《中国保险》2014,(3):7-7
中国保监会近期制定的《保险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应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声誉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声誉事件处置不力,影响到行业整体声誉和形象的,监管部门依法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9年8月25日,中国银监会公布《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声誉风险管理将成为银行业组织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本文试图从组织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传播机制的构建对风险防范与危机应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处于股改转型期的商业银行,应当深刻理解有效规避声誉风险是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要有意识地建立和强化声誉管理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控声誉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形成,针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代金融》2013,(12):54-55
一是营造“声誉无小事”的工作氛围。树立声誉是资产、声誉人人有责等理念,在全行倡导声誉的重要性,并通过有效方式普及声誉知识。二是提升合规经营水平。遵守国家和行业的制度规定,避免违规事件发生,主动采取各项纠正措施和适当的惩戒措施,优化工作流程。三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加强监测工作,及时监测声誉状况,落实风险应急预案演练,加强与媒体、当地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清晰的内外部报告路线。四是加强声誉管理。配备强声誉风险管理人员,做好声誉规划和宣传工作,主动塑造良好声誉。  相似文献   

12.
陈锋  公帅 《中国金融》2016,(4):56-57
近年来,随着数字科技、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声誉风险环境和格局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媒体、新媒体及自媒体等媒体术语更是层出不穷,厘清三者关系及特点对于商业银行正确认识和适应新环境、提升声誉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的关系传统媒体,也称平面媒体,通常被  相似文献   

13.
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国商业银行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本文通过对声誉风险管理理论及国际金融机构声誉风险管理案例的分析,探寻声誉风险管理的一般规律和有效措施,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4.
陆岷峰  张惠 《海南金融》2010,(7):46-50,54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目标确定之后,需要由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予以实施,即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有效实施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保障。由于声誉风险管理既具有其它种类风险管理的共同特征,又有其个性化管理要求。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除了要认真落实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基本要求外,更要根据声誉风险管理的内在规律性要求构建体现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特定要求的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5.
同任何管理一样,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同样面临管理成本、管理效果等问题。各家银行声誉风险管理还没有成熟的模式。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后评价机制,既是对现行管理水平的一种评价,同时,也利于找出管理中的问题。本文在对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后评价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架构,旨在对声誉风险管理的实践提供保障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切实把声誉风险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全面、系统地培育声誉风险管理文化,强化声誉风险管理培训,树立全员声誉风险意识。建立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对声誉风险管理进行明确的定位,将其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确定其在银行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强化声誉风险危机管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要做好  相似文献   

17.
传统媒体一直是金融行业管理声誉风险重要平台,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加,网络媒体已成为传统媒体外新生的一个媒体巨头。网络媒体具有传播范围最广,信息保留时间长,信息数据庞大,交互性强,成本低,效率高,信息获取方便等特点,使管理网络媒体产生的声誉风险具有相当难度,特别是微博这一社交平台出现后,网络媒体更是增加了诸多变化,微博内容的碎片性,更是增加了风险的不可预测性。在网络媒体时代,金融行业应转变思路以应对网络媒体带来的风险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18.
声誉风险管理已经越来越被银行家们所重视。如何在千头万绪的浩瀚讯息中扼住声誉风险的管理源头,本文试图对信息来源进行分门别类,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声誉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9.
朱彦 《现代金融》2010,(3):43-43
2009年8月25日,中国银监会对外发布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主动、有效地防范声誉风险和应对声誉事件,足见银监会对银行声誉管理的重视及维护市场信心和金融稳定的决心。  相似文献   

20.
刘晓璇 《会计师》2014,(9):33-34
传统媒体一直是金融行业管理声誉风险重要平台,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加,网络媒体已成为传统媒体外新生的一个媒体巨头.网络媒体具有传播范围最广,信息保留时间长,信息数据庞大,交互性强,成本低,效率高,信息获取方便等特点,使管理网络媒体产生的声誉风险具有相当难度,特别是微博这一社交平台出现后,网络媒体更是增加了诸多变化,微博内容的碎片性,更是增加了风险的不可预测性.在网络媒体时代,金融行业应转变思路以应对网络媒体带来的风险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