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已经具备了进行文化市场消费的经济能力,但是当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当前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繁荣乡村文化市场,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与研究 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农民观念的改变,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农民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倾斜教育资源,创新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有:农民主体性;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外来文化的借鉴性;长期性与艰巨性.  相似文献   

2.
冉孟荣 《商》2013,(16):323-323
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观念和制度等原因的影响,乡村文化建设往往被忽视或者歪曲,现实中,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文化建设主体缺失,乡村文化建设后继无人,文化产业开发不足,农民文化需求满足度低,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等挑战;需要通过劳动力就地转移,留着乡村文化建设的根本,做大乡村文化产业,加强资金支持力度等措施来合力推进建设乡村文化。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具有巨大的需求与潜力,这给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乡村旅游业是文化产业的依托和载体,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最重要的资源,是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分析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目的是要促进两者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韩冰冰 《中国市场》2022,(27):178-18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物质需求在得到满足的同时,群众对精神世界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馆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为了发展乡村地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下实现文化和科技的高效融合,基于新媒体背景建设乡村数字文化馆,以此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在城乡地区实现高度共享,通过搭建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以文化品牌活动作为载体,创新服务模式,促进数字文化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已得到长足发展,但同时也涌现出了一些问题。本人认为这与我国有关文化产业法律制度的不足有着必然联系,我们应该多方的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该文首先论述了文化产业的涵义;其次论述了国外四个具有代表性国家文化产业法律制度的现状;再次论述了国外文化产业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范贞杰 《中国电子商务》2013,(16):238-238,240
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是乡镇政府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持乡村稳定、和谐发展上有着无法代替的作用。在新的发展时期之下,为推动乡村三个文明的建设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乡镇政府就要紧抓机遇,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好文化。本文就加强乡镇经济与改善文化环境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乡村的文化程度较城镇来说普遍比较低,而农村的文化的建设作为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在其发展和建设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使得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今,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也逐渐被重视。但目前来看,农村的文化建设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拳文就基于如今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给予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化作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已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与关注。新形势下发掘和发扬根植于乡村大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培育乡村文化产业,不仅是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现分析了乡村振兴的当代背景和国内及日照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两点发展方案,其中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动能"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业;乡村振兴的决定性力量;乡村振兴的原动力;乡村振兴的保障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和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民之所需,民心所向。文化强国对内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外就是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各部门应以旅游景观和建筑为载体,挖掘乡村旅游资源蕴含的文化要素,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在文化创新角度、乡村旅游产品和资源创新角度提出完善对策,以期激发乡村旅游发展的活力,开发出更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相似文献   

11.
陈霞 《中国市场》2023,(12):107-110
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给我国的文化事业烙印了商业化、产业化与市场化的印记,促使各个文化产业积极转型,从而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增强生存能力。文章立足现代市场经济背景,对音乐产业的重要价值、发展现状、现存问题以及创新路径开展分析,以此促进我国音乐产业攻克发展难关,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重视挖掘民族文化特色,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是赫哲族文化的一大特色,赫哲族鱼皮旅游产品开发不仅有利于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而且有利于推动赫哲族经济发展,实现赫哲族地区乡村振兴。赫哲族鱼皮旅游产品开发注重整合区域内部人力资源,创建鱼皮产品制作工坊,开发鱼皮产品契合现代审美,产品宣传利用互联网优势,重视生态环境的有效建设,这是实现赫哲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通过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对乡村文化分类分层实施保护,注重提高农民文化保护的自主意识,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营建良好协调的村庄文化,增强文化建设,提高村庄综合竞争力,我们总结了近年来我镇村庄文化建设的做法与经验,深入分析存在的艰苦与成绩,发展村庄旅游,是城乡兼顾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村庄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榆次文化中心于2003年成立,它高标准定位,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相得益彰,遵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原则,采取自主管理与承包经营相结合,以经营性收益支持公益类活动,以公益类活动拓展经营市场,实现产业化、市场化运作和统筹兼顾、整体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榆次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5.
广西平南县文化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如何抓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依托特色旅游资源,挖掘平南县文化底蕴,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是平南县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文章通过分析平南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认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农民主体意识弱、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文旅融合程度低等问题,对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应持续推行“党建领航+文旅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强化主体意识,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七大国家战略之一,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18年八项重点工作之一。乡村振兴需要文化支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更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特色文化产业是指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各种模式的市场运作,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特色文化大多根植于乡村,在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大好形势,要紧紧把握住这个机遇,在变化中求发展,在提质中寻突破。一、特色文化产业面临发展新机遇  相似文献   

17.
刘梦乐 《江苏商论》2023,(6):139-141
目前,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农民主体意识缺失、人才匮乏和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现实困境。当前,为突破这些困境,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振兴,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注重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高度重视人才的培育和引进,面向市场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乡村建设发展速度缓慢且不平衡,当前乡村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同样面临许多机遇。如何增强乡村发展活力,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是我国乡村建设发展的目标,也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措施。基于此,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乡村建设发展的内在优势和不足、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一些乡村建设发展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乡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省长沙县农村为例,从乡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开始分析,研究总结长沙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加强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统筹城乡一体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基于2018—2020年28个省份(未包含香港、澳门、台湾、上海、天津、北京)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出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数字乡村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打破了传统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约束,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可能呈现出空间溢出效应,因此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效应。乡村振兴综合指标测算结果说明,乡村振兴水平在样本期内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存在较为明显的异质性。基准回归结果说明,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提高乡村振兴水平,特别是能够显著提高产业兴旺程度,在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说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中未起到中介作用,主要是由于规模效应与虹吸效应相互抵减所致;数字普惠金融的中介作用也不显著,可能是由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学习、接受的过程,短期并不能明显助力乡村振兴。个体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公路通达强度对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