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物流业的转型升级、物流新技术的普及对高校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物流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对能力导向重视不足,在课程设置上对实践教学弱化。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物流工程专业应优化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和考核机制,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物流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存在社会认可度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通过动态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师团队,加强产教融合,依托多学斜交叉,并在教学中融入学科竞赛等,有效推进新工科背景下的传统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当前,冶金行业内涵发生着深刻变化,对人才知识结构及能力素质的要求在不断发展。冶金工程专业要通过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不同专业间的深层交叉融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实现新工科背景下专业的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与实施过程中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结合工程背景,对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专业特色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建设对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高校应该紧随时代发展,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等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工程问题解决能力。液压传动系统课程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扩展课程教学的新知识,发展教学新策略等对教学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7.
新产业革命、新科技革命对新工科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学科竞赛成为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途径。高校应切实把学科竞赛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展开重要专业学科竞赛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制定科学有效的学科竞赛管理机制,通过学科竞赛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翻译在冶金国际贸易和技术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冶金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对具有明显冶金优势的高校培养方案分析,阐述了高校冶金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提出高校应重视冶金特色翻译人才培养、完善培养目标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融合冶金知识和翻译知识、推进校内外多元化协同育人方式,以及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实践路径,培养高质量的冶金特色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9.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教师能力有待提升、评价体系简单等问题。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信息优势,完善过程监控,优化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思政效果。  相似文献   

10.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理论性和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抽象,数学模型多,计算复杂繁琐,导致学生对知识难以消化吸收、学习积极性差、理论联系实际困难等问题。为了适应新工科对化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开设课堂实验、引入翻转课堂和改善考核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背景下开展跨学科教育对培育具有系统思维、整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以跨学科教育为导引,依托工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建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工具与资源、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效果与评价六位一体的跨学科工程人才支撑体系,深化跨学科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人才是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目前,本科高校专业培养方案存在与社会产业实际需求脱节,课程设置与信息发展、社会需求不适应,缺乏产业平台,没有形成互动促进的科教机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缺乏深度,质量不高等问题。高校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接国家专业类质量标准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潮流的专业型人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科交叉型人才;明晰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能力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新工科对冶金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钢铁冶金概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冷热源工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融合线上教学、信息技术、工程实践等方面进行冷热源工程“课程思政”设计,明确本课程进行思政建设的目标和实施方法,实现学科知识能力、信息能力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