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互动平台已成为加强市场参与者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工具。不同于现有文献着重强调网络平台互动的“信息效率提升效应”,本文基于代理理论分析管理层私利动机下的网络平台互动对审计师定价决策的影响。从2010至2020年企业在“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平台答复投资者提问的现实表现出发,检验结果发现,企业与投资者更高的互动频次和更多的互动内容均会显著提升审计费用,且这种效应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有关作用机制的检验发现,更多的网络平台互动对企业信息透明度产生了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降低了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精确度并为企业带来了显著更高的股价崩盘风险。上述结论为不规范的网络平台互动可能引发的消极效应提供了实证证据,拓展了有关审计定价影响因素和互联网沟通经济后果的研究,对进一步完善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网络互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
基于深交所A股民营上市公司2013—2020年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报告文本语调分析,本文研究了管理层语调操纵与内部人减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语调操纵与当年上市公司内部人减持情况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管理层存在语调操纵嫌疑,会帮助自身或其他内部人减持实现超额收益。机制检验表明,投资者情绪和媒体关注度在管理层语调操纵加剧内部人减持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公司所在省份投机文化浓厚、行业竞争程度较低以及信息透明度较差的样本中,管理层语调操纵对内部人减持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论证明,管理层会对文本语调进行调整,以误导投资者、吸引媒体关注,进而高位减持获利。本文结论对投资者加强自身培养、认清文本操纵真相以及监管机构强化文本信息披露管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深交所推出“互动易”以及上交所开通“上证e互动”两个网络互动平台的背景,利用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网络平台互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平台互动程度的提高会降低企业投资效率,且这一现象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市值规模较小以及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机制分析发现,网络互动平台通过传递投资者情绪进而影响企业管理层的投资决策。上市公司往往会基于缓解外部压力以及维持股价的考虑,在决策时迎合投资者情绪,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披露悖论:提出与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性披露的悖论。该悖论的发现和解读表明,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对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加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对改善与投资者关系、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有着正面效应。然而,披露成本的存在使得公司管理层不得不在自愿披露的收益与成本之间反复斟酌,并且盈利预测信息的供求结构、资本市场的竞争强度以及经理人市场发展水平等对上市公司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意愿程度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2004—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文本分析技术,构建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的前瞻性指标,实证检验MD&A前瞻性信息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MD&A前瞻性信息越多,公司股价同步性越低。该结论在尽可能弱化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同时,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缓解代理矛盾,并发挥管理层前瞻性信息披露的价值发现功能,提高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机制分析发现,更多的前瞻性信息能够降低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误差和减少预测分歧,并抑制噪声交易者的参与度。MD&A前瞻性信息通过吸引分析师跟踪与增加机构投资者持股等途径影响股价,其中的盈利预测与业绩承诺信息能够降低股价同步性。本文结论为监管层规范MD&A的披露制度和营造良好的披露环境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也为资本市场如何高效运行以及提高定价效率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2006—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中国银监会公布的金融许可证信息,构建中国地级市的银行竞争指标,检验银行竞争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行竞争显著降低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降低主要得益于银行信贷和债权监督,而银行竞争能够显著提升公司信息质量,减少管理层隐藏坏消息的行为,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竞争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差和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公司更为明显,而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传统物理网点下的银行竞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法律外的制度,媒体关注是否具有治理效应?其作用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财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选择2004-200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聚焦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系统性分析了媒体关注、盈余操纵及应计误定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媒体关注和管理层盈余操纵存在显著负向关系,表明媒体关注度的提高有助于抑制管理层主观的盈余操纵行为;(2)通过"Mishkin检验"发现我国A股市场整体上存在应计误定价现象,并且这种应计误定价主要是由于操纵性应计误定价引起的,表明管理层的盈余操纵行为是应计误定价的重要成因;(3)通过多种方法联合检验发现媒体关注与应计误定价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关系,表明媒体关注度的提高能够有效提高市场对会计盈余构成信息的定价效率,减少应计误定价情况的出现。总体来看,媒体关注具有深度治理效应,其作用机制是:媒体关注有效抑制了管理层盈余操纵行为,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并最终提升了市场对盈余构成信息的定价效率,减少了应计误定价情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商誉是上市公司的重要财务信息之一,对于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具有重要意义,上市公司商誉频频“暴雷”,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以A股2017—2021年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为切入点,分析商誉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现状,并探讨上市公司商誉审计的风险和防范措施。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商誉的审计风险一般较高,其原因主要包括商誉确认和计量具有复杂性和主观性、管理层具有操纵商誉减值的动机、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完整等。为了降低商誉审计风险,本文提出了完善商誉相关披露制度、加强审计工作等方面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孙泽宇 《财贸研究》2024,(3):98-110
通过构造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有效缓解了资产误定价,表现为公司股价更能反映其内在价值。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主要通过降低投资者异质信念与促进投资者私有信息搜集来缓解资产误定价。截面分析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资产误定价的缓解作用在公司信息环境较差、审计师具有行业专长以及机构持股较少的样本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显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语调、可读性、相似度及充分性等文本特征均会对资产误定价产生一定影响。研究不仅拓展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和资产误定价各自领域的分析视角,还为准确评估审计报告改革效果以及有效缓解资产误定价顽疾提供了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非控股股东网络权力这一外部治理机制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控股股东网络权力有助于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机制分析发现,网络权力通过嵌入效应和治理效应提升风险承担水平,其中,信息和资源的嵌入效应以及对控股股东掏空和管理层代理冲突的治理效应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企业治理水平不足;非控股股东网络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提升了融资水平和投资效率以及研发投入增长的加快.本文对风险防范并规范企业治理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长久以来社会对于审计工作独立性的需求日益提高,而会计事务所面临的减价压力日益增加,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审计服务的供需双方处于信息不平等地位,审计师与客户之间的谈判能力使得审计收费问题比以往更加难以解决。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规定上市公司应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审计费用,客户在议价时提供费用数据对比的同时,也引发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审计收费的关注。研究结合福建省上市公司实际案例以修正的Francis审计定价模型基础上,以审计费用的公开披露对客户和审计师之间的议价能力的影响及机制进行了分析。运用SPSS多元回归分析,从公开披露对议价能力影响的视角拓展了审计费用的经济性研究,验证审计费用的议价与披露是否影响审计师的独立性,实证结果获得审计费用和议价能力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有助于完善审计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以2006—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卖空管制放松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不可卖空的公司,可卖空公司在被列入融资融券标的后管理层业绩预告积极性、准确性与精确性提高,业绩预告文本的复杂性下降,说明放松卖空管制显著提升了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区分业绩预告类型后发现:相比于强制性披露,卖空交易对自愿性业绩预告质量的提升效应更强;相比于好消息业绩预告,卖空交易对坏消息业绩预告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卖空交易通过引入交易竞争、强化外部监督、放大披露声誉优势、促进股价反馈,提升了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2017年至2019年与财务舞弊公司具有共同审计师的10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显著为负的市场反应,具有通过共同签字注册会计师传导的外溢效应,即与财务舞弊公司具有共同签字注册会计师的上市公司,在事件日前后的市场反应也是显著为负的。同时,本文通过对比在2015年至2019年5年期间出现过多次审计失败和单次审计失败的审计师其外溢效应的差异,得出多次审计失败的外溢效应更为强烈。本文研究表明,审计师的声誉机制能够对财务舞弊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债权人视角研究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即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披露的前瞻性信息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债务契约。文章以2007—2020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获得的债务期限越长、债务资本成本越低以及债务规模越大,即债权人愿意为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更高的企业提供更为有利的债务契约。这一研究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文本可读性较高、文本相似度较低和披露战略信息含量较高的企业中,前瞻性信息披露对债务契约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通过渠道分析发现,前瞻性信息披露通过向市场提供增量信息从而改善了债务契约。研究结果对认可前瞻性信息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与功能具有一定意义,也为防范和化解资本市场债务风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管理层薪酬激励制度的建立对调动管理层积极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过管理层也存在运用盈余管理操控公司业绩以提升自身薪酬水平的动机。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可能会产生利益侵占效应或利益趋同效应,有必要对大股东的存在及其在公司治理层面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鉴于此,可从大股东治理视角出发分析大股东控制程度对管理层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机制和内在机理,并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7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业绩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而结合我国股权结构现状探究大股东控制程度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已经普遍建立了与企业业绩相关联的管理层薪酬激励制度,该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且在大股东控制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其管理层业绩薪酬激励机制降低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效果更加明显。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薪酬激励机制确实能够在公司治理方面产生积极效应,且伴随着大股东与企业利益的趋同,大股东会借助自身所拥有的对企业的控制权对管理层实施有效监督和约束,从而增强薪酬激励机制对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作用,即大股东控制与管理层业绩薪酬激励机制在约束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方面存在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16.
李清  陈琳 《财经论丛》2023,(10):81-91
实现客户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统筹兼顾对于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立足于客户角色动态转变的视角,探析客户集中度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动态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表现为先扬后抑的倒U型关系,阈值前客户集中度发挥“圈外监督”效应,促进会计信息可比性增加;阈值后客户集中度呈现“圈内协同”效应,降低会计信息可比性。基于供应商管理层策略性行为视角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和财务杠杆水平是客户集中度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12—2016年剔除金融行业和缺失值后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了上市公司风险水平对其审计师惩戒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情况是否能对客户风险与审计师惩戒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风险、经营风险越高,其审计师受到惩戒的概率也越高。且公司治理对客户风险与审计师惩戒的关系并不能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财贸研究》2020,(5):77-96
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于没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发布的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更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的影响作用主要在业绩表现较差组、非国有企业组、股价崩盘风险较高组及控股股东影响能力较大组显著;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状态下,公司披露文本信息可读性较低的年报,虽然短期内股票收益相对较高,但长期来看股票收益率低于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较高的公司。研究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增大时,其会策略性地干预公司的年报信息披露,降低年报文本信息的可读性,并最终对股票的长期表现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诉讼风险对企业审计师选择决策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检验发现,面临更高诉讼风险的企业,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概率越低.同时,高诉讼风险企业披露的盈余信息质量显著更差.但是,如果高诉讼风险企业选择了高质量审计师,那么诉讼风险对盈余质量不再具有显著影响.这表明,高质量审计师能有效缓解诉讼风险对盈余质量的消极效应,提升高诉讼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上述结论为诉讼风险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解释,也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有关审计师选择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凌玲 《商业会计》2023,(22):74-77
年报问询函作为监管部门重要的事后监管手段,对识别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文章基于2017—2021年深交所出具的年报问询函,从信息披露角度研究发现:发函数量和问题数量呈增加趋势,二者变动基本保持一致;“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租赁业、商务服务业”被集中问询;未及时回函数量逐年增加;问询内容主要集中于财务信息,但对非财务信息有监管加强的趋势。同时,文章从资本市场参与主体角度对如何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降低信息披露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