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投入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提升创新水平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探究制造业投入数字化的“量”与“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投入数字化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投入数字化会通过降低企业成本的渠道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企业规模大小差异、数字要素投入来源差异及制造业行业的要素密集度差异会对企业创新产生差异化影响。调节效应分析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对投入数字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效应产生明显的负向调节;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要素的投入质量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经济的时代浪潮中,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道“必选题”,对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可持续增长的促进作用在第三产业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企业通过更好地发挥数字化转型所产生的创新效应和声誉效应促进其可持续增长。因此,政府应充分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重视数字技术的发展,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引导中国企业朝着更可持续的增长路径迈进,以企业可持续增长带动宏观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3.
绿色金融可为经济绿色转型和金融业自身发展提供动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为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我国选择部分地区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从绿色金融需求侧(环保企业投融资)出发,以2015—2019年我国A股上市环保企业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定量分析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试验区建设有助于扩大环保企业投融资规模,降低环保企业融资成本,提高环保企业投融资效率;试验区建设对环保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不能促进当期投资效率的提高,但能促进未来投资效率的提高;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试验区建设对国有企业投融资规模、融资成本、投融资效率的影响效应更明显。在进行平行趋势、安慰剂、倾向得分匹配等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因此,应积极总结试验区建设成功经验,推动建立环保企业投融资长效机制;创新和应用绿色金融工具,提高环保企业投融资效率;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加大对高成长性非国有环保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化解实体经济发展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面临着投入压力大、技术门槛较高、回报周期较长等困境。在此背景下,能快速兑现经济利益的金融项目受到实体企业青睐,实体企业对金融投资收益的依赖不断增大,企业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和融资约束理论以及投资替代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利用2015—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微观层面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以及中介效应模型等,实证分析实体企业金融化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数字化转型具有倒U形关系,即适度配置金融资产有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过度配置金融资产不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金融化与研发投入具有倒U形关系,研发投入对数字化转型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研发投入在企业金融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倒U形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金融化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更显著。为充分发挥企业金融化对数字化转型的驱动效应,应把握好数字经济时代实体企业发展新契机,合理利用企业金融化的双刃剑效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企业数字化创新;优化营商生态环境,完善非国有企业和中小型...  相似文献   

5.
深入剖析能源数字化转型对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对破解能源危机和“不可能三角”难题、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促进要素流动、助力降本增效减污、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能源数字化转型影响出口贸易竞争力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能源数字化转型对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并运用中介和调节效应分别从贸易开放度、营商环境和政府数字关注度等角度对能源数字化转型影响出口贸易竞争力的作用机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第一,能源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高出口贸易竞争力,但存在区域异质性;第二,能源数字化转型基础和转型规模能提高出口贸易竞争力,转型潜力在前期对出口贸易竞争力有一定抑制作用;第三,贸易开放度对能源数字化转型影响出口贸易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四,营商环境和政府数字关注度能调节能源数字化转型对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此,重视能源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融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育,通过改善产品结构、优化营商环境、配套政策支持,将更好地提升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毕节试验区加快城镇化的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试验区城镇进行科学规划,长远布局,体制创新,拓宽融资渠道,着力实施好”一带两翼”区域发展战略,推动毕节城镇化建设的跨越发展。以产业发展为主导,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试验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数字贸易发展的内在机制,其次采用200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数字贸易发展的促进效应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促进了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相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处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数字贸易发展的促进效应更显著,且中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数字贸易发展促进效应最强烈;通过作用机制与渠道分析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存在一个初始制度环境门槛,当初始制度环境太差,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不能有效促进数字贸易发展,而技术创新在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数字贸易发展中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最后,提出应将制度质量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与发展的关键评价指标,积极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与政策红利优势,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技术创新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推动下,数字化转型与服务业企业生产率之间是否存在悖论?首先,从理论上阐释数字化转型对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分析了专业化分工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其次,采用2011—2019年中国服务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异质性冲击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升其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更偏向于大型企业以及行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积极影响不会因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发生根本性变化;数字化转型对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企业生产率均存在显著提升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专业化分工是服务业企业突破“生产率悖论”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鲜有文献探讨数字化转型“言行不一”的情况。将“言”和“行”两个维度纳入统一框架,基于政策资源反馈视角,考察政府关注是否会促使企业数字化转型“说得多,做得少”。研究发现,政府数字化转型关注确实会诱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多言寡行”,并且这一现象在管理者短视类企业中更明显,但在分析师跟踪人数较多的企业中却得到了有效抑制。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的“多言”可以帮助企业缓解融资约束和获取政府补贴等,并且这种资源获取效应随政府关注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但企业在获得上述资源后,并没有将其投入数字化转型实践,即使政府数字化转型关注度日趋提高。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与真实表现的认知,对政府部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言行一致”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库、上市公司年报文本数据库以及国泰安金融经济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持续时间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企业出口风险率,有助于延长企业出口产品持续时间。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基准结果仍然成立,且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规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企业所在区域以及企业出口产品存在异质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信号效应”“研发和生产率效应”两组渠道降低企业出口风险率,延长企业出口产品持续时间。本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出口持续时间的理解,同时为提高企业出口稳定性与国际竞争力,推动新发展格局下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对企业投资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投资的发展状况、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机理,其次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资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选取企业价值、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变量进行传导机制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企业价值、创新投入和人力资本对企业投资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基于此,管理部门应当通过积极改革为数字化转型创造良好的氛围,企业应当积极重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资带来的促进作用,以及企业应当重视在数字化转型中中介变量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市场整合加剧市场竞争,倒逼企业通过节能减排等手段降低相关成本,促进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利用200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检验市场整合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主要机制。研究发现,市场整合有效降低了区域碳排放,且该结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更换模型估计法、考虑内生性问题、考虑政策滞后效应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基于分层回归的机制分析发现,市场整合加剧市场竞争,激励企业通过促进绿色技术进步、减少能源消费、提高碳排放配置效率等渠道产生减排效应。基于门槛面板模型、分组回归法和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考察影响市场整合减排机制的主要外部因素。估计结果表明,在更富创新活力和减排规制更强的地区,减排效应更显著。鉴于此,我国应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各种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引导、激励企业转向绿色集约生产,逐步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完善中央对地方的激励机制,通过“做对激励”引导地方放弃保护主义;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在更大范围发挥市场竞争效...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仅要注重宏观区域层面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关切微观企业层面的减排机制。流通业作为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和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对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出考验的同时,也为流通数字化发展带来更大机遇。因此,深入探究碳约束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不仅对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制定具有启示价值。本文以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357家商贸流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区域低碳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碳”目标约束下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缓解资源错配,从而对区域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无论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数字金融发展,都可以增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为此,本文认为商贸流通上市企业应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以缓解低碳约束下企业发展的困境,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将“担保效应”和“挤出效应”纳入同一框架解释房价上涨对工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理论命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为:总体上,房价上涨显著降低了中国工业企业加成率;分样本回归显示,民营、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东部地区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受房价上涨的负向“加成率效应”较强;作用渠道检验证实中国工业企业在房价上涨时整体上“担保效应”和“挤出效应”不显著,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和生产率显著下降,从价格和成本渠道分别降低了企业加成率;与房地产行业相关性和地区市场化指数显著影响企业的负向“加成率效应”。结论对“去库存”和提升工业企业竞争力政策协调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利用面板计量估计方法,从数字经济对银行主动风险和被动风险的差异、数字经济不同渠道影响的分析和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等方面,系统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银行业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从主被动风险差异来看,数字经济显著降低了地区银行业被动风险;第二,从作用渠道来看,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减少经济波动等渠道降低地区银行业风险,也会通过金融深化、加剧银行竞争等渠道增大地区银行业风险;第三,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本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降低邻近地区银行业风险水平,且其降低效果比本地效应更加显著。本研究为数字经济对银行业风险的影响提供了新证据,为中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支撑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两业”融合发展既“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又“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基于价值链分工理论的视角,本文运用2002-201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探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关系型生产性服务契合于小规模制造企业的需求能力,结构型生产性服务更合适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而中型企业利润遭受了“双重挤压”。机制检验发现,生产性服务促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有两种渠道,关系型生产性服务通过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为制造企业降低成本,结构型生产性服务为企业创造差别化而提高其产品附加值。进一步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够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从而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动政府主导平台搭建与大型企业向智慧服务转型是实现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17.
基于企业研发行为视角,利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企业创新搜索战略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显著增加了企业创新搜索的深度,抑制了创新搜索的广度,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并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行业竞争程度会正向调节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与企业创新搜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沿海省份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创新搜索战略的影响更明显;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够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并且这种积极效应一部分是通过增加创新搜索深度和减少创新搜索广度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09~2016年国泰安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识别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增加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程度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研发投入增加、专利产出数量增加和本地市场效应扩大来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企业内部和外部交易成本来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范围扩大,数字化转型对交易成本高的企业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本文建议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数字化基础,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中,推进产品创新和产业模式变革,以用户价值为出发点进行研发创新,打造数字化终端体系,扩大企业出口产品范围。  相似文献   

19.
缓解消费分化对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库和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群体间消费分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削弱群体间消费分化,经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该结论依旧成立。(2)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缩小消费能力差距和消费意识差距进而削弱群体间消费分化。(3)进一步分析发现,区域创新能力和智慧城市建设明显增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群体间消费分化的削弱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要素流动与投资决策的两国模型理论分析框架,将设立自贸试验区政策设定为准自然实验,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了自贸试验区建设对外资流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建设显著促进了外商直接投资,且该政策效应在进行多种方法检验后依然具有稳健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不同行政等级、地理区位以及市场潜力的城市中,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则表明,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周边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了虹吸效应。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更高效地发挥自贸试验区的政策载体功能,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