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师》2019,(1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整个阶段,对学生成长成才,推动高质量就业创业意义重大。习总书记强调:各类课程应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新工科背景下,就业创业指导适合进行课程思政探索。文章概括了新工科背景下就业指导的发展现状,剖析了就业指导的思政教育内涵,明确了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并提出嵌入思政元素的具体建议,探析就业指导如何与新工科建设、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扩展思政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担负着为装备制造业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应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以机械设计与应用课程思政建设为例,从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构建课程思政资源体系、开发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实施“四个结合”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改革六个方面,探索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和资源体系建设模式,实现教学与育人“同向同行”,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相融相通”。  相似文献   

3.
结合产业经济学课程特色优势和经济学专业建设要求,依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提出了产业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并根据目前产业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中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提出教师要正身正行、言传身教,率先做好思政模范示范作用;学校要建立立体化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促进思政教育与课程专业知识教育融合发展,并提高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以上做法,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专业成才。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新经济的发展要求,基于新工科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针对课程的特点与问题,开展了金属工艺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设置了课程目标,规划了课程目标达成路径,更新了知识体系,优化了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完善了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了以课程目标达成度为核心的多元化动态考核体系,建立了质量保障持续改进机制。经两轮学生的教学实践表明,课程目标已达成,并实现了持续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王欣 《经济师》2023,(8):178-179
教育部印发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推进高等院校的指导纲领,提出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积极搭建招聘与配置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的思政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学教辩做导结思”教学模式,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建设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市场营销课程作为管理学科的一门基础课,更注重专业知识以外的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思政目标。基于三位一体目标,从教学设计、教材编写、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考核等各个维度系统化阐述市场营销思政建设的思路及途径,为市场营销的思政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坚持落实课程思政的要求,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受到自身特殊性的影响,应该将美育融入其中,积极地开展教学改革工作,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在当前教学工作中,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表现出独特的教育意义,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质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但是受到学生思想开放以及教学内容的影响,课程思政建设难度较大,如何开展更为有效的思政教育,成为了教学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从课程思政背景出发,利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通过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内容重构,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以及创新教学模式等,发挥出美育在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水平提升中的作用,达成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杨梅 《大陆桥视野》2014,(16):113-113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正确看待自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需要解决的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进一步深入课程改革,进行创新教学,加大课程的时效性。高校思政教学改革需要在时效性上进行努力,加强实践环节的比重,运用更加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创新模式下的思政课程时效性存在的基本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希望能够真正提高高校思政课堂的实效性教学,最终笔者给出了几点结论,简明阐述创新教学模式下加强高校思政课堂实效性教学的几点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译霞  徐晓芳  孙丽 《经济师》2024,(3):229-231
《工程量清单编制》课程思政的建设将行业文化特色、地方文化底蕴和学校育人宗旨相结合设定思政育人目标;从组建高素质师资团队、重构模块化教学内容、选取生活化思政元素、创新项目化教学模式、优化多元化评价体系,运用信息、人力资源等全方位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从而实现“寓教于课、寓教于乐”的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思政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课程都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与课程建设的理论架构问题。通过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为引领,挖掘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价值,从强化主力军,提高育人能力;优化主战场,完善课程建设;拓宽主渠道,提升教学质量;校准度量尺,矫正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开展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以期开创我国高校英语课程事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赵明 《时代经贸》2021,(1):118-120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高等教育的育人过程中同等重要。本文对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课程特点、目前的教学现状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即通过课程思政案例的选择以及重要知识点的含义扩展两种方式来进行,同时也给出了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和实施方式,即兼顾课堂的理论教学与课后的上机实践,同时还要做到两种方式相互补充和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2.
彭文武  李闯  王财莉  胡雪晴 《经济师》2023,(11):172-173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如何把思政元素融入至专业课程建设中并打造“一流课程”,培养高素质有竞争力的管理型人才,是新形势下经管类专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文章在描述《管理学》课程教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一流课程”建设理念引导“课程思政”,符合“课程思政”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战略布局,通过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打造“大思政”的工作格局。在此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音乐课程教学与思政理念进行整合,发挥协同效应,能够有效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思政素养和民族音乐自信心,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着力点和难点进行剖析,立足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践,提出牢固树立“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科学构建“四联四通”的育人格局,有效赋予课程思政改革新动能,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职公共英语学科应积极抢抓新时代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机遇,进行课程思政改革,不断完善并形成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教育根本准则,就是要自上而下重视公共英语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思政融入等方面教育元素的缺失,不断增强独具中国本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度,将单纯专注高职生语言能力增强的“单轨教学”切换为更加注重立德树人和传播语言知识的“双轨教学”。基于此,对高职公共英语如何有效渗透“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22,(1)
随着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建设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经济法课程开设现状来看,无论在课程价值聚焦、课程思政与实践元素的结合、任课教师的常态化德育培育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文章认为在经济法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进行系统建设,需要深刻剖析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力求最大限度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7.
张芸 《经济师》2023,(8):189-190
课程思政建设是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扎实推动课程思政走实走深,充分发挥课堂思政教育引领示范作用,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文章以《纳税实务》课程为例,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元素,从教学总体设计、课程实施、评价与成效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讨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三全育人”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是“大思政”工作的深化与新的尝试,通过解读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与目标,分析“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英语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及目前的现实困境,并从强化课程思政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融合能力、注重教材思政元素的挖掘、完善课程思政指标考核体系四方面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思路与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以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着眼点,以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中国文化概要》为例,指出英语专业课程进行思政建设中存在的若干共性问题,并以英语专业课程中的文化元素为立足点提出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意识形态教育复杂性的体现,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想前提。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课程思政与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要素及教育理念无法有效衔接,与专业课程无法有效协同,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效果。高校应通过构建课程思政自上而下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课程思政常态化师资互动、促进思政元素和课程内容协同育人、健全课程思政育人评价机制四方面,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教学同向同行,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完美展现出来,培育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