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员工面临着复杂的生存与工作环境,工作超载、大量裁员大大加剧了员工的不安全感,越来越多的员工不再愿意将工作只是单纯地当作物质交换,而更加渴望选择能够让自己体会到工作意义、值得奉献的工作。本研究以职场精神力为切入点,对员工的职场精神力状况进行考察,探讨精神智力对其职场精神力的影响;同时从组织支持和家庭支持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二者在精神智力与职场精神力关系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精神智力对其职场精神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组织支持和家庭支持均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组织应加强重视员工的内在需求和精神性体验,通过相关的员工关怀计划及人力资源实践,改善员工的职场精神力水平,从而使组织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创业型领导是初创企业提升环境适应性、获取竞争优势并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旨在探究这种新型领导方式在初创企业中对员工态度与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及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假设发现:(1)创业型领导对员工工作投入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2)职场精神力在创业型领导对员工工作投入、离职倾向和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领导-成员交换在创业型领导对员工离职倾向、工作投入和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但未发现其在创业型领导与职场精神力关系中具有调节效应。期望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初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企业乃至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团队成员作为组织中员工交互最为频繁的社会交换关系,对员工创新极大产生影响。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团队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运用SPSS 23.0和Amos 22.0对412份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团队成员交换以职场精神力为部分中介正向影响了员工创新行为,其中,集体主义倾向在上述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即员工集体主义倾向越高,团队成员交换对职场精神力的影响越大,从而对创新行为影响越大。研究结论在理论与实践上为组织创新管理和团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构建了同事对“好公民”进行社会贬损的过程机制和条件。基于社会比较理论,本研究认为旁观同事社会比较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好公民”相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影响,产生妒忌情绪,继而使其对“好公民”施行社会贬损。采取全循环的研究设计,本研究对四时点的121个团队中的809对员工-同事配对数据进行了多水平路径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公民行为与相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呈正相关;相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职场妒忌呈倒U型关系;组织公民行为通过相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中介作用与职场妒忌呈倒U型关系;组织公民行为通过相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职场妒忌的链式中介作用与社会贬损呈倒U型关系;特质感恩在相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职场妒忌,以及组织公民行为与同事社会贬损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揭示了旁观同事为何以及何时对“好公民”施行社会贬损,为组织有效防范“好公民”受到贬损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职场排斥作为职场冷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会对员工的心理、态度及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通过对274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职场排斥对员工沉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和心理弹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职场排斥对员工沉默的负向影响显著,工作投入对员工沉默的影响显著,工作投入在职场排斥与员工沉默两者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弹性在职场排斥和工作投入之间的负向调节效应显著。并且,心理弹性对工作投入在职场排斥与员工沉默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也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对企业降低职场排斥的影响、打破员工沉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职场八卦是指工作场所中关系较近的两名或少数几名同事在被讨论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评价的行为.不同内容、目的、效价的职场八卦会对员工工作的不同方面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受影响的方面包括:绩效水平,工作态度,组织公民行为水平,工作偏差行为水平,同事间人际关系,组织内人员相对地位,员工自我认知等.然而,这些作用均不是绝对的,会受到公司文化和氛围,情景因素,八卦所涉及人员间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对职场八卦的研究还需要将更多存在于职场的变量考虑在内,建立更为直观、系统的模型,并开发更有效的实验范式,将控制性强的实验室研究与样本量足够大的田野研究相结合,探究职场八卦产生作用的具体生理、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企业慈善行为测量单一化、短期化与外部化的局限以及从内部员工视角研究慈善战略价值的欠缺,开展了两个关联研究。在研究一中,采用归纳法开发并检验了一份包含内外部慈善的日常性企业慈善行为量表。结果显示,企业慈善行为具有一阶双因素结构,由外部慈善行为与内部慈善行为因素构成。该量表信效度较好,可用于实证研究。在研究二中,检验了企业慈善行为对员工职场精神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内外部慈善均对员工职场精神力有积极作用,其中内部慈善行为作用更强。员工的"与组织价值观一致"相对"团体感"和"工作意义"被企业慈善行为解释的程度最高,表明企业慈善行为受到了员工高度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8.
赵亚群 《价值工程》2014,(2):130-132
回收了金域集团上海子公司和贵阳子公司共161份有效问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①组织支持感与组织认同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②组织支持感与组织公民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③组织认同感与OCB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④组织认同感组织支持感与OCB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国内医学监测行业管理员工,提高组织公民行为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探讨了组织变革对员工工作表现的影响机制,尤其是心理所有权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系统验证了组织变革、心理所有权等概念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变革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显著正相关;计划性变革和大规模变革与心理所有权显著正相关;心理所有权在组织变革和员工的工作满意、组织承诺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章芳 《人力资源》2023,(7):86-87
<正>我们处在一个充满不稳定、复杂和混乱的时代,高科技、异步、全球互动让职场人士面临日益增加的压力和挑战,科学家们试图通过精确的方法来应对以上挑战,但科学有时也不免陷入只触及事物表象而非本质的窘境。自20世纪后期以来,管理学界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精神力运动(spirituality movement),且迅速成为管理学界的热门趋势。基于以上管理实践和管理现象,精神型领导(spiritual leadership)、职场精神力(workplace spirituality)等科学概念应运而生。许多世界知名公司,如IBM、微软、杜邦、麦当劳、必胜客、德勤、波音、福特汽车、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都引入了多种与精神力有关的培训项目、讲座、冥想和瑜伽课程等,  相似文献   

11.
员工在职业生涯后期可能会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工作状态,即“老当益壮”或者“老气横秋”。基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与自我验证理论,本研究从主观年龄和自我认知的视角探索了构建了职业未来时间洞察力对职场成功老龄化的影响机制,以揭示处于职业生涯后期的员工如何实现“老当益壮”。为检验设想,本研究对184位45-60岁员工进行了连续两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职业未来时间洞察力正向影响职场成功老龄化,消极老化印象与工作旺盛感在二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此外,职业未来时间洞察力还可以通过消极老化印象影响工作旺盛感,最终影响职场成功老龄化。本研究丰富了职场成功老龄化的理论框架,也为职业生涯后期员工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发。  相似文献   

12.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以考察职场负面八卦影响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中介机制及边界条件。运用SPSS 24.0和AMOS 22.0对404份问卷进行分析,实证检验职场负面八卦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职场负面八卦与员工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情绪衰竭在职场负面八卦和员工知识共享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面子观正向调节职场负面八卦与情绪衰竭之间的关系;面子观对情绪衰竭在职场负面八卦与员工知识共享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职场负面八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为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员工知识共享行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个性化契约作为组织吸引并留住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已逐渐成为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研究较多关注契约获得者的积极影响,对同事的消极反应还有待补充。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探究了同事个性化契约对员工职场偏差行为这一消极影响。通过对353名员工的两时点数据分析,本研究发现,同事个性化契约通过相对剥夺感正向影响员工职场偏差行为;组织人际氛围和内部人身份感知的交互项弱化了相对剥夺感与员工职场偏差行为间的正向关系及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在高内部人身份感知和高组织人际氛围的情境下,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最弱。上述结果不仅丰富了个性化契约的相关理论,也为组织正确实施个性化契约管理策略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创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采用描述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索股权激励与研发投入、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入与企业财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股权激励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发投入与股权激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发投入在股权激励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大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可以实施适当的激励措施来激发高管的工作热情,从而促进企业加强研发,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信息加工理论、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悖论式领导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工作重塑起到的中介作用机制,并依据人格特质理论分析前摄型人格在工作重塑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以二十余家创新型企业的514名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悖论式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悖论式领导与工作重塑显著正相关;工作重塑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工作重塑在悖论式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前摄型人格正向调节工作重塑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文章在中国情境下,从悖论视角、复合型领导视角揭示悖论式领导与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突破了以往仅从单一领导行为研究越轨创新行为形成机制的单边研究视角局限;实践上为企业更好地认识、引导、有效管理员工越轨创新行为提出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6.
职场中的新生代由于具有与老一代员工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价值观、信念和愿景而日益受到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都在关注这一群体,然而他们在职场中所表现的领导风格与追随风格却被忽视。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提出一个概念框架初步探讨新生代在职场中的领导风格与追随风格。  相似文献   

17.
情绪幸福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与管理者探讨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压力源——脱离模型,通过分阶段收集834名在职工作人群样本,构建并检验了工作影响情绪幸福感的双变量模型.研究发现:(1)工作要求和情绪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即工作要求越高,情绪幸福感越低;(2)工作资源与情绪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即工作资源越高,情绪幸福感越高;(3)心理脱离在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与情绪幸福感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工作影响员工情绪幸福感的内在心理机制.这些研究发现对于管理实践如何提升员工的情绪幸福感也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负向领导方式-不当督导对员工组织承诺及职场偏差行为的影响及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中介作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并通过对1782位企业员工问卷的实证分析检验了假设。研究发现,不当督导与员工组织承诺显著负相关,与员工职场偏差行为显著正相关,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不当督导与员工组织承诺、职场偏差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应努力减少主管上级的不当督导行为,并通过创建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减少员工的职场偏差行为,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承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发展并检验了酒店员工关系特征如何影响员工的离职跟随行为和作用机制.通过对471个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酒店离职跟随员工与离职员工的关系特征为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关系中心性、工作关系嵌入;员工关系特征与职场孤独感均正向显著影响离职跟随倾向;职场孤独感完全中介关系中心性与离职跟随倾向的关系,部分中介情感性关系、工作关系嵌入与离职跟随倾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将生命节律理论引入服务管理中,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回顾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完,探求生命节律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型企业员工的绩效。分析结果显示:人体情绪节律、体力节律与员工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人体智力节律与员工绩效相关关系不显著。此研究结果对企业员工的职位轮换、工作休息日调配制度具有很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