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中国总会计师》2009,(1):176-176
在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断壮大研发实力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为计算机软硬件、智能卡与系统集成等IT全面技术与服务的提供商,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以高新技术研发为核心,全面客户服务为导向,在充分发挥航天系统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的基础上,紧密依托高校的人才优势,在提高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上做出了成绩。  相似文献   

2.
浅谈『虚拟经营』模式的应用与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浙东南沿海的浙江博民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民公司)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经营各类阀门和水暖洁具系列产品的外向型民营企业。下辖一家进出口公司(1999年12月经外经贸部批准从事经营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九十年代,博民公司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管理体制以及人员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公司原有的经营模式严重地制约的企业的发展。2000年开始,该公司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抓住“大进大出”的机遇,大胆地采用“虚拟经营”模式,使公司能得到快速发展。2001年底,该公司工业销售产值、税利、固定…  相似文献   

3.
赵刚  周密 《现代管理科学》2013,(7):55-57,74
文章从研发投入切入,构建上游企业为垄断竞争、下游企业为古诺竞争的理论模型,设定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保留份额和技术偏好机制,分析和比较在纵向分离和纵向一体化中上游企业的研发投入。研究结论:首先,纵向一体化情况下上游企业的整体创新水平更高;其次,纵向分离和纵向一体化情况下,上游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保留份额与创新水平的关系存在差异,在纵向一体化情况下存在最佳结构;再次,产品市场对上游企业创新水平影响不明显,但是与上游企业的创新水平呈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4.
渎者评刊     
文风 《中外管理》2008,(6):12-12
在第4期《回归渠道》一文中,很多观点是我很认同的,并且看到了我们企业发展的轨迹。文中提到的“以前是一个企业跟一个企业点对点的竞争,现在则是一条价值链和一条价值链的竞争”,我更是深表认同!我们企业在技术上有较强的优势,但是以前企业一直只重视产品和研发这一块,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后来,企业意识到远不是这么简单,于是就开始拼命打广告做宣传,但是钱花出去了效果却一般。因为产品的渠道有限,在市场上不容易找到我们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我国部分企业在经营效益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张、向集团化方向发展的同时,许多经营愈加迫切希望快速提高公司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管理技术跨越,向国际一流大公司管理水准迈进,笔下面将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管理跨越方法,供企业经营参考。  相似文献   

6.
企业是船,品牌是帆。多年来,福州昌盛食品有限公司始终不渝地实施名牌战略,为促进企业发展增添了更大活力。这家创办于1984年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凭借现代经营理念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和品牌为一体化的食品专业经营企业。  相似文献   

7.
制定追求卓越质量经营的竞争战略,创造出卓越的绩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必由之路,质量经营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对企业的各项管理、技术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它带动和促进着整个企业素质的提高,通过质量经营,实现竞争战略目标,是企业创建强于竞争对手的具有独特性,持久性的战略优势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所在,本期“圆桌恳谈”我们请有关嘉宾着重谈谈我国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有关情况,并以战略的视角,探讨质量经营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网络营销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商机和活力。本文以家电零售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苏宁电器为例,运用广义DEA方法,对该企业推出"苏宁易购"前后的经营业绩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短期网络销售与公司实体店能形成有效互补,在提升企业形象的同时,能更好地提升了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但由于外部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保持这种竞争优势,还需不断地调整策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实现企业基业常青。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沈飞公司的经验,指出大企业要摆脱目前在资金、原料和能源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除了要依靠国家科技政策的导向外,重要的是要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努力上,即强化技术竞争意识,健全技术开发体系,增强企业技术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由低层次的产品竞争向高层次的技术竞争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企业研究报告》2004,(156):28-31
产业技术研发政策建议 建议国家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对显示产业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同时引导企业、民间和国外资本投入流向技术研发部门,提升我国显示产业整体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1.
如何促进企业有效技术竞争张国富当今世界,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产品和服务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技术的竞争。谁能找准市场位置,并将自身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然而,企业技术竞争不仅是企业行为,而且还是社会行为,企业所处的环境影响着企...  相似文献   

12.
论企业技术竞争周景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每一个企业都力求在同行业中占居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以其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而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是以技术竞争作为支撑点的。一、科学技术是企业竞争的基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信息》2012,(9):124-124
全球领先的动力管理企业伊顿公司日前宣布,其中国创新中心实验室正式落成,将致力于研发能效管理技术,为本地市场服务,进一步推进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物资流通研究》2000,(12):28-36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的起始行动:规划 每个企业无论大小,都是由各个阶层的人员相聚集形成的,而每个企业经营的各项业务,也必须经过各层人员的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地达成目标。因此,“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具备价值的资源。 经营企业和其它任何事一样,有了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如何选择适合于企业经营所需的人才,常常会决定企业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在现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何保有人才、进而吸引人才,也是形成赢得竞争优势的利器。 一个适当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首先要以公司的策略及目标为依托,掌握公司的短、中、…  相似文献   

15.
王缨 《中外管理》2006,(6):66-68
保护创新远远不够,中国正在逐步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随着它的继续发展,出口、国际贸易和先进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这预示着中国企业将要在技术、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问题上与强大的国际企业展开竞争与互动。BCG高级副总裁兼董事麦维德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已经看到,中国企业显著加大了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但是对创新的保护方面,力度却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6.
试析如何进行企业成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成本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永恒话题,对于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进行企业成本管理是实施公司竞争战略的重要方面和措施之一,而公司的竞争战略又是公司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没有有效的成本管理,企业竞争战略就无法实现;特别是当由于公司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资源条件决定了企业的竞争战略中心必须是成本领先战略的时候.成本管理在保障公司经营战略实施方面将变得尤其关键。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技术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技术创新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企业的产品中技术含量的多少决定着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强弱。所以,每一个有远见的经营者都应根据本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及自身实力,制定出相应的技术战略,以求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制定技术战略的条件制定技术战略,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本企业所处的行业及技术类型。著名管理安索夫曾经把当代的技术发展分为三种类型:稳定的技术,即在需求寿命周期过程中基本不变、寿命较长的技术;活跃的技术,即在需求寿命周期过程中变化不大,而此种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变…  相似文献   

18.
前几日,跟一位经营企业比较成功的老总闲谈,他说,平心而论,虽然这几年他经营的路走得比较顺,企业规模已经发展得比较大,但是实际上他没有什么整体性的经营构想。常常只是觉得某项业务能挣到钱,就想方设法努力去做,结果就赚了钱,糊里糊涂就发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19.
技术战略—企业生存发展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语:市场竞争的加剧,压缩了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其中,企业的技术战略决定了企业以什么样的技术定位,生产出何种技术水平的产品来占领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确的技术战略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本固而企宁,企业的生命之树才会常青。宝贡敏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以说是企业素质的全面对抗。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企业素质诸要素中,技术和管理是两大根本性要素。在企业技术管理中,企业技术发展战略是决定企业技术的主导性战略。企业在技术战略上的正、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根…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要求我国企业必须以创新引领持续利润增长为主题,为企业增添新的增长动力。公司管理者与研发技术人员是公司能否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他们具有的创新积极性是公司长期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保障,企业应把他们作为重点激励对象,营造企业整体的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