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赚钱种什么”,是当前指导农村进行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则。农村从过去的统购统销、定购定销到现在取消指令性计划、由农民面向市场自主选择种植品种,什么赚钱种什么,这是农业生产上一个新的历史性转变。然而,万事开头难。目前,全国农村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初期,我们既要推崇“什么赚钱种什么”,也要警惕由此而引起的负效应,应正确引导农民顺利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市场啊,你在哪里?──蚕桑泪引发的思考沈加秀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兄弟愈来愈感到单纯地叫唤"哪样赚钱种哪样"已无济于事,他们时常发出困惑的呼唤:市场啊,你在哪里?1995年秋季,对于我国蚕农来说,是个灾难性的季节。由于市场供求失衡、国内...  相似文献   

3.
转变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方式,就是要改变过去单纯靠行政手段的传统农村工作方式,代之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大农业的现代农村工作方式。由过分强调指令性计划转到以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为主上来。过去领导农业和农村经济,计划非常繁琐、细致,从种植面积、产出数量、品种到价格都管得太死,使农民没有自主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不要计划,而是这些计划应该切合实际,计划是大致的、粗线条的、指导性的。应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使产品不仅能生产出来,而且能够销售出去。对于农户种植什么,不种植什么,不是通过行政命令强制执行,而是通过经济效益去引导。由过分依赖行政手段转到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经  相似文献   

4.
行政干预严重 市场机制不健全农民生产意向被扭曲李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户的生产经营决策自主权得到空前扩大,“市场缺什么就生产什么,哪样赚钱就种哪样”曾一度成为农户生产经营的行动指南。然而最近我们通过剑阁县武连镇跃进村及15户农户的调查发现,这...  相似文献   

5.
乡镇人民政府如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宋光禄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农民不得不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面临种什么、养什么,什么能赚钱等一大堆问题,这些势必使他们感到不适应.作为与种田人接触最直接、最具体的乡镇人民政府如何引导他们进入市...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民没有市场盼市场,有了市场怕市场,存在着“五怕五盼”: 一怕承担风险,盼望计划种植。很多农民对如何进入市场不知所措,种这怕滞销,养那怕亏本,情愿由国家下达种植计划,到时卖给国家省心省力。 二怕盲人瞎马,盼望市场信息。面对市场,许多农民不知种什么好,养什么赚钱。因此他们  相似文献   

7.
近闻,河北省某县领导听说在一些地方农民种植烤烟致了富,便也让本县农民种烤烟,且打出"多种一亩烟,收益翻一番"的宣传口号,同时还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措施,该县农民纷纷大面积种植烤烟。可等到了收获季节,销路却成了问题,大量烟叶堆放在农民家中,无人问津。结果是烤烟"烤"痛了农民的心。这种做法,在其它一些地方亦时有发生。作为领导想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出发点是好的。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农民致富,不是凭领导意志、行政命令就能实现的。那些不从本地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8.
我国进行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时间不长,农村起步更晚,焕发出来的生机和活力却不可小觑。市场取向,犹如冰雪封不住的春天,显示出旺盛生命力。   市场经济初来乍到,农村有些不以为然,不少农民认为市场经济就是“集市经济”。因此,“政府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我种什么就卖什么”的传统指令性计划观念,仍盘旋在农民头脑中,支配着种养行动。可是,生产什么、积压什么的恶性循环使农民陷入迷惘、困惑中。之后,在结构调整的实践中,先知先觉的农民推出了打破常规的“什么赚钱种什么”的指导原则,照此调整获益匪浅。可事过不久,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时间不长 ,农村起步更晚 ,焕发出来的生机和活力却不可小觑。市场取向 ,犹如冰雪封不住的春天 ,显示出旺盛生命力。市场经济初来乍到 ,农村有些不以为然 ,不少农民认为市场经济就是“集市经济”。因此 ,“政府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我种什么就卖什么”的传统指令性计划观念 ,仍盘旋在农民头脑中 ,支配着种养行为。可是 ,生产什么、积压什么的恶性循环使农民陷入迷惘、困惑中。之后 ,在结构调整的实践中 ,先知先觉的农民推出了打破常规的“什么赚钱种什么”指导原则 ,照此调整获益匪浅。可事过不久 ,问题又出来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采取行政手段和一刀切的做法,强行以"政府发展权"取代农民自主发展权,推行自己的"小计划经济",规定农民只能种什么,不准种什么,农民的产品只能卖给谁,农业生产资料只能到什么地方买,有的还强迫农民接受有偿服务。结果适得其反,这些做法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停滞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有十策:转换观念使农民适应市场;培育农村市场,吸引农民进入流通;发展“贸工农”一体化,让农民参加到社会化大生产大经营流程之中;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让农民跟市场走;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民生产经营有依靠;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培植后劲;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消化农村存粮让农民轻装走进市场。  相似文献   

12.
引导山区农民走向市场胡先国,林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山区农村怎样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地处秦巴山区的宣汉县胡家区的总体思路和做法是“配置两种资源,狠抓两个转移,强化五项举措”。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它的基本内涵是要求各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民走向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生产、经营,这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怎样走向市场?怎样才能从市场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必须树立和强化十个意识。一、市场意识虽然我国目前已实行了市场经济,但有的农民还没有从计划经济的模式中走出来,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经营活动还不够自觉、主动和适应。有的重视生产、却轻视营销,有的盲从,看见别人搞什么,自己也搞什么,诸如此类的做法,都是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表现。坚持这些做法的农民,不可能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不可能成为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说过:重要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农村改革开放20年的历程表明,要使改革的意义为农民所认识和接受,就必须从教育农民入手。如今,农村改革正向纵深推进,市场经济已在华夏大地扎下根,结出了果实。然而,走进一些穷乡僻壤,计划经济的印迹依稀可见。不要说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为农民所陌生,就连今日的市场是啥样、明日的市场如何走向,以及种什么有市场、养什么才赚钱这样的简单问题,一些农民也朦胧无数。因此,要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引导、教育农民的力度必须加大。  相似文献   

15.
一、减少行政干预。各级政府行政干部今后不要再用长官意志指挥农业生产和流通,要引导农民自己根据市场导向到市场经济海洋中去闯荡。譬如对农业生产的种植计划,政府有关部门可通过国内外市场调查、需求情况,确定一个指导性计划数字,告诉农民应该种什么、种多少合适,引导农民实行科学种植,合理种植。二、减轻农民负担。农民最怕的是商品生产时没人管,一旦上市各部门便纷纷收费、征税、使他们喘不过气来。各有关部门要取消束缚农民闯市场“苛捐杂费”.对某些必须的农产品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服务.采取必要的保护和扶持,使其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加工型龙头企业在粮油产业化经营中要起带动作用 (一)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为发展优质订单粮油引领方向."春江水暖鸭先知",粮油加工型龙头企业,最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消费者喜欢什么,农民种植什么能赚钱.市场化导向是龙头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工型龙头企业在捕捉市场信息、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的同时,要以优质粮油订单收购的方式,把信息及时传输给种粮农民,引导种粮农民种植市场需要的产品,企业需要的产品和能赚钱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去年冬天,某乡在调整种植结构时,令几个村在长着麦子的大片良田里毁田建蔬菜大棚,但因种植技术没掌握,再加上农产品价格下滑,结果村民没赚到钱。今年春,乡里又规划让这几个村长菊花,不少农户因"吃过苦头"而产生低触情绪,于是,乡村干部强令:如不长菊花,其它任何作物都不准种。结果造成部分村民搁田抛荒。乡村干部是农村致富工程的最直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他们从提高作物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出发,调整粮经作物比例、引种优质高产品种是对的,但是,不考虑天时、地利,不考虑土壤、水质、气候等地理环境差异,看人家种啥养啥赚钱,也跟着种啥养啥,东施效颦,不仅无助于农民增收,反而会坑了农民。市场需要的,效益高的,才是农民愿意种的,让农民尝到结构调整的甜头,农民才会愿意听从调整。农民最怕的、最不  相似文献   

18.
适应形势抓完善强化管理促规范王恒富,王明光,孙百歌,王文忠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工作又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在作物种植上,农民按照价值规律和市场需求,什么挣钱就种什么,什么挣钱多就多种,而不再受计划的约束;二...  相似文献   

19.
在农业进入新阶段后,一些地方的农民增收缓慢,甚至相对降低。近年来,常常听到农副产品"卖难"的声音。不少农民想的最多的是究竟种什么好?种什么最赚钱?乡干部最关心的是农业结构该如何调整?的确,我们应该注意到,为什么市场上几块钱一斤的苹果无人问津,而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外国品种的洋水果却备受瞩目呢?让我们怀着这些"为什么",去日本看一看。也许日本农村的一些做法会对我们有所启迪。先让我们参观一下他们的种植区。同样是种葱,日本农民从品种到选育到不同的生长期都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工艺,使得每棵小葱的长短、粗细如同"克隆"产品一般;同样是栽种葡萄,日本农民却不图多多益善,而是精益求精。一平方米只允许结4串葡萄,每串400克,每颗葡萄重12克;同样产黄瓜,他们要求瓜直,长度  相似文献   

20.
若曦 《农村展望》1993,(3):24-24
以前农民生产农产品的品种、数量,都根据政府下达的指令性计划进行,许多农产品国家包销或采取保护价收购。1992年以业,许多地方的政府对农业生产不再下达指令性计划,“农民产、国家销”的旧格局被打破,许多农民由于缺乏商品经济知识,对市场不甚了解,因而对市场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不敢、不愿“下海”。不少农民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农产品,只好守旧摊子。有的为避免市场风险,干脆采取抛荒的消极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