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盈余管理的概念出发,指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质是企业管理当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博弈行为。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博弈论的相关原理,笔者从会计信息不对称、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两方面分析了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从广义的盈余管理出发,运用博弈论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如何进行博弈的策略选择,提出了政府监管部门应采取的减少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广义的盈余管理出发,运用博弈论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如何进行博弈的策略选择,提出了政府监管部门应采取的减少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界定入手,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紧接着论述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在企业管理者和监督者之间建立模型,探讨了企业管理者和监督者之间盈余管理的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会计制度变迁的内涵 诺斯(1993)指出,制度是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会计制度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其供给主体一般是政府部门,会计制度的需求主体既包括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等非政府主体,也包括税务机关、各企业主管机构、证监会等政府部门。无论是会计制度的供给主体还是需求主体,各自都有自身的利益函数,都要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伍中信(1997)认为,会计制度可以理解为政府与社会组织“多次博弈”之后形成的一种社会契约,它处于“纳什均衡”状态,是被社会各界普遍愿意接受的“市场规则”。会计制度是各相关利益集团进行充分博弈后所形成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7.
8.
上市公司有围绕盈余目标进行盈余平滑的倾向。本文首先利用截面修正的琼斯模型估测出上市公司的可操纵性利润,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保盈和保配特征,分不同ROE区间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组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别的上市公司围绕盈余目标进行盈余平滑的表现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有围绕盈余目标进行盈余平滑的倾向。本文首先利用截面修正的琼斯模型估测出上市公司的可操纵性利润,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保盈和保配特征,分不同ROE区间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组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别的上市公司围绕盈余目标进行盈余平滑的表现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1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畅 《财会通讯》2010,(6):48-50
盈余管理是资本市场研究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我国对于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了文献综述,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盈余管理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在分析盈余管理的涵义、产生的条件和动机以及盈余管理的利弊基础上,提出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业绩考核和报酬制度等方面来探讨如何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3.
14.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公众公司”,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对这一问题的动因和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管理层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利达到期望水平。近年来,有关实证会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掩盖企业亏损,粉饰会计报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方式,最后,对不当盈余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上市公司中具有绝对控股比例的大股东虽然有所减少,但具有相对控制权的控股股东反而增多。本文以2009年沪深证券交易所152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盈余管理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大股东的上市公司较股权分散下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2—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在IPO前后等五个重要阶段风险投资支持公司经理人盈余操纵方式的选择策略,同时分析公司盈余管理的阶段性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IPO当期的盈余管理程度高于其他各阶段;风险投资支持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在IPO前后阶段的动态变化更为显著,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在风险投资完全退出后大幅下降,显著低于解禁退出前阶段,成功IPO以及配合股份减持等多重动机促使风险投资对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督水平发生波动;公司经理人对风险投资应计盈余管理监督水平调整的敏感度小于对风险投资真实盈余管理监督水平调整的敏感度,公司经理人的盈余操纵方式在各阶段存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交替和并存,但更倾向于选择真实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8.
突发公共事件冲击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对突发公共事件下企业集体性的盈余管理行为及方式进行识别和验证研究意义重大。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研究发现,企业在突发公共事件冲击后进行了负向盈余管理,并倾向于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这降低了盈余的价值相关性。突发公共事件冲击下的负向盈余管理方式存在个体及时间上的异质性:行业竞争程度和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倾向于真实盈余管理,而机构持股比例高的企业则依赖于应计项目的调整;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呈现“应急型”向“蓄谋型”转变的趋势,冲击后的第一个季度出于应急仅采用应计盈余管理而后才开始运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通过分析中关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的普遍博弈关系,比较了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特点,并用博弈论原理得出若干适合我国企业改制发展下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政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