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日前发布了《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的更新预测与分析。报告显示,全球经济仍然处于从危机中日渐复苏的阶段,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保持强劲增长.继续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驱动力:今、明两年全球生产总值将分别增长3.3%和3.6%。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2.
数字     
《上海企业》2013,(1):83
8%国家信息中心:明年经济增速为8%。国家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3)》报告指出,综合各种因素预测,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为8%,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增速都将有小幅上升,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该报告预测.今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达到9.5%,明年增速将达到9.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在投资依然强劲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领头羊。随着财政刺激逐步解除,中国投资增长已出现放缓,但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报告说,虽然通胀压力依然存在。但在回收信贷等措施的作用下,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和信贷增长势头已缓和。这些措施包括限制信贷增长速度、提高利率以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等。  相似文献   

4.
2月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北京发布了第二份《中国经济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得益于中国骄人的财政状况,中国在全球经济体中将率先走出衰退,预计未来两年内,中国还将保持强势增长。并且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望在未来五到七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品生产国。  相似文献   

5.
《辽宁经济统计》2008,(7):40-40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预测,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略微下滑至9.8%。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放缓至一个更可持续的速度,但依然保持强劲势头。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1月17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经济预测报告》预计,2012年我国GDP增长速度为8.5%,最高点大致不超过9%。同一天。联合国也在北京发布了((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度经济报告,报告预计2012和2013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放慢到8.7%和8.5%。  相似文献   

7.
张锐 《上海企业》2014,(2):42-43
美国经济强劲上扬,欧洲经济咸鱼翻身,日本经济温和复苏,新兴市场波澜不惊,过往一年的基础积淀与健康生态使得人们对2014年世界经济前景增添了更多的期待与祝愿.联合国刚刚发布的《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0%,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更加乐观,认为世界经济在2014年会增长3.6%,显著高于201 3年2.1%的经济增长结果.  相似文献   

8.
《企业研究》2015,(3):6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全球经济展望》,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3.4%调低至3%,并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为7.1%。这份一年两次的报告称,继2014年估计增长2.6%之后,全球经济预计今年可增长3%,2016年增长3.3%,2017年增长3.2%。去年年中,世行曾发布报告预计  相似文献   

9.
, 《长三角》2012,(11)
日前,北京智能经济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的《2012年世界经济风险指数与主权国家评级》报告预测,未来世界经济紧缩将是中长期的,包括美国、欧元区、日本在内的世界经济将进入5—10年甚至更长的紧缩时期,而受此影响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基线为6%,上线为7%,下线为5%。  相似文献   

10.
数据速读     
《数据》2009,(12)
财经动态联合国报告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8%联合国在日前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中预测,在经历了2009年的大幅下挫之后,2010年世界经济将在发展中国家的带领下出现反弹,实现2.4%的增长。其中中国经济增长将达8.8%。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9-2010):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报告指出,中国当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预计将在2013年左右结束高速城市化过程。报告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各种发展资源快速向城市集中,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提升了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和产业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发布的“2000年春季报告”预测,今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将能达到7.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32260亿元左右,增长率为8%。  相似文献   

13.
观点     
亚洲将引领全球从经济衰退中复苏亚洲开发银行9月22日发布报告称,面对全球性经济低迷,亚洲国家正在证明自身要比最初预期的更具活力。报告预计,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2009、2010年将达到3.9%、6.4%,高于今年3月预测的3.4%、6.0%。报告还预计中国2009年和2010年的增长率将超过8%。报告还预测,中国经  相似文献   

14.
《中外企业文化》2003,(5):52-53
最近,世界银行推出的《2003年全球发展金融报告》中显示,在日本经济相对萧条和美国需求不稳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这有助于推动东亚地区经济的复苏。中国的表现与其它国家的刺激政策一起,使得该地区2002年增长率从2001年的5.5%提高到6.7%。今后两年东亚地区的平均增长率预期将超过6%,中国日益成为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动机。这个报告还指出,2002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而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接受国,吸引外资52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占2002年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37%。报告预计2003至2005年该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净额,将平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将注意力转向东南亚市场。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7月5日发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2011年流入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1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6%,而中国的这一增长率同期不到8%。"中国制造"是不是正在向东南亚转移?未来"东南亚制造"会不会取代"中国制造"?一些业内人士观点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制造业,尤其是低端和中端制造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声音     
《东南置业》2013,(11):8-8
国家信息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经济信息绿皮书(《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3)》指出: “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将保持小幅增长,房产税试点范围预计将进一步扩大,并和财税体制改革结合在一起,继续探索利用房产税来缓解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过度依赖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2009,(11)
【编者按】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著名的气候变化经济学报告《斯特恩报告》研究团队负责人,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高级副行长。现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与政府学科教授、亚洲研究中心印度观察室负责人。2009年9月。斯特恩勋爵在人民大学发表《应对气候变化采取全球行动:中国、哥本哈根和第12个五年计划》演讲。本刊节选了其中有关于中国低碳经济的部分。斯特恩勋爵认为,过去十年中,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工业繁荣发展、出口不断增加,以及持续推进的城市化,无可避免地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且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中国要在所有的公民中推动低碳繁荣,所面临的挑战是,让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脱钩。报告肯定了中国在为减少碳排放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努力,并相应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财务与会计》2010,(4):7-7
世界银行17日发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预测,今年中国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全年GDP增速为9.5%,但经济增长结构会有明显变化。其中,出口很可能随着全球经济回暖而继续回升,净贸易将对经济增长有少许正贡献;房地产业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将远远高于去年,而政府主导的投资肯定会放慢速度;消费会保持稳固。对于物价水平,世行认为,  相似文献   

19.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武汉·珞珈山2014年4月18日声明一、本报告《中国质量出现转折——2013年度珞珈质量指数成果发布稿》(以下简称“发布稿”),为《2013年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微观的产品质量驱动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以下简称“报告”)的精简版。二、报告和发布稿的知识产权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专属所有。三、其他单位或个人,如需引用报告或发布稿的任何内容,均要取得知识产权所有人的书面许可。  相似文献   

20.
数说     
《中国就业》2013,(5):16-16
50%近日,由社科文献出版社举办的《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发展报告(2013)》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报告》指出,服务业已成为带动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也是吸纳劳动力就业最多的产业之一。中国是金砖国家中唯一一个服务业占GDP比重不足50%的国家。1000万中国残联日前发布的《2012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残疾人就业工作在保持就业局势稳定的基础上取得新进展,全国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32.9万人。2012年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达到5271个,其中残联兴办1927个,依托社会机构兴办3344个,29.9万人次城镇残疾人接受了职业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