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内容之一.本文从城镇化的发展核心、基本导向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状态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的必要性和内在功效,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创新地方政府治理理念,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创新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走内生型城镇化道路;创新地方政府的体制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2.
崔萍 《经济研究导刊》2013,(21):218-220
信息化与全球化的发展催生诸多复杂的、相联系的区域性公共事务,如环境污染、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等,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问题。在长三角、珠三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进行了相关实践,成效显著,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体制性障碍,合作机制、协调机制、监督机制等),跨域治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视角,对地方政府间公共事务跨域治理的碎片化现状加以分析,探究完善地方政府实现公共事务跨域治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赵德昭 《经济经纬》2022,39(1):151-160
基于2009-2019年全国31个省份数据,对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的综合特征、时空格局、空间相关性、空间聚类和热点区域演化进行研究.实证研究表明:2009-2019年全国各省域治理能力均出现大幅提升,但财政治理水平的相对差异里不断扩大趋势.各省域财政治理能力在空间上聚类不显著,无大范围的高值或低值集聚区,但仍然出现了小范围的高聚类区,空间近邻效应逐渐显现.从空间格局上看,热点区、次热点区分布格局变化较大.热点区域、次热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华中地区,其中热点区域呈现由南向北演化的趋势.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仍居高位的情况下,应充分重视财政治理能力的科学测度、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化特征,构建财力协调和区域均衡的地方财政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政府跨域治理的缘起、系统属性和协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跨域治理既是当代公共管理理论的热点领域,亦是各国政府管理改革的核心议程。复杂系统研究已经广泛地影响到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论和各个分支领域,形成了理解公共管理的新范式。文章认为,跨域治理系统在子系统数量和层次、系统的开放性、涌现性、演化性等方面都具有复杂系统的属性。在复杂系统范式下,何种协同机制可以实现系统的协同,如何对跨域治理协同进行评价是政府跨域治理研究的核心。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了跨域治理协同评价的逻辑框架和基于序参量识别的政府跨域治理协同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跨区域公共事务的特征为分析起点,指出跨区域公共事务应寻求各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的道路.通过对从"囚徒困境"到合作博弈的解析,分析了跨区域公共事务合作治理的可能性及其所要具备的条件.即通过制度化的设计,加强各方协商和信息交流.具体的制度设计重点是,创建和完善动力激励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此外,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为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我国房价治理的利益集团视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是永恒的核心问题,房价治理实质上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和调整的过程,是有着利益冲突的利益集团相互博弈达成新的利益均衡的过程.房价治理主要涉及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房地产商、普通市民四个利益集团,它们带着各自的利益目标进入房价治理场域,对房价治理有着不同的角色表现和利益诉求,并根据各自的利益得失构建起政策博弈机制.主导或异化、抵制或促成相关政策变迁.对房价治理场域中的相关利益主体进行界定,并对其角色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是理解房价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跨域生态环境问题多元共治作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主体的网络化治理,打破了地理空间范围分割、突破了行政区划刚性约束和超越了单一主体治理局限,成为解决跨域生态环境问题和实现区域"绿色"发展的理想治理模式。但跨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复杂性和合作共治主体的多元性,使跨域生态环境问题多元共治在实践中可能面临目标达成、利益协调、权力配置、责任划分和治理有效等现实困境。可通过理念转变与教育引导、利益补偿与利益共享、权力让渡与合作契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制度规范与激励约束等途径突破实践困境,促进跨域生态环境问题多元共治实现,进而提高跨域生态环境问题多元共治绩效。  相似文献   

8.
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目前存在环境治理低效、协同效应欠佳现象,尚未形成稳定的治理格局。论文基于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MICMAC等方法,从系统视角剖析了京津冀跨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隐性障碍之间的递阶层级结构关系和内在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京津冀三地政府在理念认知和利益结构上的差异是根源性隐性障碍,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性以及跨区域协同治理组织领导力与权威性问题对协同治理有显著负面影响;(2)政绩评估体系片面化、各行政区内部部门权责重叠以及信息和资源共享不充分等问题是主要障碍;(3)生态环境补偿不到位、预期收益不足以及市场调节不到位导致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市场驱动力不足。三地政府应在理念认知和利益结构相互包容下,打破信任壁垒,创建互惠互利且足够稳定的协同网络,建立高效灵活对话机制、降低政府间沟通协调成本,方能化解目前的协同治理低效的困境,为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股权分王改革后的并购事件为样本,以并购后竞争优势衡量公司治理溢出效应,研究政府干预对跨区域并购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政府干预下,公司跨区域并购没有取得治理溢出效应,即存在“跨区域并购悖论”.地方国有企业跨区域并购竞争优势显著劣于同区域并购,这是该悖论产生的根源并证实了“政府干预假说”,中央企业跨区域并购竞争优势弱优于同区域并购,地方经济负担转嫁是同区域并购的主要动因.同区域并购后地方国有企业、中央企业竞争优势分别与减少政府干预指数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民营企业跨区域并购竞争优势与同区域并购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的区域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群已经成为承载人口和经济活动的主要空间形式。城市群由于涉及众多行政主体,区域性公共问题与日俱增,面临跨域治理的重大需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致力于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其实施近9年以来,以解决“大城市病”为重点,探索发达的大都市地区和不发达的周边地区共同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形成了高效有序的治理体系、多中心网络形态的治理结构和灵活动态的治理机制,积累了丰富的跨域治理实践经验。文章在跨域治理理论支撑下梳理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跨域治理重大政策实践,探讨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跨域治理典范的新举措,并揭示其对中国跨域治理的启示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高峰  刘丽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151-152
地方政府活动与民众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政治稳定。目前,我国存在着地方政府治理理念不清、政务公开不完善、地方保护及公民参与不强等问题,因此应当采取树立服务型政府治理理念、开展跨区域合作治理、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和鼓励公民参与等措施,以提升我国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一、研究缘起与理论基础当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城市空间急速扩张,因污染等原因导致的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日渐增加,由于这些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跨越多个行政区域,涉及多个地方政府和部门,这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大多处于同一个区位,资源雷同,优势相同,相互之间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都想在竞争锦标赛中赢得一席之地,从而扮演机会主义者的理性经济人角色,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导致跨域公共危机治理十分棘手,成为烫手山芋。因而,这  相似文献   

13.
环境领域的诸多问题都是复杂的,跨域跨部门的环保管理,涉及多面的公共治理难题。合作治理是近年在西方国家出现的旨在解决跨域跨部门公共问题的一种治理形式。加拿大各级政府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平台,实施全社会协商一致达成共识的合作治理,取得了明显的环境保护效果,其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69家城商行2006~2010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政府干预和跨区域经营对城商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控制不利于城商行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降低了城商行的经营效率,而跨区域经营通过打破城商行的经营范围和地方政府行政管辖范围"重合"的方式,弱化了地方政府控制对城商行经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释放了独立董事、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改善了城商行的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2004~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媒体关注提高了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的总体投入水平,尤其提高了地方政府对于废气污染治理的投入水平,但对废水污染治理和固体废弃物治理的投入水平并无促进作用。可能的原因是,废气污染物具有流动性,本地区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会随着空气流动扩散到其他地区,因此不论是社会公众还是新闻媒体,都更多地将关注点集中于地方政府废气污染的治理投入,但对废水污染治理和固体废弃物治理投入的关注相对较少。进一步研究表明:从时间动态效应来看,媒体关注对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从空间动态效应来看,媒体关注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的督促作用仅限于本省份。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我国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做到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活动信息的充分公开,有效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叶敏  马流辉  罗煊 《开放时代》2012,(6):130-145
对农业组织化经营推动力量的认识不应忽视作为政策执行者的地方政府和官员的自主性考虑.在外来农民农大量导入的上海郊区,地方政府与官员之所以推动农业组织化经营不仅仅是出于一种规模经济效应的考虑,而是更多地出于一种“便于管理”的治理逻辑.由于作为小生产者的外来农民农在生产、生活领域对地方政府构成了相当大的治理压力,驱逐小生产者、发展农业组织化经营的最大好处是减少了治理上的不便利.这种农业经营方式的转换在理论上可以理解为:相对无组织小生产者,政府更加倾向于能够“便于管理”的组织化经营者,因为后者的存在意味着一种能够有效对接政府与农户的组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国家提出的现阶段的重要发展课题.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需要对地方政府治理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在探究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问题的基础之上,针对地方政府治理的理念界定不清晰、治理法律缺失、治理不透明、治理自利性等问题,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地方政府法制化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等建议,从而试图进一步探究如何实现地方政府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地理位置的相邻性、经济规模的相似性以及城市化水平的相似性等空间因素对一个区域内各地方的财政支出及其结构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直接决定着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和路径。文章在理论上刻画了相邻地区之间财政支出及其结构的空间外溢效应形成机制,并以跨行政区划区域一体化的典型案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个核心城市为样本,计算了地理空间和经济空间的权重矩阵,估计了各地方财政总支出的跨境溢出效应,结果发现,相邻地区的财政支出每增加1%,本地区的财政支出增加0.64%-0.72%。文章还进一步估计了各地方生产性支出的空间外溢效应及其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以及教科文卫、社会福利等民生项目支出的空间外溢效应,为地方政府如何合作治理以推进跨行政区划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提供更为细致的路径选择和突破口,扫除行政区划和地方利益所导致的一体化发展障碍。  相似文献   

19.
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加强了各区域、各地方政府间的联系,同时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跨区域公共问题,超出了单个地芳政府的应对能力,迫使政府寻求合作治理之路,使得合作治理也因此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结合合作治理的相关理论。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对中国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及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管理到治理,国家治理是一条参与的道路,包含公民及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以社会制约权力、通过协商达到共识进而实现治理现代化这三个层面的内涵.与此同时,参与式预算从源起到发展一直是一个国家治理的范畴,不仅是全球最佳的政府治理实践,也是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的创新模式.参与式预算是蕴含政治民主的理念与实践,是不同于新自由主义政策的一种成功实践,是一种新型的国家治理模式,还是一种公共预算实践的创新方式.由此可见,理性认识参与式预算理念和实践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