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千 《商界名家》2004,(8):96-98
在西方.最早成功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的典范案例就是电影营销。目前,美国电影工业的年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而中国虽然是电影大国,却远非电影产业强国,营销手法一直比较落后。但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在电影的创作上和对市场的操作上.强力推广整合营销策略.并取得了25亿元的票房收入.成了中国电影走进市场的营销第一版本.由此进入中国电影营销的分水岭时代。  相似文献   

2.
《商界领袖》2004,(9):38-38
关于《十面埋伏》的口水宛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似乎媒体和观众都陷入了一个无法退步抽身的怪圈,征战和声讨都不过是在为《十面埋伏》添声势,再多的愤怒和质疑都无法阻止《十面埋伏》节节攀升的票房。此时虽然硝烟未停,但我们不妨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在这出堪称闹剧又现实无比的《十面埋伏》背后,最终究竟有哪方受益,哪方受损?  相似文献   

3.
李志峰 《中国广告》2006,(1):154-155
广告在经济类型中属于典型的外生型经济,它主要是通过形成对目标市场的影响力来实现与企业之间的交换最终获得的。燕赵晚报就是通过加大对目标市场的深度挖掘来对广告经营进行精耕细作,在指导思想方面主要是坚持以营销策划为先导,以客户服务为基础,以加强内部管理为保障,以有序高效经营为目标, 在竞争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积极借鉴先进媒体的成功广告经  相似文献   

4.
5.
电通在日本扮演的角色已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广告范畴。其实,广告能够为企业做得更多,甚至能够为世界做得更多。  相似文献   

6.
《十面埋伏》在故事上不是《英雄》的续集,但是在商业上却是《英雄))的续写。虽然自7月16日公映以来,奚落、骂声从未远离《十面埋伏)),但这并不妨碍一波又一波的观众涌入电影院,在做好心理准备的失望中扔出60元钱。自传出张艺谋打算拍这部电影的消息开始,关于《十面埋伏》的新闻就从未间断。当观众的好奇心被吊到了最高位,这部电影赚钱最多的时候也就到来。导演张  相似文献   

7.
8.
在八月份热映的电影《变形金刚》中,细心的观众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情节:山姆去二手汽车市场挑选自己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时,看中了大黄蜂伪装成的一辆二手汽车。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汽车商鄙夷地表示。山姆父亲提出的价格只能购买旁边破旧的甲壳虫汽车。于是大黄蜂猛地一开车门,拍瘪了那辆二手甲壳虫。这个场景虽然看似一个普通的笑料,却映射了大众、通用的授权风波,以及《变形金刚》电影中大量植入式广告引发的争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尹学东 《广告大观》2004,(7):151-151
“博士”是四川泸州人,口音带有老窖的清澈味,其纯真的眼神,清秀的颜面,怎么看也不象做买卖的,倒是极符合“博士”的称号。  相似文献   

10.
赵俊 《新财富》2011,(9):21-23
植入广告大行其道,中国品牌试水国际制作。但植人广告并非万灵丹,除了制作上的风险之外,只有搭配营销链条上的其他环节,才能创造出最大的广告效应,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电影的迅速国际化,一些国产“大片”也开始纷纷借助国际营销手段,寻求自身的投资回报.而其中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借助电影贴片广告。在电影发行人因此赚得盆满钵满而为这一高明手段沾沾自喜时,却又有消费者站出来说不,而《英雄》这一商业和艺术皆为佳作的电影,成了这一交锋的舞台。  相似文献   

12.
陈也白 《商》2013,(13):81-82
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在郭敬明的《小时代》上映并且获得几亿票房之后,就像引起了一场风暴一样,在电影业界内外都引发了非常大的讨论和争议对于这部电影或者这部小说的价值观好坏,本文不作过多的评论,而是从他的这种独到的市场培养和营销方式入手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当大多数人还不知广告为何物的时候,发生了对中国广告界至今影响深远的三大事件:1981年4月15日,第一家为中国广告行业发声的媒体——《中国广告》诞生;1983年6月30日,第一个中国高校广告学专业在厦门大学创办;1983年12月27日,中国广告协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时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4.
丁汉青 《广告大观》2004,(10):127-12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中国媒介广告经营尚处地初级阶段的时候,多方借鉴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明智之举,本篇文章介绍国外媒体在广告经营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国内媒介广告经营的创新与变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光斗 《广告导报》2004,(27):68-68
初识凌平,就感觉到他有远大志向。那时候,凌平还偏安湘江,在“惟楚有才”的地方办着张对开的《广告导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告》2006,(1):20-24
《英雄》创造了中国第一个电影整合营销的盛大成功典范,创造了中国电影媒体的首个最规范化度量标准,并获得了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高的广告价值回报——2.5亿元人民币的国内票房收入。毫无疑问地成为2002年中国娱乐界最具有影响力的头号大事件。它对中国电影市场推广模式,电影媒体广告规划开发,电影后产品设计规划等方面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让人大开眼界,更为电影行业带来了一股整合创新之风!  相似文献   

17.
叶茂中 《广告导报》2007,(10):62-62
711,是什么?不是恐怖事件,不是便利店.不是谁的生日,亦不是股票市场的波动日,但让这厮奇怪的是.人们在这一天奔走相告。拉住一个满脸兴奋的小狼询问下才知道,2007年7月11日,中国电影市场所有院线都人潮涌动,这一天是电影《变形金刚》的中国首映式,全国各地的院线展开了如火如茶的营销活动,明星出席,玩具展销.不论观众还是院线都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8.
祥子 《中国广告》2003,(6):47-47
制作周期40天。经费严重不足。北京、上海、广州首映日的观众大概有1200人。《欲望70》,一部长达26分钟的16mm胶片《城市画报》的广告片,或者是谢晓萌导演的第一部电影?  相似文献   

19.
《广告大观》2003,(6):86-88
广告专业已成为一个热门学科,不少大专院校纷纷开课。如何使广告学的教学更结合实际,大家都在探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人文科学系2000级广告专业班所进行的“准广告人眼中的《大腕》”课堂讨论会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组织这次讨论会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打开思路,拓展联想。影片《大腕》以荒诞的情节,调侃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喜剧葬礼广告的故事。在这黑色幽默中,有着值得广告人借鉴的亮点和应该引起广告人警惕的告诫。通过这个荒诞的葬礼广告,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注意到了什么,是讨论会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电影需要得当的营销来扩大市场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究竟如何才是最得法、有效的营销策略,如何才能通过营销让影片在泛泛的大市场中独树一帜,成为电影营销不可避免的命题。电影作为兼具交互性、体验性、情绪化、娱乐化等属性的特殊媒介产品,天然地具备了口碑营销的优先资格,而口碑营销本身的流动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