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是实现我国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 ;是衡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文章指出政府的制度创新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商》2015,(47)
近十几年来,我国黄金产量不断上升,已实现连续十五年的持续增长,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只能称为黄金生产大国而不是黄金生产强国,我国黄金生产企业仍存在许多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黄金生产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黄金生产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发展现状,研究了我国黄金生产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原因以及实施该战略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周园源  喻正义 《商》2013,(14):242-24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如何开拓国际市场成为当前众多企业谋发展不得不去考虑的问题。本文依据开放型经济一些理论基础对国内企业的"走出去"开放型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相应的评价性描述,并依据分析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生产力、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价值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主导层面是生产体系和企业分工的全球化,它的运作方式和手段是双边和多边相互投资的全球化。1998年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与吸收外资的比例约为1.1:1和0.14:1,而我国约为0.09:1。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9年底,中国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生产型企业约6000家,协议投资总额104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69.5亿美元,占66.8%,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0.15%、占实际利用外资3566亿美元的0.9%。1999年实际对外投资仅200万美元。这种低度化的对外投资水平,反映出我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整体实力不足,与贸易大国的经济全球化的整体实力不足,与贸易大国的地位不相称,与世界对外投资的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就目前企业“走出去”的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三种情况:一种是缺乏压力,一批在国内有优势的企业,经济全球化下企业重线和重建的浪潮还没有冲击到他们,没有被淹没、被淘汰的担心和压力,不愿意支付和承担“走出去”的投资成本及投资风险,也不需要“走出去”的投资成本及投资风险,也不需要“走出去”的交易惠利;另一种是缺乏动力,一批大中型国有企业,没有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领导和职工得过且过,人多就下岗,缺乏向外扩张的动力,更缺乏“走出去”创业的责任感和勇气;一种是缺乏能力,一批经过改制的中小企业,在体制创新的促进下,正处于蒸蒸向上的创业发展时期,非常想“走出去”成就一番大业,但缺乏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没有进行境外投资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更缺乏国外管理和市场运作的经验。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一个企业能成功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5.
一条“走出去”跑道铺在渴望“做大做强”的中国企业面前,压抑已久的国际化“梦想”,终于有了“成真”的可能,然而,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走出去”需要什么?,依笔老家之见,需要厘正如是几条思路;  相似文献   

6.
朱钰 《商业科技》2014,(1):151-152
“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发展迅速,成效明显。本文介绍了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形成以及重要意义,并阐述进出口银行对企业“走出去”给予的相关支持,分析了目前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我国企业应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外开放由单纯引进来,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商品和要素双向跨境流动阶段转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也迫切需要加快"走出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及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我国企业要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只有走出去才能开拓更大的生存空间,这样既减少了国际贸易摩擦,又能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要素,提高了产品在东道国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改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分工格局,真正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8.
尚庆梅 《财贸研究》2003,(2):104-106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国企业应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各类企业以多种形式“走出去”,以境外投资为龙头,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带动产品、设备和技术出口,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本文就企业如何“走出去”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吕莹 《商业科技》2014,(18):200-200
“走出去”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我国出境旅游蓬勃发展、国内旅游资源丰富、外汇储备较大等比较优势都有助于旅游企业“走出去”。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旅游企业“走出去”尚不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存在产权不清、集团化水平低等问题。因此当前应重点关注自身实力的提高,谨慎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中小企业实现资本"走出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要建立中小企业对外投资融资平台、鼓励创新、实施合作联盟战略、大企业联合产业链相关中小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等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主创新是企业价值链增值与竞争力提升的根本途径。价值链分析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是保证企业自主创新成功的有效管理方式。基于价值链的预算管理可发现创新源,对自主创新过程的作业环节进行价值链分析和预算控制,是促进企业价值链增值的关键;预算管理则是保障自主创新的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三者结合将产生企业价值最大化与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升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价值链治理模式与企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集群理论强调集群当地内部的联系是实现企业升级的关键,全球价值链理论认为全球分配体系和生产体系中企业跨国界之间联系是企业升级的关键,但集群理论忽视了和外界的联系对于企业升级的重要性,而全球价值链理论忽视了当地联系对于企业升级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价值链治理模式将这两种理论联系起来,认为企业是处于全球价值链不同治理模式中的单位,企业要实现升级,必须根据它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采取不同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与集群式创新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全球价值链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地方产业集群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基于技术和文化两个维度,从中小企业集群和大企业集团互动的视角,将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分为市场式、模块式、关系式和集群创新式四种类型:进一步的,对于集群式创新的实现过程进行了深入阐述,指出企业集团通过集群式创新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时代零售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取决于零售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创新能力、整合全球客户资源和供应链资源的能力。7-11、宜家、沃尔玛、巴黎春天等跨国零售企业制定和实施了不同的全球价值链创新战略,吸引一流供应商和客户进入自身价值链,进而掌握了全球价值链主导权和控制权。  相似文献   

15.
高端服务业发展运行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高端服务业发展是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企业是服务业产业价值链上最基本的"价值点",是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产业融合是加快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产业聚集是推进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高效平台;管理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是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技术创新是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先导和根本。必须建立以产业融合为路径、以产业聚集为载体、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管理创新和政府转型为支撑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高端服务业高速发展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生产性服务作为服务业的主导,因为具有高成长、高集聚、高辐射、高就业的特征而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业企业由于缺乏对生产性服务的正确认识与合理的资金投入,仍然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从企业价值链和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入手,对制造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为制造业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从“九五”期末2000年到2005年发布的我国连锁百强企业统计资料,从规模与份额、上位企业扩张模式、业态分布、内外资连锁企业的竞争、连锁百强核心竞争力状况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十五”期间我国连锁百强企业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透析温州民营企业"走出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国际化经营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出口贸易与境外投资。温州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模式有:合作出口式走出去、创建境外专业市场、国际连锁专卖、国外设立研发中心、与国际巨头强强合作、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六种。温州民营企业理性地选择“走出去”模式,从产品输出到重视品牌输出,将“引进来”与“走出去”巧妙地结合起来等,表现了其特有的理性与成熟。  相似文献   

19.
张亚春 《中国市场》2008,(19):136-137
目前,现代物流已经以其势不可挡的发展势头,稳步成为新经济时代里的"第三利润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在供应链和物流管理上的困境,并提出了破解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本辉  方威 《中国市场》2008,(23):98-100
本文在分析服装价值链具有以个体从业者为主体,以产品分工为主,各环节具有利益差异性、地域特点明显、规模较小、短期性与不稳定性等运行特征的基础上,立足于第三方物流,从物流需求市场细分出发,结合区域经济城际物流和物流资源整合以及配送模式理论和株洲城市服装经营,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个具有城际物流特点的配送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