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设计用于评价产业互动发展状况的指标,量化分析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发展状况,发现虽然新兴产业不断扩张,但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据基础性地位;新兴产业的地区发展速度差异格局与其价值链攀升速度差异格局并不一致,产业发展动力正逐渐从中间需求向最终需求转变;不同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传统产业对新兴产业的需求存在显著的区域性特征,东部工业与新兴产业的互动最频繁,东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新兴产业的需求最迫切;总的来看,三大区域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间均未形成显著的互动关系,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拉动力强于传统产业对新兴产业的拉动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间的波及效应不显著,产业间依存度较差,二者尤其是新兴产业表现出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累积特征。  相似文献   

2.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设计用于评价产业互动发展状况的指标,量化分析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发展状况,发现虽然新兴产业不断扩张,但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据基础性地位;新兴产业的地区发展速度差异格局与其价值链攀升速度差异格局并不一致,产业发展动力正逐渐从中间需求向最终需求转变;不同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传统产业对新兴产业的需求存在显著的区域性特征,东部工业与新兴产业的互动最频繁,东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新兴产业的需求最迫切;总的来看,三大区域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间均未形成显著的互动关系,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拉动力强于传统产业对新兴产业的拉动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间的波及效应不显著,产业间依存度较差,二者尤其是新兴产业表现出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累积特征。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设计用于评价产业互动发展状况的产业关联协调指标体系,测度并比较中国东、中、西部地区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与变动趋势。研究表明,三大区域传统产业对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胁迫因素均体现为传统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和R&D经费内部支出;但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胁迫因素存在地区差异,东部为新兴产业利润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中部为企业数量和利润总额,西部为R&D经费内部支出和工业总产值。总的来看,尽管两类产业互动发展的关联度都在中等以上水平,但整体协调度均不高,且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呈现中部高、东西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三大区域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间均未形成显著的良性互动。同时,不同区域协调度也存在较大的时空演化差异。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产业升级是传统产业主导逐步转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并不是残酷的淘汰和替代,而是两种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而是两者的高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存在协同共赢和资源互补的可能性。通过资源转移和市场共享,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两者将最终实现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快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是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面对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传统产业转型困难并抑制新兴产业发展、协同发展的创新能力基础有待提升的现状,必须着重夯实基础。对比国外先进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应是营造产业协同发展环境的可行选择,而东北地区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能为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创造内在的需求动力和较大的市场空间,信息化融合则可作为产业协同发展的切入点。具体看,应促进东北地区内部产业间的合理分工,引导地区智力资源构建动态协同创新平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围绕产业协同发展创新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培养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促进东北地区产业链的全面融合。  相似文献   

6.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战略性产业集群的特点,探讨构建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两轮驱动模式、兼顾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共同作用的动力机制、形成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等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十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群式发展是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平台、产业链式发展、产业联动效应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综合效益好、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三大要求有效对接。其升级演进将经历种子期、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四个阶段。此外,还必须通过政府合理规划、金融支持、产业组织创新、产业模式创新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手段,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文举  范合君 《当代财经》2008,(1):85-89,101
历史上我国各个省份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传统产业结构出现了趋同.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也出现了结构趋同现象.但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不同.本文从政治晋升的角度,用博弈论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我国地区间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进行经济机理分析,指出在政治晋升的驱动下,传统产业在地区间的分工协调会出现失灵,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很难纠正;新兴产业由于存在模仿的后发优势,各地会一哄而上,导致新兴产业的趋同.但是产业结构趋同也并不是没有好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趋同对经济增长存在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观点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广泛认可。研究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联性,首次系统开发了传统产业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影响要素测量量表,并以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结果发现,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创新驱动、市场拉动、投资拉动和政策与制度保证4个维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曾刚  耿成轩  翁旻 《技术经济》2021,40(2):56-64
基于区位熵指数描述了2012-2017年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格局,同时,将地理空间因素纳入面板模型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京津冀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利用偏导数矩阵的方法对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分析了产业集聚和其他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当前阶段,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引致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为负,起抑制作用;第三,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集聚作用较弱,产业资源错配、缺乏协同共享机制现象明显;第四,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入、技术创新、外商投资等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和金融投资对京津冀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邱峰 《当代经济》2011,(10):44-45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支撑和制约江苏省镇江市新兴产业税赋贡献能力两个方面分析出发,论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耦合协同发展关系,指出其发展中应关注的风险性问题,最后从财税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观点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广泛认可。研究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联性,首次系统开发了传统产业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影响要素测量量表,并以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结果发现,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创新驱动、市场拉动、投资拉动和政策与制度保证4个维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产业创新是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在寻求新发展动能过程中,构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耦合创新网络,形成以创新带动有效供给、以有效供给刺激有效需求的传导机制,这既是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比较传统产业创新链与新兴产业创新链区别的基础上,探讨了跨界耦合视角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创新链耦合机理,提出了产业创新链跨界耦合关系结构模式。各地政府应创造有利于形成跨界耦合创新网络的环境条件,通过产业创新链耦合战略,建立完善的创新资源耦合供给机制,创造新供给,在共生网络内形成创新驱动的双重动力,提高整个产业集成创新能力,以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及时空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面临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双重任务,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可行之路。在分析两类产业耦合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测算了2004—2013年我国大陆30个省市区(不含西藏)两类产业的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2004—2013年我国两类产业的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但升幅较小,地域分布保持了"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东部地区协调度最高,于2011年率先进入高度协调阶段;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协调度较低,处于中度协调阶段。多数省份协调度低的原因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滞后于传统产业。未来我国需要通过促进传统产业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健全产业创新体系和提高区域产业关联度等措施促进两类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区域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对促进区域知识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际截面数据,对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报告了两者之间协同发展的重要性,通过采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方法,进行了相关统计调查,反映了我国各省市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程度普遍偏低的问题,取得东部地区与中、西部耦合协调度差距较为明显,大部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于技术创新水平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开发、通过区域相互交流,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以及在不断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下,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和适当引导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耦合系统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联性以及影响因子间的耦合效应,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动态耦合演化机理,并基于系统演化理论,结合逻辑斯蒂曲线方程,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动态耦合过程及演化趋势,进而提出了产业耦合发展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17.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现阶段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分析了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我国目前面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高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峰同时出现的"双峰逼近效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双峰逼近"、协调发展和"良币驱劣币"3个阶段,现阶段我国应采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双轮驱动、良性互动"的总体发展思路,最后对这3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逻辑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评价模型,具体包括耦合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关联度模型和持续发展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环保产业和橡胶制造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保产业和橡胶制造产业处于中度耦合、轻度衰退发展型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试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面对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形势,如何正确处理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可以使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互促进,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加快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解决得不好,其结果或者是新兴产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或者是传统产业得不到应有的改造,或者两者的发展都受到阻碍。对这个问题,国内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一种意见认为,新兴产业是在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现在我国传统产业还不发达,还不具备发展新兴产业的条件,当务之急是要努力发展传统产业,利用新技术也是为了改造传统产业,因此不能强调发展新兴产业,不能把建立和发展新兴产业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另一种意见认为,现在世界上传统产业已是“夕阳产业”,新兴产业才是“朝阳产业”,我们利用新技术就是为了建立和发展新兴产业,因此应该采用所有的最新技术,发展所有的最新产业,在很短时间内全面赶上和超过经济技术发  相似文献   

20.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立足结构转型和着眼未来经济布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在国家层面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殊经济背景进行分析,得出地方层面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应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结论,但现阶段各地区均不同程度存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趋同和传统产业让位的情况。根据趋同成因的不同,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识别问题界定为"因资源禀赋而促进转型升级"的正向评价和"因外部引进而导致羊群跟随"的负向评价两种类型,给出基于正向评价的技术发展路径,并提出基于外部效应的"技术引进—要素升级"和"产业转移—模式创新"两类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