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股指期货已发展成为全球金融衍生品主流品种,股指期货定价问题事关市场套利行为,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本文基于投资者情绪视角,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深入探讨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偏差与投资者情绪的关系。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与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偏差之间构成因果关系,且呈现正向影响;股指期货定价偏差受投资者情绪影响而长期存在,其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短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基于持有成本模型计算了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之间的定价偏差。计算结果表明自2014年年末至2015年8月底,伴随着此轮股市快速上扬和暴跌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也表现出了持有成本模型解释范围外的明显波动。通过研究股指期货定价偏差的影响因素表明,在市场出现急剧波动时,持有成本模型存在未考虑现货股票指数波动率、标的股票成交量变动等因素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丁晓微 《商》2016,(4):178-179
自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变得更加丰富。同时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真实交易数据,我们可以获取并利用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设计一系列的统计套利模型,发现当前市场所存在的套利机会。就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现状而言,市场有效性还有所欠缺,所以仍旧存在着较多的套利机会。本文利用真实交易数据对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期现套利实证研究,以进一步完善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沪深300指数进行分析,并结合对沪深300标的市值分析、10大权重股分析、沪深300指数与上证综指相关性分析、操纵性交易分析等,研究沪深300指数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从而为我国股票指数市场进一步发展提供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5.
6.
股指期货作为证券市场一个重要的交易工具,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证券市场日交易数据,对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证券市场波动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减缓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波动。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自上市交易以来受到国内外的万方瞩目,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单边市的终结。股指期货的推出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挥其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功能;有利于产品的创新,股市的变革。但股指期货在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本身孕育着新的风险,由于自身具有的高杠杆性,有可能使得交易风险成倍地放大,甚至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所以,有必要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测量和评估。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交易数据进行GARCH-VaR模型实证分析,考察了风险价值法在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无套利原则针对股指期货和股票交易中买卖双方交易成本差异、存贷款利率差异及保证金等因素影响下的不完美市场,建立股指期货的区间定价模型。模型一是全面考虑了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中的交易手续费、印花税、佣金等交易各项费用,并将现金股利和保证金参数引入定价模型,提高了定价的准确性;二是直接用比率指标计算股指期货的定价区间,解决了现有模型中绝对指标需要进一步换算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股指期货作为一种规避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其本身具有天然的风险特性。因此,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必将受到诸如资本市场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加强期货监管,完善法规制度和股指期货交易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商》2016,(1)
本文将首先介绍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现状以及影响其价格的主要因素,再介绍BP神经网络模型,并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的短期走势,最后给出结论和本文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指期货是一种发展迅速的金融衍生产品,而合约定价问题是其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股指期货定价的基本方法是利用无套利定价原理得出的持有成本模型;而如果综合交易费用、融资成本、存贷款利差、保证金等市场因素,则可以得到股指期货的无套利定价区间。使用这两种模型对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合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实际交易价格和理论价格有较大偏差,市场中存在大量套利机会,定价效率有待提高。为此可以考虑的建议包括允许融资融券交易、推出沪深300指数ETF等。  相似文献   

12.
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波动性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日本的N225指数期货、韩国KOSPI200指数期货和我国台湾地区证交所加权指数(TWSE)期货作为样本,通过GARCH模型的序列建模,从样本总体和分阶段子样本分别对其股指期货推出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台湾地区的股票市场引入股指期货后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并未受到影响,而日本和韩国股票市场在引入股指期货之后其波动性加剧,但这种波动性的加剧仅仅是短期性的,长期内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正反馈交易模型与非对称冲击TARCH模型,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市投资者正反馈交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股市当前存在正反馈交易行为;股指期货的短期抑制效应不大,长期抑制效应渐现但不显著;股指期货有利于投资者对消息的理性反应,是抑制股市正反馈交易行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股指期货上市,大幅增加了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使得券商和商业银行能够进入期货市场。券商控股期货公司应该通过与证券公司及商业银行的合作来拓宽营销渠道,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和品牌影响力来建立核心竞争力,通过做到与客户共赢来实现期货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市场有效性是衡量股指期货市场发展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采用2010年4月16日-2014年4月17日的日频交易数据,运用 wild bootstrap 自动方差比检验、广义谱检验和Dominguez-Lobato检验等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弱式有效性进行检验。这些方法允许未知形式的条件异方差和小样本的存在,能够检测出序列的线性相关性和非线性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达到了弱式有效,这主要归因于风险控制的有效实施、长期资金的入市和市场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分析CSSD和CSAD两种常用的关于羊群行为研究的方法。基于横截面绝对偏离度(CSAD)方法并结合APMA—G媪CH模型对上市以来的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着不显著的羊群行为。我国股指期货上市时间不久,这种轻微的羊群行为应该值得相关部门的关注,可以采取健全和完善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股指期货市场监管和风险教育等相关措施,防止羊群行为的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7.
马理  卢烨婷 《财贸研究》2011,22(1):88-93
从期现套利的基本思路出发,论证利用股指期货进行期现套利的可行性。实证表明,采用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的数据,并选择沪深300指数中权重排名前10的一篮子股票组合作为现货组合,运用基于误差修正模型(ECM)的统计套利技术,可以实现股指期货的无风险套利。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股指期货合约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百胜  白淑云 《商业研究》2005,(15):174-177
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两大功能。选择合适的标的指数是股指期货合约成功与否的关键。合约价值、合约单位、合约报价限制、合约最小报价单位以及保证金水平,均需根据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现状,从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成本两个方面来衡量和确定。  相似文献   

19.
运用套利机制的不完全性及价格期望因素,拓展了期货市场不完善程度定价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检验了国内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的不完善程度。研究发现沪铜期货市场完善程度最好,沪铝期货市场的完善程度最差,沪锌期货市场的完善程度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