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燕 《现代财经》2003,23(4):20-22,39
保险公估行业作为保险中介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本文从我国保险公司的发展历程、保险市场的现实状况和保险公估人自身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公估业发展滞后的原因,而完善保险中介人市场体系、适应保险业务发展的高科技趋势、促进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都需要大力发展保险公估业,进而从微观主体、运行环境和管理机制三个角度提出了发展我国保险公估业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保险公估人与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共同构成了保险中介的三大支柱,是保险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分析了我国保险公估行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保险公估行业的必要性和未来趋势,为促进我国保险公估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英格兰银行的金融监管刘云一、银行业监管的框架英国银行业监管分为两类:一政府机构对银行业的监管,包括英格兰银行、住房信贷委员会等;二是非政府的自律性行业管理组织的自律管理,如股票交易所、兼并与收购委员会、证券咨询委员会和保险经纪人协会等,是一种混合型的...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自律理论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德的自律理论对加强和完善我国银行业自律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由康德的自律理论引申出自律与他律在银行业监管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为,银监会的监督管理与商业银行自我约束和银行业自律监管,并强调自律在银行业监管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从自律的角度分析我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管主体缺位、内控机制薄弱和行业自律监管乏力以及监管者的道德风险问题。借鉴康德的自律理论,健全银行业自律机制的思路是:完善监管主体和建构完备的自律主体,建立有效的商业银行内控自律机制和行业协会自律机制从他律转向自律,加强监管者的再监管。  相似文献   

5.
西方保险监管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实行由议会立法、贸工部全面监管和保险同业工会自我管理相给合的保险监管制度。美国实行联邦政府双重监管制度。日本正在改变其严格的行政式保险制度。本文借鉴西方保险监管制度 ,从保险立法、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保险监管制度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初步形成的偿付能力监管、市场行为监管、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即"三支柱"监管框架)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面实施对保险业的监管,而处于中观层面的对市场行为的监管,不能不重视保险行业组织自律管理功能的发挥。在中国保险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为适应保险市场发展新形势,保证监管机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完善保险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加强保险行业组织自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7.
伴随中国加入WTO,保险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保险监管模式的变革应运而生.本文首次从中国财险产业组织的视角对保险监管模式变革的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选取中国16家财险公司在1999-2007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保险监管模式变革对中国财险业市场结构、竞争行为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同时考察中资财险公司在竞争行为与经营绩效方面的市场表现.实证结果显示,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负相关,与经营绩效正相关,竞争行为与经营绩效负相关;监管模式的变革与市场结构、竞争行为和经营绩效均表现为正相关,而中资公司则表现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保险监管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险业作为金融业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目前,我国保险监管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解决的对策是:加快保险监管法制建设,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辅助作用,培育保险市场的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9.
陶耿  陈安宝 《经济师》2009,(7):73-74
战后。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美国、英国、日本等金融业获得了飞速发展。由于金融业“脱媒”现象的发生,以共同基金为核心的基金业也获得了惊人发展。投资基金的监管问题,也引起政府的密切关注,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形成各自的模式。文章主要对世界发达国家的投资基金的外部监管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我国的实际状况,提出我国投资基金的外部监管应该兼收并蓄,借鉴美国的立法做法,加强立法工作并详细规定权责;借鉴英国的行业自律精神,提高行业自律对投资基金监管的作用;同时,作为新兴国家。我国的基金的监管也应借鉴日本的从严监管的法则,防微杜渐,把可能危害我国投资基金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总之,在投资基金的监管上,我们不能照搬照抄任何国家的模式,只能根据我国的国情及投资基金发展的阶段,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投资基金外部监管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的诸多问题都与其监管体制的缺陷有关。本文通过对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中的法律监管系统、行政监管系统和行业自律系统三个子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效率的八大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强化法律监管,改革行政监管体制,发挥自律机构的自律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目前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单纯依靠或主要依靠国家进行监管是远远不够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在行业监管中的自律角色并不是政府所能替代的,应该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自我监管体制,建立以行业自律监管为主,政府监管为辅,两者紧密配合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刘连生 《现代财经》2003,23(7):13-16
国内保险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保险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中介三位一体均衡发展的市场格局。然而,我国保险公估业发展一直缓慢,本文就其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及发展策略作粗浅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保险公司与公估人的委托-代理模型 道德风险行为是保险中介市场严重的机会主义表现,是保险市场较为普遍的现象.具体来说,公估人的道德风险行为是指公估人在得到保险公司的业务委托后,为使自身效用最大化而不惜损害委托人效用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玉瑞 《经济师》2005,(6):220-221
近年来,国际国内证券市场上的一系列造假事件几乎都与注册会计师有关,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有三种:市场监管、政府监管和独立监管。我们国家应该走一条行业自律管理和行政管理各司其职,以行业自律为主,政府监管为辅,二者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15.
医疗质量评价与监管的博弈分析和机制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论分析表明,单靠经济激励难以避免医疗质量违规行为;监管机构的惩罚力度对服务机构具有威慑作用,医疗质量可以通过外部强力的质量监管得以保证。但是,只要医疗机构违规的概率不为零,无论监管机构采取何种措施进行监管,也难以完全消除质量违规问题。因此,要保证医疗质量,就必须在健全外部监督体系,形成外部监督压力的同时,根据医学模式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科学界定医疗服务评价与监督的内容,强化行业自律和内部监督,形成促使医疗机构自我管理与外部有效监督有机配合的组织体系和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法规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偿付能力监管是国际公认的有效监管模式,尽管世界各国偿付能力监管的法规内容及程序基本相同,但由于各国国情互异及保险业发展历史长短不一,偿付能力监管法规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具体可分为英国体系、澳大利亚体系和北美体系;而澳大利亚体系对我国的保险监管具有措施意义。  相似文献   

17.
岳蓉 《新经济》2014,(2):35-36
政府采购监管是财政监督职能的延伸和发展。主要目的是维护政府采购过程中的各方权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效率的保证,促进政府采购工作沿着健康的市场经济道路发展。本文为了做好政府采购监管、规范政采行为、提高采购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特对弥勒市政府采购监管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律监管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一种主要形式,但存在诸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行业协会监管独立性不高、行业协会监管力度有欠缺、行业协会监管处罚方式有局限等,这些局限性的形成有行业协会发展所处的环境、注册会计师行业内外对自律监管的认知度、行业相关人员的素质等方面的原因,给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带来一定不利影响。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优化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监管的环境、加强行业协会的独立性、增大行业协会的监管力度、改善行业协会监管处罚方式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家基金监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西方国家基金监管制度的比较,从基金立法、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等方面对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基金监管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保险经营和保险研究非常发达的国家,其保险监管规则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目前,全美保险监督官委员会(NAIC)使用的RBC规则,是其对保险公司进行偿付能力额度监管的核心手段.通过分析美国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运作经验,指出我国偿付能力监管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偿付能力监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