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小东 《经济师》2007,(5):87-87,89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将使上市公司MBO迎来一个历史性机遇。文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中存在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管理层收购:国内外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层收购(MBO)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挖掘企业的资源潜力,为社会带来更多财富。当前,我国企业应对国内经济管理体制与产权形式的急剧变革,MBO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形式与手段。通过对MBO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MBO在英美等国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与分析,充分说明中国MBO与国外MBO的不同,以及中国MBO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研究结果对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产权组织形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革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范力  刘岩 《生产力研究》2007,(22):105-107
文章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管理层收购定价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外管理层收购的定价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MBO实践和具体的法规政策环境,指出增加竞争性和透明度是我国上市公司MBO定价的关键。具体建议包括:引入公开竞价机制,MBO定价市场化,考虑管理层历史贡献的补偿,强化中介机构的作用,用现金流量折现法逐步替代净资产法以及建立MBO评标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洪鼎辉 《发展研究》2005,(11):21-22
管理层收购(MBO,Management Buy-Outs),就是公司的管理层采用杠杆收购的方式,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企业的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生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说明MBO已经悄然走近了上市公司的改制进程,MBO将对上市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变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卢唐来  王爱凡 《生产力研究》2006,25(12):195-196
文章研究了二元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MBO的理论与实践。发现MBO在试图解决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问题时同时存在诸多问题:如强化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的矛盾与价值冲突;普遍忽视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溢价特征;在实施MBO过程中,上市公司管理层大多不能提供可置信的承诺。所以在我国上市公司实行MBO应该缓行。  相似文献   

6.
管理层收购(MBO)自1999年四通集团第一例的出现开始,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运行了十多年。应当说,MBO方式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控制权转移提供了新的模式,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主要以控制权界定和控制权转移的基本理论为切入点,根据控制权转移理论辨析了MBO方式产生的必然性,并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MBO的转移效应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外MBO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炜  姚圣 《生产力研究》2005,5(7):228-230
本文对国外MBO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评述和比较,最后结论是国外对MBO的研究也是很不完善的,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我国的MBO研究还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特别是在当前阶段,国内MBO理论研究突破对我国MBO的发展和规范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孟刚 《资本市场》2003,(12):55-57
<正>上市公司实施MBO后,对管理层的权力从制度上进行合理制衡具有与从制度上鼓励管理层实施MBO同样重要的意义……狭义的MBO即指管理层成立收购主体进行融资并对上市公司的股权实施收购,整个过程在一年左右,甚至在更短的时间内就基本完成了。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MBO的异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源于西方国家的MBO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时,由于环境与体制基础等方面的原因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产生了一定的风险.本文在对MBO异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MBO的健康发展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粤美的与伊利股份MBO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粤美的与伊利的MBO两个案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是: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相关金融行业发展滞后,缺乏战略投资者;法律上的不完善对MBO融资收购造成巨大的障碍;资金来源信息透明度差,披露不规范。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MBO融资有法可依;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MBO融资的退出机制;尽快解决股权定价问题,进一步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1.
MBO自2001年起在国内兴起,两年来逐渐形成热潮.上市公司进行了MBO的已经有十几家,非上市公司进行MBO的更是雨后春笋,2002年青岛市有几十家企业策划进行MBO的热潮,胜利股份、鄂尔多斯股份、TCL集团等多家企业策划进行MBO改制,而且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隐性MBO的四大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上市公司隐性MBO愈演愈烈,已经发展形成典型的四大类型:收购母公司间接控制型,收购子公司迂回实现型,拍卖、托管等快捷变通型和地下隐蔽型.本文通过分析认为隐性MBO产生的实质在于巨大的财富转移效应引起的直接利益驱动.只有消除产生财富转移的股权基础,我国MBO才能够真正实现价值创造.同时,增加透明度、完善现有法规监管体系以强化约束力,是抑制隐性MBO诸多问题的有效措施和杜绝不公平交易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MBO融资的法律、制度障碍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慧 《经济与管理》2004,18(6):92-93
MBO运作为我国企业重组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也第一次确立了上市公司MBO的合法地位,但在2003年3月财政部叫停管理层收购工作。MBO运作中由于制度障碍和法律监管上的漏洞所造成的风险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李慧 《经济与管理》2004,18(9):87-88
MBO运作为我国企业重组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也第一次确立了上市公司MBO的合法地位,但在2003年3月财政部叫停管理层收购工作。MBO运作中由于制度障碍和法律监管上的漏洞所造成的风险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上市公司MBO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益智 《财经研究》2003,29(5):45-51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MBO),从方式、定价、资金来源、财富效应以及公司绩效等诸方面进行了全样本实证分析,并结合国外的理论实践作了对比评论。通过对累计异常收益CAR、每股收益、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的计量,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MBO并未提高公司绩效,股东财富效应也不显著,且存在违反“公开、公平、公正”三公原则的行为,同时指出目前有关配套措施亦不完善,从而得出慎行上市公司MBO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MBO对公司影响的价值传导机制,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实施MBO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提高,进而导致代理成本下降,公司价值和绩效得到提升。同时,还基于股权分置的视角,在理论上分析了上市公司MBO的利益侵占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认为导致上市公司MBO利益侵占形成的制度根源在于股权分置。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可以通过消除一部分由于上市公司MBO利益侵占而产生的代理成本,进而提升公司绩效。本文的实证研究也证实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MBO具有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产权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准备实施管理层收购(MBO)。但目前,在中国实施MBO,还有一些难题没有解决。最为突出和敏感的问题是收购标的价值(即收购价格)的评估和确定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收购的中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梅 《经济论坛》2003,(24):16-16,19
一、中外上市公司MBO的特点从目前已实施的MBO案例来看,我国上市公司MBO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其运作模式大部分都是由管理层在外部设立一个收购主体,这个主体都是所谓投资公司、创业投资公司或是科技发展公司,即壳公司。二是收购性质都是协议收购,还没有出现美国MBO通行的要约收购方式。出让方有法人股也有国家股。三是控股权。虽然各公司MBO的规模不等,但MBO后原来的管理层大都取得了对公司的控股权,比如粤美的MBO后由管理层持股的美托投资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2.19%。四是从股权转让的价格来看,80%以上低于公司最近的每股净资产值,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由于市场、制度、法律、道德环境的具体特点与实际问题,上市公司MBO在中国化的实践中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及障碍.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MBO的运行机制和存在环境,借鉴域外成熟成功的立法经验并不断创新,坚持诚实信用,公开、公平、公正,保护国有资产,保护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原则,构建发展与规范并重,公平与效率兼顾,司法干预及法律救济共存,德法兼治的中国特色的MBO策略,以摆脱目前MBO中国化动态进程中的困境,促进MBO的健康、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20.
MBO在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在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上,进行管理层融资收购(MBO)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由于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近来又出现家族企业“一股独大”(如太太药业朱氏家族共持股67.19%等),股东大会常常走过场,监事会形同虚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权力制衡机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上市公司实施MBO,可以使公司股权相对分散,从而有效保障全体股东的利益。第二,如同经理层持股制度一样,MBO有利于完善公司的内部激励机制,经理层利益与公司发展结成利益共同体,可以保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有利于推进国有股减持。有的上市公司已经进行了MBO的积极探索。粤美的管理层收购在探索企业产权改革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2000年初由美的集团管理层和工会共同出资组建了美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中美的管理层持有美托总股本的78%,其余22%股份为工会持有。美托投资成立的初衷是为了优化公司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