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梓薇 《经济界》2009,(2):52-55
随着汽车采购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和份额逐年加大,政府采购为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提供重大机会。政府采购对汽车工业技术创新具有拉动、引导、保护和激励的作用。在总结日本、韩国及美国政府采购对本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支持的基础上,最后,本文提出了政府采购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十几年前的"以市场换技术"战略过于天真。如今,发展民族汽车产业,走自主创新之路势在必行。通过对我国汽车企业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韩国的汽车产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拥有汽车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之一。本文在回顾韩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分析韩国汽车工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汽车产业是个高度关联的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所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直接导致汽车零部件产业核心技术缺失,汽车零部件产品技术含量低和产品档次低,严重制约着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汽车强国的发展战略。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宏观协调与指导、整合资源,构建"政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积极推进科学理性的兼并重组、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竞争不断加剧,汽车工业呈现新格局.中国当今主要汽车企业分为合资和中资独立企业两类,跨国公司对两类企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总的看来,跨国公司为中国的汽车工业既带来了机遇又带了挑战,中国发展自主创新的汽车工业的关键还是要提升中国汽车企业自身的素质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竞争不断加剧,汽车工业呈现新格局。中国当今主要汽车企业分为合资和中资独立企业两类,跨国公司对两类企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总的看来,跨国公司为中国的汽车工业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中国发展自主创新的汽车工业的关键还是要提升中国汽车企业自身的素质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刘跃  周勤 《企业文明》2006,(1):27-29
自主创新再生“口水战”民族品牌及自主创新早已不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鲜话题,但每次提及似乎总要引发种种波澜。有消息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位主管汽车的领导在谈及“十五”期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时表示,合资企业要积极开发属于合资企业品牌的汽车产品。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情况究竟如何,政府采购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功能实际作用如伺?本文选取我国的一些主要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来作为这些企业的自主创新情况的指标,并结合中央国家机关的政府采购情况分析了政府采购政策与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一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软肋,中外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巨大差距将使中国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然而,以奇瑞、江淮等为代表的安徽汽车企业却依靠自主创新迅速崛起,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本文从战略管理的视角,结合技术创新理论分析总结安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经验,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其他行业企业都有借鉴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中型工业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我国200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数据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差异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奇瑞"品牌的发展看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之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市场条件竞争日益激烈,品牌已经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得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文章通过对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奇瑞汽车品牌发展策略的分析,从研发投入、市场定位、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我国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2.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合资企业不可能搞自主创新,不可能有自主品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和不正确的。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生产中合资企业占主导地位,合资企业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中最重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是实现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的制度保证。文章在明晰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和国防知识产权内涵的基础上,对国防知识产权的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和研究了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和国防知识产权保护的关联作用。从意识、法律、管理和人才四个方面提出了在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冰  吴勇 《价值工程》2007,26(2):49-51
为了对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基于集对分析法,提出了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我国30个省市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分析,表明该方法科学简便,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盛东辉 《新电子》2014,(8):57-57
本届“两会”上,诸多行业大佬汇聚一堂。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各抒己见.尤其是“自主创新”的话题,更是成为所有自主品牌、媒体记者和社会公众们关注的舆论焦点.毕竞,一个有着雄厚工业基础的13亿人口的工业强国,成为万国汽车展览馆,实在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而向来敢言的政协委员、浙江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更是慷慨激昂,接连向政策开炮。在谈到自主创新时,李书福质问道:美国出了一个特斯拉,中国为什么出不了?  相似文献   

16.
《企业科协》2009,(12):17-17
以建设“自主一汽,实力一汽,和谐一汽”为目标,为打造企业高端智力平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新步伐,促进民族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中国一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为“一汽”)建立院士工作站。这是一汽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不仅能使一汽依靠国内顶级智力平台在未来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越险而攀,更能为中国汽车在全球汽车技术战略布局中争得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7.
国家汽车创新工程和国家汽车产业振兴计划明确提出了要致力于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形式,汽车产业基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而AU模型为产业后起国家进行自主创新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启示。文章首先分析和总结了AU模型对汽车产业后起国家的借鉴意义,接着指出了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基地进行自主创新的主要障碍,最后从国家、产业和基地三个层面对我国汽车产业基地自主创新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姜凌 《企业研究》2012,(14):121-12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汽车工业实现了重大突破与进展,从最初与国外著名汽车公司合资到如今掌握汽车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这一成绩的取得使汽车产业成为国家一大支柱产业。在这一大背景下,汽车金融业逐渐兴起,并成为汽车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其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了业内人士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先从汽车金融发展的现实状况与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谈起,对汽车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展开系统陈述,通过汽车金融人才培养的意义、人才培养的举措来阐述其与汽车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进而展开对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大众标准化》2006,(1):52-54
2005年11月,香山红叶簇拥下的北京格外美丽,正在召开的中国自主创新品牌高层论坛尤为引人注目.发展自主品牌,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旗帜,奇瑞汽车品牌在中国早已深入人心.当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耀走上讲台讲述奇瑞创新之路时,全场掌声雷动.  相似文献   

20.
从创新环境支持能力、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创新投入能力、R&D能力、自主创新效益及综合排名这六个方面对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揭示了"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以及在不同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