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成文法源在我国行政法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有助于成文法源漏洞的弥补和真实世界的回应。本文分析了行政判例、行政政策、行政法原则和行政惯例成为我国行政法不成文法源的可能,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各自的运作机理。  相似文献   

2.
行政模式与现代行政法的变迁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主要行政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专断—压制型、压制—缓和型和缓和—参与型。类型所在年代分别是:1949—1979年、1979—1990年、1990年到现在。随着行政模式的转化,行政法也随着变迁,本文对我国行政模式与现代行政法的变迁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目的是为了建立更完善的法制建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案件排他性原则是行政法上的一项重要原则,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应遵从行政法的各项基本原则。就《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年第9期刊登的《计量违法案件的违法所得如何计算》一案,笔者认为,科处违法所得罚种,不能脱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本身所固有的,贯穿于行政法始终,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准则。行政法的基  相似文献   

5.
案件排他性原则是行政法上的一项重要原则,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在作出处理决定之前,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时应当遵循"先取证、后裁决"的基本原则,这是建立行政案卷制度的依据。也就是说,行政机关必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行政实践的发展推动了行政法理念的发展。在行政实践中,公私协作治理是构建和谐行政法的重要法治化路径。借助狄骥的"公共服务"思想和连带关系理论平台推导出这一建构路径,强调与和谐行政法律秩序思想同时契合的我国目前一种同时兼顾理性与现实关怀的在"公共利益"价值指向下的行政法的"控  相似文献   

7.
黄晶 《企业导报》2012,(21):153
<正>一、行政法视野上的"城管"概念城管起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该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其将原本分属于不同职能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全部或者部分集中于一个机构,把工商、环保、城市规划等职能部门原本拥有的审批  相似文献   

8.
郑伟  吴春海  罗峥 《新质量》2003,(6):22-23
“非典”在社会上肆虐横行已有一段日子了,人们正在各个战线上与“非典”不屈不挠地斗争着。在这场“斗争”中.政府职能部门通过行政指导,行政协助等手段,也发挥了举罡轻重的作用.而在其行为中涉及到了许多行政法问题,发人深思.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9.
现代行政法在追求行政合法的同时,基于大量行政自由裁量权面临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将行政权力的行使保持在适度、必要的限度之内,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客观且合乎理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10.
在行政集权愈演愈烈的社会中,国家只有不断的规范和完善行政程序才能进一步的保障人民群众在法律上的程序公正,进而达到保障人权。然而由于受我国现行法律解释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行政法解释的研究呈现出较多的混乱,所以本文从行政法解释入手来界定行政法解释的概念范畴,来阐述各个机关在行政法解释上程序化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行政法治的发达与深厚的行政法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而行政法文化浓缩于一点则是其优良而长久不衰的法治传统。中国要奋起直追法治发达国家,就要反思传统法律文化的同时正视当代社会现实,培育中国的行政法治环境,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文化。  相似文献   

12.
具体的事实只有具备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要件,才能发生一定的行政法效果.在适用行政法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法律构成要件所使用的法律概念加以解释,原因就在于法律用语通常具有抽象性,需加阐明;不确定的法律概念或概括条款,也需具体化;法规的冲突,也需加以调和.因此,行政法如同其它法律一样,必须经由解释,才能适用.广义的行政法解释包括狭义的行政法解释、行政法的价值补充及行政法的漏洞补充.  相似文献   

13.
行政法治的发达与深厚的行政法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而行政法文化浓缩于一点则是其优良而长久不衰的法治传统。中国要奋起直追法治发达国家,就要反思传统法律文化的同时正视当代社会现实,培育中国的行政法治环境,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文化。  相似文献   

14.
"人"可以分为自然人和法人,按照其分类和性质不同,各类"人"在政法中的地位亦不相同。一部分法人可归类为行政法中的行政主体;其余的法人在行政法中就属于行政相对人;而然人则全部属于行政相对人。其中作为行政相对人人的法人在行政法中的地位与自然人在行政法中的地位大致相同,而作为行政主体的法人的地位则与其二者截然不同。前两者在行政法中被叫做行政相对人,虽具有主体性但缺失主体地位,而且一直处于不平等的劣势地位;而后者在行政法中的地位则可谓高高在上。面对此种现状应平衡各类"人"在行政法中的地位,构建出行政法中各类"人"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行政行为的分类标准,()属于授益行政行为。A.行政确认B.行政强制C.行政许可D.行政处罚2.根据行政法理论,()不是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6.
《乡镇论坛》2011,(22):18-18
陕西省西安市一村干部来信咨询:新修订的村委会组织法中的委托投票中规定的近亲属适用《民法》、《行政法》还是《婚姻法》?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界治理已成不争的事实。行政法治的国际化研究具有广阔的空间,国际经济行政法是其中一个分论。  相似文献   

18.
陈俏彤 《企业导报》2011,(18):167-168
本文分析了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大同思想中有关和谐行政法思想中的规则秩序理念和制度原初,以及通过与现行行政法领域政府职能转变相对应的路径,描述了和谐行政法理论衍生与演变的正当性及其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监控机制是历代王朝都较为重视的制度建设问题,而对决策执行效果的监督,又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中之重。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中国家监察逐渐从行政体系中独立出来,以及行政系统内部监察与国家监察相分离,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私法精神对行政法的渗透,使得行政权呈现私法化趋势,行政相对人在行政行为中开始提升其地位,与行政主体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弱势地位得到改善而保障其权利不受非法侵害。可以说行政法私法化已经形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是符合现代民主行政、民主法治的趋势的。不仅解决了行政法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也可以克服行政主体强势地位带来的腐败等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