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住宅与房地产》2010,(2):10-10
最近的热点的话题之一就是房价。 深圳的两个名人关于房价引发的豪赌又在这个话题上浇了一瓢油,腾起的火焰和烟尘中,闪现着房价的古怪和狰狞。一个说深圳的房价在4年后将涨到6万,另一个则坚决反对,并要与他对此赌1000万的输赢。尽管因为前者心虚不敢应战而赌局未成,但对一种商品的价格的认知如此冲突,恰恰说明房价本身就是一种豪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房价彷徨     
房地产市场大有“按下葫芦起了瓢”之势。僵局不破,调控难松,以房价为标志的市场基本面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3.
房价探析     
李伟 《上海房地》2005,(6):20-21
一,房价持续攀升的主要原因 (一)户籍市民购买力增强 由于上海快速发展的经济,人均GDP尤其是人均个人收入已赶上全国之最并不断跃升,加之市政府在购房贷款、公积金、贴现利息等方面,不断为普通市民创造出了购房条件,进一步激发出普通市民的无房购房、小房变大房、旧房变新房、买二套房的积极性与热情。政府、事业单位、银行、电力、工商、保险及一些垄断行业等的公职人员与企业白领都成为了购买二套、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房地产市场一片风声鹤唳之时,郑州(楼盘)房地产市场却迎来了“新地王”。不过你要问郑州人。过去一年郑州房价上涨最快的是哪里?答案不是“新地王”所在的中心城区,也不是过去十年郑州全力推动的郑东新区,而是位于郑州东南30多公里的航空港区。在当地人眼里,这里的房价在过去一年中简直是疯了。  相似文献   

5.
房价背后     
“房价不会跳水,只是在做俯卧撑!”这是近期众多地产广告中最吸引眼球,流传最广,也是极具创意的一则。从年初的拐点论、除价论、“百日巨变”论,再到现在关于奥运后北京房价的种种争论,敏感的房价牵动着太多人的敏感神经。  相似文献   

6.
人类自从有了亲手建造的房子,实现定居以后,才开始由野蛮蒙昧时代进入文明社会。对于人类来说,房子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是的,豪华轿车可以不去奢望,桑拿可以不洗,冰箱、空调也可以暂时不买,但房子绝对不能没有。因为房子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地方,有了房子才能谈得上生活、工作。买房是中国人最大的一项家庭投资。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买一套房子要花去大半生的积蓄,甚至还得向亲戚、朋友借钱,向银行贷款。前几年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国老太太和一位中国老太太相遇,当两个谈到令各自最高兴的事时,美国老太太说:“今天我终于还清了住房贷款”;中国老太太则说:“今天我终于攒够了买房钱”。这个故事虽然主要表现的是中国人和美国人消费观念的不同,但同时也说明买一套房子是多么的不易。对于购房者来说,凑足了买房钱还远远没有万事大吉,还要考虑买哪里的房子,买谁开发的房子,买怎么样的房子。由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买房会遇到种种陷阱,这使得购房者在选择和作出最后的决定时不得不慎而又慎,甚至还得开几次家庭“论证会”,以便集思广益,确保万无一失。从攒钱到看房到最后的买房,自打有了买房的计划,房子问题便被列为一个家庭的中心议题。房子问题不仅是一个家庭的  相似文献   

7.
闲谈房价     
老刀 《东南置业》2006,(6):126-127
我是一个闲居老人,过去也曾是一个高级经济师。不过,这个“高级”不是花钱买来的,但评职称时请过有关官员吃过饭,仅此而已。按说高级经济师在房价飞涨时应相当冷静,然而最近,在网友们“三年不买房”忽悠声中,在国家要调控房价的声浪中,居然怂恿孩子在上海买房。这在一个不富裕的家庭,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流进开发商的钱袋,情愿上当受骗,无疑是一幕悲壮的喜剧。细究起来,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理念在作怪,是建立在房价只会涨、不会落的分析上。  相似文献   

8.
“虚高”的房价,让我拿什么来拯救你?“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做“房奴”把脊背压弯,任凭为选楼把鞋底磨穿,望着房价这座山,难了心中祈愿。”一位朋友用歌声道出了自己的在广州买房的心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政策出击.“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房价形势.“抑扬不定.蒙昧不清”的市场前景,令各方众说纷纭。唱“涨”唱“跌”不相上下。是谁拉高了广州房价?“黑马”的杀入.地王的频现?政府部门数据信息的不透明?消费者的恐慌?业外资本的涌入?地产大鳄的联手“托市”?……这是一个混沌的年代;这是一个“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年代;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年代。房价的快速上涨,正让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三方之间的博弈从桌下的“较量”迅速走上台面。于是,重塑理性繁荣的房地产市场成为时代的呼唤。调患能否抑制持续上升的房价?“国六条”的出台会否给一路飙升的楼市一记重锤?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在本刊即将截稿之日,九部委稳定房价的十五条细则戛然而至,声势宏大,措辞严厉的一记记重锤能否击中要害?各界仍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9.
马密 《楼市》2004,(17)
10月的杭州秋高气爽,杭州楼市也一扫已经持续了近半年来浓郁的观望气氛。10月15日开幕的第五届最佳人居展上,放量,成了本届人居展最大的特点。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人居展虽然人气旺盛,但房价并没有随之大涨。“房交会”没成“涨价会”。杭州的一家报社引用组委会公布的数据说,商品房成交均价为7159元/平方米。而5月份省第十一届房交会商品房  相似文献   

10.
沈正欣 《上海房地》2004,(10):24-25
假如包括笔本人在内,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许许多多关心上海房地产市场的人,始终认为上海房价跌不下去,并还能找出一罗筐支撑这个观点的依据的话,而时下,这个观点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而且这个挑战是近几年来力度最大的。兴许,不少关心房价的人,特别是普通的消费,只将眼光盯在诸如影响房价的供求关系、物价上涨、政策导向等层面上,那样的思路原本没有大错,只是有些就事论事的倾向。事实上,应当跳出房市论房价,也就是说,从宏观经济的层面分析房地产行业,再从一个行业与整个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角度,展望上海房价的走势。  相似文献   

11.
《东南置业》2014,(1):17-27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与去年同期相比,房价上涨的达到69个,只有温州1个城市房价下降。  相似文献   

12.
《企业标准化》2009,(15):13-13
有人说,地方政府、银行、地产商的利益关系很难打破,那该怎么样才能使房价回落到合理的价格呢?有一种办法,就是停止放贷!停止放贷会立刻使银行脱离和房地产商的联系,房地产商没有了杠杆,地方政府也就自然掉头发展其他支柱产业去了。  相似文献   

13.
《东南置业》2009,(5):24-26
记者走访了福州各大一手房、二手房销售中心,发现成交量普遍上升的同时,价格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今年3月份,一些项目的成交量甚至刷新了近一年来成交量的最高峰,供应出现反弹。春江水暖“楼”先知。不管是市中心板块还是在金山、五四北等其它板块,各个项目都在暖春下呈现热销态势。应市而起,一些楼盘的价格甚至出现小幅上扬。采访中,武夷绿洲、中天金海岸、福晟、基星阁等项目的售楼人员均表示,3、4月份的价格较之年前和年后的1、2月份。每平方米均有100-500元不等涨幅区间的上调。相比—手房的价格,二手房的价格所存在的弹性空间更大,价格相对较低,深受—些消费者青睐,买卖双方的博弈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2012,(4)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房价在发达国家中疯狂的上涨,在高价位中诞生了大量的廉价资本。在2006年高估的房价市场开始崩溃。然而,直到最近,矫正才似乎步入正轨。美国和爱尔兰的房价暴跌,放弃了前十年的所有收益,但其他国家却没有如此大幅度的价格下跌。而最新的全球房价指标暗示这段危机后的平静可能即将结束。  相似文献   

15.
如果有的地区或城市,出现了房价持续过快上涨、只涨不跌的问题,政府及时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是完全必要的。据报载,有的房价持续猛涨而不下跌的城市,投资买房者已达到买房人总数的80%,对这种畸形的市场决不能熟视无睹而不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各地房价飞涨,屡创新高。在经济发达的上海更是如此,即使是二手房,也一天一个价,市民对房价上涨不再称涨价而形象地称价,房价一天一天往上。开发商惜售慢售,代理商大叫无房可卖,令购房者产生如果不及时买,说不定明天又涨的恐慌心理。这促使中国出现这样一种景象,大部分年轻人购房,  相似文献   

17.
房价吓爹     
上海的思南苑小区每平方米售价早已超过五万元,一套160平方米的住宅让利出售为700万人民币。租用这套房子每月需要7000元,若将购房款买国债,年息可得28万元,用利息租房买菜雇保姆雇保安,缴纳水电物业费,仍绰绰有余。海南的烂尾楼每平米千元左右时,无人问津;现在窜升每平方米上万元,抢购者趋之若鹜。  相似文献   

18.
我工作所接触过的企业在过去8年没有不转向房地产的,但原来的实业也没有放弃,因为银行有规定:非房地产开发贷款资金严禁流入房地产和股市。所以,机器在转,生意在做,项目在建,贷款用途没有违规。至于房地产业务部门,那是我集团的自有资金,和你银行无关,上面检查起来你好我好大家好。而实际上,一个一个主营业务和利润早就是房地产了。  相似文献   

19.
经过国家几年的持续调控,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涨幅终于开始趋缓,正当老百姓觉得有了一线的希望的时候,有人却开始鼓吹“救市论”。近日,温家宝总理关于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政策决不动摇的表态,无疑宣告被许多房地产商寄予希望“救市梦”的破灭。  相似文献   

20.
纠结的房价     
中国的房价问题一直都是媒体追逐的对象,但追逐并不代表客观舆实。在这方面,可以看出,贵刊在不断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我们能从报道中窥见媒体尝试突破的端倪,但我们也触摸到个中谨慎与无奈,想必这也是一个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