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 :唤起审美鉴赏是意境审美价值之一。具体体现在 :一、意境能唤起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 ;二、意境能唤起对人美的审美欣赏 ;三、意境能唤起对艺术美的审美鉴赏。本文通过实例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从新闻作品的创作与欣赏角度,分别对新闻作品意境的表象、新闻作品的创造、新闻作品的审美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探讨。阐述了新闻作品的意境在各种新闻体中的表现;论述了新闻作品意境创造的变化及其散式艺术手法,证明了新闻作品意境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在鉴赏诗歌这一审美过程中,诗歌的原文读者可以从其外在直观的形式美与内里蕴藏的意境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对于诗歌译文的读者来说,则需要通过诗歌译文来获取其审美价值,所以诗歌译文的目的则是力求帮助译文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等同的审美价值。文章以审美的心理因素角度出发,分析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这三个审美心理因素和诗歌以及诗歌译文的关系,并且以日语俳句的中文翻译为例,考察怎样通过诗歌译文来再现原诗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舞蹈意境的特征 ,在于人体动作在舞台空间和时间当中创造出来的意象 ,这意象是具体的、真实的 ,却又是虚拟的、象征的 ,这和中国画的“不似之似”有共同特点。本文从舞蹈意境“不似之似”的审美特征入手 ,并结合文学与美学内容 ,对中国舞蹈意境的创造作一点粗陋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论的鉴赏论就是一个由鉴赏主体论、鉴赏方法论、主客关系论构成的理论系统。鉴赏主体论要求圆照博观、无私无偏;鉴赏方法论提出披文入情、得意忘言;主客关系论揭示好恶因人、媸妍有定。这个鉴赏论系统具有丰富的思想层次和很强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
兰世伟 《大众商务》2010,(10):164-164
在高中音乐课程中,"音乐鉴赏"这一教学模块之所以被视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因为音乐鉴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音乐课程中,"音乐鉴赏"这一教学模块之所以被视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因为音乐鉴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相似文献   

8.
学校审美教育主要通过艺术欣赏进行。而艺术欣赏往往偏重纯艺术而忽视实用艺术,这样会把学生的审美趣味引向脱离现实社会生活。本强调实用艺术的审美教育价值在于为学校美育与社会、家庭美育教育找到结合点,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音乐、美术、影视、舞蹈等艺术审美活动,更应从身边的实用艺术品和生活环境中接受艺术熏陶,以全面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9.
由于艺术家情绪的不同体验,审美情绪可分为审美激情、审美环境、审美情调和审美热情等不同形态,并各自对艺术创作产生重要意义:审美激情是艺术创作的动因;审美心境为艺术创作的内涵深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审美情调是艺术创作构成感染力的重要因素,而审美热情则是艺术创作成功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0.
模糊语言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模糊语言学认为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基本特征,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人们认识到利用语言的模糊性能很好地提高语言的表现力,这是由模糊语言自身的美学特质所决定。模糊语言作为审美客体能给审美主体以精确美、含蓄美、朦胧美、幽默美和意境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舞蹈意境的特征,在于人体动作在舞台空间和时间当中创造出来的意象,这意象是具体的、真实的,却又是虚拟的、象征的,这和中国画的“不似之似”有共同特点。本文从舞蹈意境“不似之似”的审美特征入手,并结合文学与美学内容,对中国舞蹈意境的创造作一点粗陋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商品除具有使用价值以外还应具有审美价值的观点。商品质量应是内在质量与外在质量的统一;并联系营销活动实际,认为具有审美价格的商品其销功效如下:(1)直接推销功效和潜在诱发功效;(2)促进感性消毒的功效和创造流行时尚的功效;(3)树立名优品种和企业良性形象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作为婉约词风代表的李清照,丰富了词的审美内涵,提升和拓展了词的审美品格,创作了不同形态的“美”,有清新素雅、浑然天成的自然美;如玉连环、如转丸珠的流动美;含蓄幽折、意与景谐的浑融美;凄清寂寥、忧愁怨悱的“悲慨”美。在审美的词文里倾诉着自己的情感和生命历程。本人拟从审美鉴赏的角度来探讨其不同形态的“美”。  相似文献   

14.
论《玫瑰花亭雕塑》美与审美之间的辨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既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并共同推动人类审美活动的发展,从而不断扩大了人类的审美范围,提高着人的生活质量. 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能动的反作用,审美客体对审美主体的决定性作用,都是以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为前提的,它们都以审美活动为共同存在体,具体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15.
诗歌翻译中,完美表达其意境就能完美表达其审美意图.对诗歌的审美意图和内容的准确翻译还必须建立在准确的理解和表达以及对原作相关的背景知识了解的基础上.本文从对原作意境的把握、对原作的理解和表迭、对原作背景知识的了解等几方面分析了Daddy这首诗三种译文的疏漏之处.  相似文献   

16.
意境是诗词的最高美学层次。高职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既要引导学生探求作品的意境,更要追求一种教学意境,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感,构建诗词教学美学的新体系。教学意境应具有抒情性、情景性、审美性等特征。为达到“圆美流转如弹丸”的教学意境,可从挖掘作品深层意蕴,提升学生审美情趣,激活教师教育功能三方面尝试努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诗歌朗读欣赏中所蕴含的审美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诗歌朗读欣赏中要注意发掘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等审美因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绘画意境的形成是基于造型要素虚实相生的艺术法则所产生的。文章辩证地解读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意象概念,探求了中国绘画审美的四个层次,解析了中国绘画意象的四个类型,并探讨了"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美术课程目标是涵养并陶育学生美术的基本概念,增进学生审美的能力及生活应用的思辨能力,可看出鉴赏性课程是美术课程中必要的存在。在新课程实施时,教育界期望教师能灵活运用教材,以适应不同能力与背景的学生,提出有助于改善现况的具体行动策略,采用行动研究法,发展适合高职学生的美术鉴赏课程。  相似文献   

20.
文学课教学中的审美人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其终极目标不在于培养审美兴趣与审美能力,而在于培养审美人生观。这与文学自身的特性及文学鉴赏的要求有关。在文学课教学中落实审美人生教育应抓住作品的生命意识,强化情感体验,将审美与育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