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没有形成全社会抵制伪劣商品的氛围。伪劣商品不仅仅是一个市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对于伪劣商品全社会都深恶痛绝,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全社会都抵制伪劣商品的气氛,一些地方政府考虑自身的短期政策,打着发展地方经济的旗号,明知一些企业或个人在生产不合格的产品或销售伪劣商品,不仅不加制止.反而出面充当保护伞。  相似文献   

2.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对策黄锦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不法分子乘机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从中牟利。《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广西日报》和广西电视台多次在“焦点访谈”及“八桂质量行”栏目中作过多次报道。然而,假冒伪劣商品坑害群...  相似文献   

3.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无孔不入,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公害”。 1 主要表现 1.1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品牌名优化。从已被查获的案件看,在市场上被假冒的名牌,都是一些质地优良,适销对路,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用户厚爱,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的产  相似文献   

4.
5.
6.
"小金库"又称账外账,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化大公为小公、化小公为私有,未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务院先后11次布置清理“小金库”,清理结果,“小金库”有禁不止,屡查屡犯现象仍然严重。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8.
9.
10.
近日,4名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中举报有功者获得了北京市技术监督局的现金奖励计8000元。这意味着举报者可对罚款额按比例领取奖金,每起案件最高奖励额可达到10万元,也意味着国家相关部门对打假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及打假力度的加强。  相似文献   

11.
原因:1、广告主以打开市场、获取利益为根本目的,因此有些人就千方百计采用某些不正当广告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这其中至少存在着四种情况:一是有些广告主不学习、不知法,认为只要能把商品推销出去,采取什么方式做广告别人管不着.二是有些广告主知法犯法,钻法律的空子.  相似文献   

12.
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它危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侵害广大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一些假冒伪劣商品混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损害了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声誉,降低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3.
私设小钱柜问题,自1995年正式开始公开围剿追杀已经整整十年了,但至今仍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何原因?除了单位领导素质差、法制观念淡薄和利益驱动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随着查处力度的加大,小钱柜的特征也在与时俱进的发生变化——知情人比以前更少,隐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打假职能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大了执法力度,开展了多次集中整治和专项打假,但企业普遍认为效果不太理想,而且认为目前制假售假情况有恶化的趋势。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组织性在加强。制假售假从采购、制造、运输、贮藏到销售各环节,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及“一条龙”服务。 隐蔽性在加深。有些制假者在民房下面建造几乎封闭的地下室,进行制假活动。一些企业。既有自己的产品,又仿冒他人产品。这些企业往往白天生产自己的产品,夜间才开始生产他人产品。有的将商标标识与产品、产品各部件分开存放.根据购买者的具体要求,临时装贴标识,使执法者只查到没有商标标识的产品(俗称白牌儿),而无法立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打假职能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大了执法力度,开展了多次集中整治和专项打假,但企业普遍认为效果不太理想,而且认为目前制假售假情况有恶化趋势。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组织性在加强。制假售假从采购、制造、运输、贮藏到销售各环节,形成了  相似文献   

17.
18.
当前,国有企业会计帐、报表失真的问题相当严重。其主要表现有: (一)在费用上做手脚,对本来已发生的费用不进损益,挂在待摊费用帐上,对当期的费用该摊的不摊,该进的不进。如某工具厂在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挂帐375.6万元,其中管理费用挂帐280万元,其它90万元为贷款利息,一直挂了好几年直至改制才调整了帐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外包装、外观、使用及有关标准等四个方面较为全面的对化妆品进行分析,并叙述了对假冒伪劣化妆品进行鉴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小金库”的问题由来已久。国务院、中纪委曾三令五申不准私设“小金库”,垦区财务、审计等部门也多次进行过专项清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媒体曝光和目前查处的一些单位“小金库”情况来看,私设“小金库”之风还远远没有刹住。因此,加强对“小金库”问题的治理,已成为维护国家资金安全,防止收入和资产流失,铲除诱发和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温床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