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货币增长一定会导致高通胀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一般消费价格(CPI)对货币波动敏感性有所下降的典型化事实出发,重点分析了货币供应量指标M2结构,发现只有"真实交易货币"能直接对物价起推动作用,分流进入资本市场的货币对物价只形成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产出缺口和货币因素在内的计量模型结果表明,真实交易货币对CPI的影响更强,产出缺口是决定通胀的基本力量,短期内不可高估货币对物价的推动作用,但长期内货币高增长可能最终转换为长期的成本推进型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2.
出处:UBS Investment Research,《全球经济研究报告》,"日本复兴的理想与现实"在从通缩均衡向通胀均衡的过渡中,日本金融市场波动率上升可能会带来深远的后续影响。再加上美联储放缓量化宽松的预期进一步发酵,不同经济体之间未来预期资产收益率的对比发生变化,过去几年间套利交易中的融资货币将面  相似文献   

3.
黄隽 《新金融》2014,(7):52-55
本文探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对货币需求和贫富矛盾的影响路径和机制。中国艺术品高收益性对货币需求产生交易、财富和资产替代效应,艺术品成交规模与货币供给M1、M2的同比增长呈现出相似的变动轨迹。艺术品市场吸纳了部分富人的闲置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贫富矛盾。虽然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较小,影响力有限,但是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会使部分资金流向非百姓消费领域,对于把货币超发带来的全面通胀限制在远离民生基本面的局部通胀内,提高高净值人群的文化修养,有着其他资产市场无法比拟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在货币信用经济下,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没有逃脱“通胀—紧缩—再通胀—再紧缩”的怪圈,只是不同的国家,其通胀—紧缩—再通胀—再紧缩的时间有长有短,程度有深有浅。我国也不例外,在饱偿通货膨胀之苦之后,现又饱偿着通货紧缩的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全球化视角,构建了一个通胀形成机制的逻辑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对产出缺口、流动性等通胀形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扩展菲利普斯曲线,构建ADL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出仍是重要因素,不能因产能过剩而忽视潜在的通胀压力;货币并不必然造成通胀,但如果经济持续增长,货币充分进入实体领域则将化为现实通胀;资产价格对物价的影响显著并蕴含着巨大风险,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资产价格;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强化,并使得通胀具有自我形成机制,合理引导通胀预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否会发生通货彭胀是由多种要素共同决定的,本文选取其中的一个视角,从货币因素出发,站在货币信贷扩张的大背景下去研究通货膨胀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先是采用实证研究分析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并得出实证部分结论,之后再对未来通胀形势进行总体的分析和判断,最后提出应对通货膨胀趋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受益于全球化、人口红利、技术进步等利好因素,全球经济经历了近四十年的低通胀,这个时期里,经济上涨和物价温和成为最为主要的两大经济特征。但随着2021年通胀开始抬头,全球持续陷入物价快速上涨的困境之中。普遍认为,全球疫情冲击的影响不断消退后,货币大幅宽松等因素促使总需求快速回升,但总供给层面的修复速度显著滞后,供求匹配的失衡导致了全球通胀的快速上升。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此轮全球通胀持续高企的主要特征,然后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解释高通胀形成的重要原因,最后剖析了高通胀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所造成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8.
再售期权、货币幻觉与商品住宅价格泡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售期权和货币幻觉两个因素分别从投资者对未来现金流分布的信念差异和对贴现率估计偏差的角度解释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和膨胀。本文以上海商品住宅市场为例,运用动态剩余价值模型从租金房价比角度测度上海房价泡沫水平,并检验再售期权和货币幻觉对上海房价泡沫的解释作用。经验分析发现,上海商品住宅市场存在再售期权和货币幻觉效应,其中货币幻觉效应对房价泡沫影响具有不对称性但解释作用更强,建议应重点关注高通胀和实际负利率对房价泡沫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5年7月到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使用菲利普斯—奥肯曲线计算预期通货膨胀率,将汇率、股票市场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率纳入货币需求函数模型,通过协整检验、VEC模型以及VAR模型,研究了汇率、股市以及通胀预期对实际货币需求的影响,结果发现汇率、股市收益率以及通胀预期对实际货币需求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但是影响程度很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05年7月到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使用菲利普斯-奥肯曲线计算预期通货膨胀率,将汇率、股票市场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率纳入货币需求函数模型,通过协整检验、VEC模型以及VAR模型,研究了汇率、股市以及通胀预期对实际货币需求的影响,结果发现汇率、股市收益率以及通胀预期对实际货币需求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但是影响程度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