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局)、国土资源部门、环境保护厅(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和2018年政府丁作报告“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要求,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决定2018年开展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现就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范围中央财政主要支持影响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核心区域、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点区域和生态系统受损严重、开展治理修复最迫切的关键区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工作,相关省份可择优选择一个工程申报。相关工程如在前两批试点中申报过,可以按照党的十九大、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有关精神优化完善方案后再报。  相似文献   

2.
<正>核心提示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通过构建“一河、三区、八单元”生态保护修复格局,部署土地整治、矿山修复、退化林修复、河道治理等工程,探索“系统修复、自然修复、多元结合”的路径,促进了革命老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了该区域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向党中央、国务院的"交账工程",是提升北方地区生态功能和保障首都生态安全的生态工程,是生态扶贫、决胜扶贫攻坚的民生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控制性规划旨在通过保护与开发并重、上游与下游并治、城镇与乡村并举、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并用,科学合理布局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其主要内容包括实施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专题研究、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及单元划分、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时空布局等,为汾河上游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以及实现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目标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根本遵循。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要求从国土空间治理的高度,统筹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荒漠、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与农田、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工作,注重系统性,体现综合治理,突出整体效益。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是实现"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5.
针对湖北省宜昌市香溪河、良斗河流域五大生态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策略,为整体保护、系统治理、水陆协同的三峡库区重要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山西省静乐县沟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为例,分析了生态保护修复与乡村振兴的互馈关系、黄土高原沟域生态保护修复中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统筹及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盘点·资讯     
正自然资源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明确。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自然资源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明确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自然资源产权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自然资源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为依托,分析了统筹协调自然生态各要素,以及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游关系、落实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要求、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控制性规划编制的逻辑。  相似文献   

9.
本文梳理了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项目的情况,在分析漓江流域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具体的项目布局策略,并就如何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密切关注或已有所参与生态保护修复产业的民间资本近期喜获"强心剂":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明确推出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复、管护等全过程的政策措施,为社会资本投资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参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释放了政策红利,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那些举棋不定、投资无向的社会资本消除了徘徊的焦虑,提供了投资指向。政策的明确导向和市场机制的构建,对于吸引大量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活动,从而大幅提升其投资规模和强度、加快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的进程,无疑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省威宁县草海是一个典型的山水林田湖草共生的生态功能区,其所进行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在调研草海生态修复情况的基础上,概括了其经验、成效,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点,对如何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日,自然资源部会同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其出台既是对习近平"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也是自然资源部从国土空间整体管护角度履行"两统一"职责的制度性探索成果。《指南》在总结前期25个试点工程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将国际上先进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 S)的理念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刚刚发布的Nb S全球标准的内容,经过认真分析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组织实施、绩效评价及监督管理等多环节不同程度地进行转化吸收,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中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主流化。本文系统分析了Nb S在《指南》中的应用,以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指南》的设计思想及实用工具,指导各地更好地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无锡市围绕"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科学系统地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生态质量退化、资源利用低效、空间布局无序等问题,全力打造新时代苏南生态保护修复的"无锡样本",助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治理的有效平衡。  相似文献   

14.
农户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设计符合当地农户受偿意愿的生态补偿方案,对于完善源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钱江源头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案例点的实地调查,运用选择实验法对涉及的补偿产品方案进行情景模拟与分析,利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农户对不同生态补偿产品方案的受偿意愿(WTA),以期为完善我国大江大河源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对不同补偿产品受偿意愿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林产品补偿现金补偿就业补偿,农户获得三类补偿后自然资源经营权退出比例分别提高1.69倍、1.47倍和1.16倍;(2)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受偿意愿存在差异,低收入组受偿意愿最高为农林产品补偿,农户自然资源经营权退出比例提高85.02%,而高收入组受偿意愿无显著区别;(3)不同家庭收入结构农户的受偿意愿也存在差异,高农业收入组更易接受现金补偿,其自然资源经营权退出比例提高89.51%,低农业收入组受偿意愿无显著区别。研究认为,要以农林产品补偿为主设计多类型生态补偿产品方案,满足当地农户现实需求;瞄准主要受偿需求群体,健全精准帮扶补偿方案;提高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整合拓展生态补偿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宜兴市在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形成了政策制度创新、社会资本引入、多元化系统修复矿山废弃地、强化落实监管责任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为各地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提供了参考。基于当前我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困境,结合宜兴市的实践经验,提出新时期统筹推进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的建议:(1)加快矿山生态修复法律法规及标准制定;(2)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3)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理念,推进多元化、开发式治理;(4)完善矿山生态修复监测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浙江省丽水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数字化建设需求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山水工程数字化应用总体架构,并提出了相关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的技术创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我国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出现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频发、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为了加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升国土空间承载能力,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必须加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内涵及工程分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现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达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如何从规划融合的角度,夯实统一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工作基础,值得深思。笔者选择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等4个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紧密关联的规划,对各规划的功能定位、管控目标、实施保障等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空间规划体系改  相似文献   

19.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范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分析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实现途径,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综述、案例研究等质性分析方法,从自然定位、修复途径、预期功能三个角度对已有观点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1)自然途径有6种不同范式:自然范式、本土范式、过程范式、文化范式、实验范式、绿色范式。(2)不同范式各有优劣,需要根据社会需求情况、自然重要性、自然破坏程度的高低进行综合选择,才能实现生态保护修复国际最优。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要充分认识自然定位和价值认知的多元性,充分发挥自然途径6种范式的优势,探索生态保护修复的组合方案,促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结合流域生态系统典型特征,提出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基本体系、重点任务、实施难点、解决途径及亟待研究方向,为流域国土综合治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应以水为核心开展,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可分为“识水—治水—管水”三个修复阶段。(2)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任务在于以水梯度为基础开展流域生态系统特征与胁迫识别,以水连通为主线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以及以水健康为重点实施修复成效评估及可持续监管。(3)生态胁迫的复杂性、修复模式的精准性以及跨区域协同管理的困难性为流域生态修复实施带来了困难。(4)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监测的精度和广度,注重多要素、多层级协同的修复目标与模式制定,构建生态修复跨区域全周期协同机制等举措可为解决生态修复难点提供可行路径。研究结论:从“识水—治水—管水”全生命周期视角实施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可为流域国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