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东川小江流域植被恢复治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我国当前发展的一个重点 ,长期以来 ,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恶化 ,从而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整个长江流域多次发生特大洪水、各类滑坡、崩塌、泥石流 ,造成严重危害 ,有些地方人畜饮水困难等。云南小江流域属于长江支流 ,金沙江水域为长江上游 ,是我国南方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 ,其典型地区是著名的“铜都”东川泥石流经常发生 ,加强小江流域生态保护 ,治理泥石流是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关键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核电产业为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维护能源安全的重点产业。利用哈肯模型对核电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将核电产业特征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相结合,构建核电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明晰了核电创新生态系统架构,并以三个子系统为衡量核电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趋势和水平的状态变量,对其进行指标细分,根据2010—2022年的行业发展数据,构建系统演化运动方程,并分析核电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展趋势、演化动力和协同度。结果表明,核电产业目前趋向系统稳定点,创新研发子系统对核电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方向和进程起支配作用;同时,创新研发子系统对创新运营和创新支持子系统的促进作用仍待加强;核电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产业正趋向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重要议题,对协调流域经济发展,建立基于居民福祉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生态补偿、生态恢复等综合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指导。在理清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历程的基础上,明确研究内涵与特征,总结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具有流动性、水资源主导性及时空异质性的特点。结合案例从评估方法、影响因素及应用性三方面讨论国内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应加强生态机制研究、开发具有流域适用性的评估方法并突出研究应用性。  相似文献   

4.
农户生计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紧密的耦合关系。农户通过利用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维持自身的生计,同时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各种影响。生态系统通过提供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服务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同时也影响农户生计的改善。针对农户生计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单方面的过度关注,往往容易导致贫困与生态退化的恶性循环。因此,对农户生计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的辨识是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农户生计、生态系统服务、农户生计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对农户生计的反馈四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潜在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也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主干区,实现长江流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长江流域水资源及其主要特点和流域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业系统包含有两个子系统,即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这种认识在理论界以及生产实际中得到了广泛承认。然而,这种认识的历史毕竟较短,有关的理论方法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还有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准备在这两个系统的关系以及管理上做一初步探讨。一、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概念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不仅是农业系统的子系统,而且,又各为生态系统和经济的子系统。二者均以各自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并利用系统的观点,解释和研究同一个对象-农业。在研究农业系统时,很难孤立地只研究某一个子系统。即便研究,也只局限于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然而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飞速发展,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长江作为我国最大的流域拥有自身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举足轻重的社会经济地位,为长江流域单独立法势在必行。但目前长江流域立法面临着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存在权利冲突、管理秩序紊乱等多方面的问题。为实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通过转变流域立法模式,革新管理体制,提升环境决策民主化等方式,不断完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为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实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加快长江流域的整体开发、推动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江流域应该是我国三大战略转折实施的主战场,这种流域发展也将为华南的珠江流域、东北的三江流域提供参考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基于系统分析方法,在探讨流域水量资源调度管理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流域水资源调度的基本要素和系统结构,构建包括水量调度子系统、管理机制子系统、政策法规子系统、决策支持子系统的流域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框架,并描述了流域水资源调度管理的各子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以及系统的功能,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水生态承载力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其概念和内涵目前仍处于争论和探索之中。在回顾水生态承载力内涵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阐明具有"量、质、序"递进关系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特征及其综合表征因子,然后基于复合生态系统原理,构建由水生态、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共同构成、相互作用的流域复合水生态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健康为目标,基于复合水生态系统模型,提出水生态承载力概念,并解析其内涵。流域水生态承载力具有极限性、可调性、动态性、相对稳定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多种特征,在人类自身发展和主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沿"S"型不断增大的演化轨迹。通过提高经济效率和优化社会配置来降低经济社会压力,或者通过扩充可用水资源和水环境容量来提高支撑能力,可以使水生态承载力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1.
急待建立长江源区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以及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长江源区生态环境日益退化,并有不断恶化的趋势。长沙源区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当地人民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着整个长江流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就建立长江源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强调生态规划、生态监测等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岷江上游退耕还林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岷江上游不仅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成都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生命线,该区拥有丰富的水、生物、旅游等可再生资源,但在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中表现出退耕面积扩大化、国家补贴政策一刀切、经济林比重过大等问题。文章指出,应在克服上述问题基础上,通过调整农村产业内部结构、加大坡耕地改造、发展旅游业、水电业以及加强变通、通讯设施建设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于根治长江水患,确保三峡库区和整个长江流域的长治久安,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原因进行剖析,分析了库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最后指出了解决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胡细英 《经济地理》2007,27(4):625-628
三峡水库的运行改变了(长)江(鄱阳)湖关系,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建立了湖区农业生产的新格局。文章从分析鄱阳湖湿地资源现状出发,针对鄱阳湖区农村经济特点,探讨湖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策略,提出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农业工业化是湿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繁荣现代服务业是湖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5.
流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段学军 《经济地理》1999,19(6):12-17
在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对于快速、准确、全面和不断地获取所需信息并及时处理这些信息,提高研究和决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流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VSDDSS) 建立应遵循系统性、有效性、实用性、通用性、可扩充性、界面友好等基本原则。VSDDSS 由数据查询检索、辅助决策支持及图形管理三个基本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由若干子系统支持,各模块之间通过数据采集和转换系统进行联系和通讯。VSDDSS具有存储和处理多种形式的经济、资源、环境信息,进行经济、资源、环境信息的查询检索和更新,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综合分析评价,实现流域经济、资源、环境信息的科学管理和全社会共享,提供流域发展规划及决策方案咨询,对经济、资源、环境进行动态监测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6.
生态足迹模型是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的科学方法之一,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文章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方法,在生态经济系统框架下构建生态足迹变化驱动力指标体系,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银川市2009—2017年生态经济发展状况。结果显示:银川市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呈增长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持续下降,生态赤字较高,生态压力较大;生态足迹分布趋向失衡,生态经济系统稳定性降低,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稳步增长;经济系统对银川市生态足迹变化起主导作用,总体表现为"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应从生态、经济、技术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银川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坚守“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聚焦伊犁河谷草原人居环境背景资源、活动方式、规划建设的三元一体,将草原人居环境作为三元互动、不断成长的生命体,尝试寻找一种构建荒野、乡村、城市共存融合的草原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以客观规律为依据,以主观需求为准绳,寻找及保留草原人居环境演化中相对稳定不变的基因,构建草原人居环境CVA三力评价体系,建立草原人居环境发展CVA量化模型,以求指导草原人居环境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推行这种模式不仅可为中国西部地区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也将使伊犁河谷成为多种人居环境生命共同体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生态、社会和景观价值。文章在城市湿地公园迅速增长、相关理论研究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选取游憩价值评估最为成熟的旅行费用法作为评估方法、长沙市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洋湖湿地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对其游憩价值进行了评估,得出结论如下:公园目前游客实际旅行费用为4411.983万元,而其总游憩利用价值为81 578.473万元,相比之下,公园应有的游憩利用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存在很大程度的资源闲置,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湿地是旅游城市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本。文章在介绍湿地生态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城市湿地保护与开发的政策建议。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滨湿地为例,在分析度假区生态环境特征基础上,指出湿地公园的建设目标,阐述湖滨湿地功能分区建设,并提出具体的生态保护措施,以期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湿地乡村是浙北平原广泛分布的一种特殊地理景观 单元,具有湿地、耕地、村庄交织伴生、生态地位重要、生 态脆弱等特征,正面临发展与保护的诸多矛盾。总结提出构 建互动耦合的功能布局、划定科学的空间管控分区、营造多 功能融合的宜居环境、确立生态化的农业经营方式、实施科 学的生态修复和管护措施、开展自然教育为主体的生态游憩 等发展策略和路径,以期为湿地乡村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