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划拨方式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存在一定的矛盾 2007年修订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建住房[2007]258号)(以下简称“258号文”)第7条规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  相似文献   

2.
为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供应制度,逐步形成由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及廉租住房三个层次构成的完整的住房供应体系,建议继续完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针对“夹心层”进行住房保障制度创新,加大对廉租住房的财政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3.
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23号文件”决定,在我国实行住房分类供应制度,对中低收入者供应经济适用住房。据当时预测,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全体居民可能划分为:高收入者占20%、中低收入者占70%~72%、最低收入者占8%~10%。可见,供应中低收入者的经济适用住房拥有最大的覆盖面,必须“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府主要实施以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使住房建设有了长期稳定的资金保证,建立了城镇居民住房的自我保护机制和全社会的住房保障机制;经济适用住房科普通经济适用住房、发放政策性货币补贴、集资合作建房、经济租赁住房等多种形式普惠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制度用于解决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5.
四、建立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和供应经济适用住房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量力而行、积极推进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立廉租房供应保障体系”。建设部《建设事业“十五”计划纲要》也明确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较为完善的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收入家庭支付能力的住房保障制度,形成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合理比例的供应体系”。因此,发展经济适用住房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和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点,是政府调控住房消费的基本政策。但…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镇住房供应体系总体经历了由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到住房市场化供应再到住房市场与住房保障“两个体系”并重的阶段。期间,经济适用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先后成为住房供应体系的主体,此后住房保障品种发生了较大调整。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央提出“三大工程”,尤其在顶层设计上增加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供给,也为下一步做好住房和房地产工作指明了路径。基于历史沿革的梳理,本文以现状和问题为导向,对新形势下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提出了加快住房领域立法、明晰顶层设计、规范住房租赁市场、设计适应特殊人群需求的住房产品等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现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存在不足1.保障涵盖范围偏失。由于现行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跟不上需求,且基本上只售不租,导致许多中低收入家庭买不上也买不起"限价"的经济适用住房。而在当前的住房保障制度下,廉租住房一般只面对低保家庭,比重很小,在一些城市中只占到1%。因而造成很大一部分人既没有财力购买腔房,又不够资格住廉租住房,成了政策"夹  相似文献   

8.
《上海房地》2004,(7):1-1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开发建设、出售出租经济适用住房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在推行这一制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演变,现在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迫切需要尽快完善并推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相似文献   

9.
黄清 《中国房地产》2003,(12):41-4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提出:“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并要求“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住房。”从江苏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来看,80%以上的城镇家庭属于中低收入家庭,高收入家庭和最低收入家庭都是极少数。自1998年12月1日开始,全省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来对经济适用住房出现的议论,介绍西方一些国家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经验,即实行分类供应制度。优点是:高中低收入者都到市场上去买卖或租房.实现了住房商品化;政府给中低收入者住房以适度的社会保障,最大限度的调动了中低收入者的住房消费。美国、新加坡以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为核心.为推行社会住宅起了决定作用。在我国推行住房分类供应制度、建立和完善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是完全正确的。目前我国推行的经济适用住房在管理、供应对象、户型、房价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推行经济适用住房任重而道远。只有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才能实现理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经济适用住房。是随着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住房的福利制度逐步消失,市场化、商品化、私有化成为住房供求的主流后,为缓解低收入与高房价之间的矛盾,城市政府面向工薪阶层,有组织地统一规划建设的享有国家划拨用地、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的具有保障性质的微利商品住房,是新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内容。国家规定:“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各城市政府要“严格审定销售价格”。为了  相似文献   

12.
一、经济适用住房的来由1998年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23号),决定停止建国后一直实行的公房低租金制度,实施住房分类供应制度。住房分类供应是许多国家行之有效的住房商品化与适度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制度。其精髓在于,针对居民不同的住  相似文献   

13.
江莉 《上海房地》2011,(11):27-29
上海构建了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动迁安置房为主的“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根据目前的制度设计.由于4类保障性住房在房源筹集、项目认定、土地供应、房源定性、权利登记等管理方面都是分开进行的.房源之间缺乏灵活的统筹使用机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以及保障对象的动态变化情况,减少房源供应与保障需求不尽匹配的问题,需要研究有条件地根据各类保障房源的实际需求进行转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1998年对经济适用住房的定位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房改的23条,决定在我国实行住房分类供应制度,对中低收入者供应经济适用住房。据当时预测,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划分为:高收入者占20%,中低收入者占70~72%,最低收入者占8—10%。可见,供应中低收入者的经济适用住房会拥有最大的覆盖面,必然处于新住房制度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住房保障》2005,(4):55-57
宁夏回族自治区以深化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快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为重点,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建立职工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提高住房公积金的缴存率,归集率,覆盖率,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新的住房供应体制;进一步深化公有住房改革,开放住房二级市场,取消已购公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的条件限制,深入研究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创造条件,制定相应措施,推进企业房改工作。  相似文献   

16.
《山东房地产》2004,(6):1-1,4
一、韩寓群省长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安康居住工程,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供应,逐步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明确了省政府在全省实施安康居住工程的决策。  相似文献   

17.
《住房保障》2005,(4):25-29
四川省在住房制度改革中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发放力度,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渠道、多形式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较好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集资建房在四川省逐步推开。成为各企事业单位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主要方式;廉租住房制度的建设已成为最低收入家庭解决居住问题的主要途径。同时建议国家从制度完善、政策扶持、资金支待等方面健全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2003年8月12日,国务院以国发[2003]18号文颁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各地要根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进程、居民住房状况和收入水平的变化,完善住房供应政策,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逐步实现多数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同时,根据当地情况,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供应对  相似文献   

19.
经济适用房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房改的23条.决定在我国实行住房分类供应制度.对中低收入者供应经济适用住房。据当时预测.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划分为:高收入者占20%.中低收入者占70~72%,最低收入者占8~10%。可见.供应中低收入者的经济适用住房会拥有最大的覆盖面,必然处于新住房制度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一些城市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突出,已变成了一个“老不解决”的“老”问题,而深入关注经济适用住房和税收,也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