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晓红 《活力》2009,(8):52-52
胡锦涛同志指出.新闻工作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唱响时代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和发展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切实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的新闻报道,改进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改进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及时准确地传播信息,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江泽民同志也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可见。新闻舆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彭溢 《活力》2013,(4):137-137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报道的政治使命,也是党报对社会所肩负的责任。作为党报的新闻工作者,应自觉地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客观冷静地关照现实、正确地适用新闻框架,从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积极引导力量、建构现实的社会功能和巨大社会影响力,营造健康、和谐、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3.
黄迪 《活力》2013,(13):49-49
报纸是宣传政党的纲领、指导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有力工具.也是我党进行舆论宣传的前沿阵地。在新时期,报纸不仅要懂得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还要不断地提高舆论的引导能力。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对人民群众形成正确而又积极的影响。因此,应该积极地通过多种创新性手段来加强内部机制管理.特别是采编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增强团队意识,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晗 《活力》2014,(3):90-90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和感染力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是营造舆论强势的根本要求。只有把“三贴近”落到实处,党报才能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从而最广泛、最有效地吸引受众,更好的引导舆论。坚持“三贴近”原则,不仅可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还是不断增强党报影响力的必由之路。那么,党报如何坚持三贴近原则呢?  相似文献   

5.
重大主题新闻报道是网络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做好重大主题网络报道报道,不仅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成为重点新闻网站树立权威形象,提升舆论引导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新闻宣传队伍.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呢?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按照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要求,把坚持正确导向始终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同时必须在重大、敏感、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始终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首位,坚持正确导向,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巩固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省电台立足民本、民生、民意,把握新闻传播规律,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不断改革创新,增强与听众的交流互动和服务,以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力度,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齐天 《活力》2013,(1):56-56
在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新闻记者不仅要准确及时地把灾区第一手信息传达给受众,还需要发挥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作用。注意调节新闻受众的悲痛心理,发挥人本主义精神.在报道灾难性新闻事件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梁红华 《活力》2010,(12):257-257
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时代,网络舆论对社会有积极的影响,但也有负面影响。只有了解网络舆论引导的方式,才能有效引导网络舆论,防范和消除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苒 《活力》2012,(4):49-49
提到新闻的定义,新闻界普遍认同的概念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中国的新闻报道是无产阶级的喉舌论,强调新闻的舆论宣传作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报道国内外的大事。那么,在改革开放、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新闻报道将怎么做?我们的新闻报道具有中国特色,但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为:第一,只强调新闻引导舆论的作用.淡化了它的舆论监督的职能。犹如人体内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只发挥红细胞的输送养料的功能。而忽视了白细胞抵御病毒侵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郭铭华 《活力》2014,(7):165-165
在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中,媒体的舆论引导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3.8马航事件”切入,以我国近年来发生的汶川地震等公共危机事件为例,在对新闻报道规律尤其是媒体舆论引导的主要职责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防止编造和扭曲事实以宣传替代新闻的角度,讨论了媒体在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中如何提高公信力,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针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主要包括文字新闻和图片新闻.而舆论则可以这样解释,"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作为舆论平台,新闻媒体对新近发生的舆论进行报道是新闻工作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3.
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鞍钢集团把做好疫情防控的舆论引导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的使命责任.牢牢掌握新闻舆论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一、鞍钢集团疫情防控舆论引导的背景 (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疫情防控期间舆论引导提出了...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面对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党报开展舆论宣传面临新问题、新挑战,需努力探索提高引导能力、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新闻媒介与舆论紧密相关,它反映、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所以,我们要善于正确利用这种作用,为营造良好、健康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公众舆论积极正面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任丽菲 《活力》2011,(5):203-203
重大主题新闻报道是网络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做好重大主题网络报道报道.不仅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成为重点新闻网站树立权威形象,提升舆论引导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徐妍 《活力》2011,(24)
广播现场报道,是广播电台播报新闻的主要形式,它作为广播中的轻骑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新闻报道当中,广播现场报道除了具有交流信息、引导舆论的功能外,还因其逼真直观的现场感,小中见大的包容性,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恰到好处的现场报道可以使新闻节目的节奏富于变化,对听众的听觉感受形成强烈的冲击,使听众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空间,展示了平面媒体无法比拟的传播魅力.  相似文献   

18.
新闻媒体处于意识形态学领域的最前沿,在人们社会以及精神生活方面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或者舆论宣传也会影响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以及社会的稳定性.只有充分了解了作为记者或者一名宣传者的职责任务,才能在重大的压力环境下承担起促进经济发展,引导人民的思维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微博作为新兴的媒介形式,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舆论的重心迅速向微博转移,其信息传播的平民化、交互性和去中心化给当前新媒体面临的舆论引导环境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微博传播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利用微博引导舆论的困境及局限,探析其引导策略,助力微博构建良好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20.
胡璟  孙博 《中外企业家》2009,(20):135-135
大学生由于年龄、知识、经历相仿,一旦接受了网路舆论,就会以急剧的速度和广度向外传播。因此,高校网络舆论更多地表现出群体性特征,假如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论将形成较大的威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和有效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