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深交所》2005,(12):93-93
股权分置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重大障碍,它就像戴在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子,只有取掉它,才能摆脱束缚。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带来的最大好处不是减持套现,而是改变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机制,形成共同的利益基础。  相似文献   

2.
当股权分置这一过去15年来支撑资本市场运行的制度平台不复存在时,中国资本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股权分置是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最重要的制度障碍,也是资本市场中的中小股东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不断受到侵害的制度基础。因此,2005年4月,证监会等有关部门下定决心,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12月,第12批股权分置改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现象在我国的产生和存在有着特定的经济、制度背景,股权分置时代由于控制权、所有权不能自由转让,导致同股不同权的存在,造成了不同股东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在资本市场运行中出现了控股股东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诸多问题。股权分置改革是为了赋予股权应有的流通转让权,从根本上解决股权的同股不同权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完成,长期影响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性障碍得到消除,资本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股票的全流通明确了上市公司各类股东利益基础,统一了各类股东的价值趋向。同时较之以往,由于股票全流通而导致资本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革,也将会使上市公司在再融资、并购重组、法人治理以及信息披露等诸多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上市公司尤其是民  相似文献   

5.
向威达 《银行家》2005,(6):74-77
让流通股股东利益受损的全流通必定不是成功的全流通。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清华同方、金牛能源等四家上市公司也很快推出了试点方案,这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即全流通试点正式启动。毫无疑问,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相似文献   

6.
聂晶 《河北金融》2012,(2):31-32,38
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使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过去依赖股权分置为基础的监管理念、监管模式、监管法规、监管对象、监管手段,需要革故鼎新。本文分析了全流通时代资本市场的特点与作用,找出了全流通形势下市场监管面临的矛盾冲突,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监管并促进市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股权分置: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权分置既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股权分置与其说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特色”,还不如说是中国资本市场最严重的制度缺陷。股权分置这一制度设计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股权分置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而是长期积累起来的。股权分置问题由来已久,非流通股转让的实践时有发生,国有股减持在进行试点之后一度叫停。股权分置问题之所以必须解决,是因为它有四大危害:同股不同权,违背了股市“三同”的基本原则;一股独大,非流通股股东侵害流通股股东利益的现象比较普遍;信息失真,股市不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内幕交易盛行,并购重组带有浓厚的投机性色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股东剥夺的视角,通过引入一个两期模型,来探讨股权分置改革对资本市场功能的优化效应。本文发现,股权分置改革是从价格发现与市场信息这两个方面来增进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并由此对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东利益保护与经理人激励机制起着基础性的优化效应。  相似文献   

9.
VC的第二春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主线的一场深刻变革正在全面推进。按照中国证监会的部署,第二批试点完成之后不再进行试点,将全面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并且中小企业板有望率先实现全流通。由此可以预测,如果股市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不发生大幅度持续下挫,那么,所有的上市公司将有可能在今后一年之内实现全流通,并且还将“新老划断”。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年来以股权分置改革为重点的基础性工作的稳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正在引领我国资本市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是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合理。通过改革我们实现了一部分股份可流通为基础的定价机制向股份全流通定价机制的转换,从而为上市公司不同股东形成共同的利益基础、  相似文献   

11.
突破一 :流通股股东地位提升  《意见》首次提出 ,要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表明管理层已经认可公众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这是一个突破。长期以来 ,有关方面一直借“同股同权”之名抹杀国内市场实际上存在的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区分 ,甚至借此侵害流通股股东利益。《意见》的出台 ,为流通股股东提供了自卫的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流通股股东参与市场的积极性。突破二 :解决股权分置要尊重市场规律  除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外 ,影响市场最大的因素就是股权分置问题。此次《意见》…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支付的法律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问题。股权分置扭曲了资本市场定价机制,制约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公司股价难以对大股东、管理层形成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股权分置问题长期悬而未决,不仅影响对A股股票价格进行合理估值,影响证券市场预期的稳定,使上市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更是影响市场投资者信心的重要因素,是造成股市长期低迷的关键症结之一。股权分置不能适应当前资本市  相似文献   

13.
于蕾 《上海会计》2006,(1):21-23
股权分置的基本含义是上市公司的全部股份由于政策限制被分为两类性质不同的股份,一类是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流通股,一类是只能在场外协议转让的非流通股。目前,非流通股约占上市公司总股份的三分之二。股权分置破坏了上市公司利益机制一致性的基础,导致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发生冲突。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取得相应的流通权,从而实现所有股东股份的同质化,并以此希求股东价值取向的一体化、决策基础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完善资本市场的功能发挥和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股权分置改革这一我国资本市场影响深远的事件,基于经济后果的视角,本文利用2001~2010年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公司股权层级的变化及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论文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随着控股股东与其他小股东间代理冲突的减轻,公司股权层级显著减少。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由于代理成本的下降及对管理层监督的加强,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业绩因股权层级的降低而上升。最后,我们的考察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股权层级及经营绩效的影响在非国有公司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上市银行应当重视并加强市值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克鹏  杨涛 《新金融》2009,(10):33-36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步入了"股票全流通"阶段.市值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本市场评价指标,对上市公司的股东价值实现、资本经营、品牌和社会形象等方面的影响作用越发突出.本文从资本市场、股东利益、管理层激励和考核、价值创造和综合竞争力等角度阐述了上市公司,特别是上市银行应当加强市值管理的必要性.最后,围绕市值管理的"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经营"这三方面,提出了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晶 《海南金融》2007,(2):13-15,38
为了解决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的沉疴,一场结构性改革于2005年春天启动.随着改革的进行,股权分置这一长期困扰我国股市的问题,将得到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解决.伴随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我国证券市场将进入后股权分置时期,这一崭新时期的到来,无论对非流通股东还是流通股股东都具有划时期的意义.后股权分置时期是一个全流通的时期,股价同样成为大股东所关心的指标,因而股权分置改革使得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获利方式发生改变,其效用函数也随之改变,从而影响其最大化自身利益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7.
巴曙松 《证券导刊》2012,(50):90-95
2007年以来启动的全流通改革重置了自中国资本市场成立以来所有的参数,特别是为金融资产和产业资产之间的转换扫除了制度障碍,基金等在股权分置时代对流通股估值具有重要话语权的机构投资者在全流通中逐渐丧失了主导型的话语权。2009—2010年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推出的超常规的刺激性政策提供了充足流动性,客观上对冲了全流通进程...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市场格局与规则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钊 《中国金融》2006,(3):49-50
2005年4月29日,股权分置这一多年来困扰我国资本市场的历史难题开始付诸解决,同时也有力推动了解决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性问题,这是资本市场建立15年来的一件大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1月7日举办的以“冲突与超越——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资本市场”为主题的“第十届资本市场论坛”上,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分置改革下的市场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推行,使困扰着我国股市十几年的股权分置问题终于破题,这意味着中国股市全流通大幕正式拉开,中国证券市场将发生巨大变化。由于股票定价基础发生根本性改变,相应地,我们投资者的投资策略需作重大调整以适应市场的这一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后股权分置背景下上市公司控制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股权分置时代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机制存在的缺陷--控制权配置的错位和控制权市场的失效进行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股权分置格局下,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机制截然割裂是导致"大股东控制"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以及控制权市场外部治理机能失效的根源所在.同时,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控制权内部配置以及控制权外部转移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的分析表明,后股权分置时代优化控制权机制应当引入"股东实质平等"原则,以增强中小股东的行权便利性,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