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靖州 《财政研究》2020,(11):33-42
本文从政府"理性"和经济运行不确定性的视角,对目标短期化、机制确定性的财政政策有效性进行了反思,认为由于政策实施主体的"理性"选择与影响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传统财政政策效果正在弱化。人类已进入后工业社会,公共风险正在加速迭代变化,财政政策应凸显"防范风险"的目标定位,从聚焦总量调节转向更加关注结构调节与利益调节。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现实,应推动财政政策转型,一方面以风险管理为主线、以公共风险最小化为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强化财政政策的综合平衡功能,重视对市场主体和社会个体行为与利益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面对多种风险和多元目标,财政政策制定中的风险权衡意蕴更加明显。本文从公共风险的视角对财政政策进行了审视,认为财政政策制定的基本原理在于权衡公共风险与财政风险。宏观财政政策的制定主要是对公共风险与财政风险的权衡,赤字率是这种风险权衡的重要体现;财政收支政策主要是对国家治理中各类公共风险的综合权衡,政策重点一般是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性公共风险。基于这种新认识,本文对我国财政政策实践进行了梳理与考察,认为我国的财政政策正在从“需求管理”向“风险权衡”逻辑转变,特别是2020年以来,财政政策权衡风险的特征更加明显。当前,我国国家治理中的公共风险越来越具有系统性、综合化的特征,权衡风险的财政政策更加关注工具组合的优化以及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协同,以组合优化和政策协同推动公共风险水平持续收敛。  相似文献   

3.
金融部门要落实好尽职免责条款,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握好风控与信贷投放的平衡,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动性。2020年,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好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输血"作用,中央尽早布局,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一系列安排。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由于疫情在全球的不断扩散引发国内外需求停摆,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2020年3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时隔十三年,特别国债被再次提起,与财政赤字和专项债相配合,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宏观经济稳定,应对疫情冲击。  相似文献   

5.
开创财政节能减排工作新局面,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集成,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市场化长效机制建设。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财政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些年来,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锐意创新,扎实工作,把推进节能减排作为积极财政政策重要内容,初步构建了一套支持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体系,加快推进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努力扩大节能环保产品消费,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陆磊 《中国金融》2022,(1):17-18
<正>现代货币理论主张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支持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政府拥有更灵活的财政政策空间而无须受到制度性财政约束的阻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放眼全球,近年来以日本、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经济体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配合的"双扩张"政策组合,的确起到了抑制经济快速下行的效果,但是也产生了显著的分配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客观分析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需要在"粮田"基础设施建设上下足功夫,用好地方政府债券方式有效支持"藏粮于地"战略。  相似文献   

8.
张宏博 《时代金融》2012,(11):120-123
财政政策在1985-1997年间则具有非凯恩斯效应,其余年份则具有凯恩斯效应,说明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现象,且1998年以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积极有效的,而在国民经济局部过热时,由"双松"政策转而实施"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是正确的。初始财政条件和财政调整幅度并不是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产生的必然原因,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程度和特点变化可能导致了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产生非对称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面对当前财政工作的复杂形势和突出的收支矛盾,四川财政在实现高位增长的同时,牢牢把握"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工作基调,继续贯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提升财政管理绩效。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四川财政关键是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张宏博 《云南金融》2012,(4Z):120-123
财政政策在1985-1997年间则具有非凯恩斯效应,其余年份则具有凯恩斯效应,说明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现象,且1998年以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积极有效的,而在国民经济局部过热时,由"双松"政策转而实施"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是正确的。初始财政条件和财政调整幅度并不是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产生的必然原因,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程度和特点变化可能导致了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产生非对称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称,中国总体宏观经济表现良好,已经走出通货紧缩阴影。今后,中国将采取中性的财政政策,有保有控,确保中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健康发展。中国将采取中性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淡出"问题至此获得了一个明确的"官方答案"。何为中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和困难何在?实施中性财政政策,财政该干什么,不干什么?本期话题由武汉大学孙志、王汝津,李旭辉三位博士就此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财政》2012,(20):34-35
党的"十六大"以来,安徽省各级财政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这十年,是安徽财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十年,财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健康、可持续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初步形成;是服务经济发展措施得力的十年,适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宏观调控机制更加完善;是保障改善民生力度空前的十年,坚持将  相似文献   

13.
易澳妮 《新理财》2023,(10):19-21
<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战略意图,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自1998年诞生起,历经四次演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财政政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财政政策应更加注重政策的增长效应、协同联动、结构优化和可持续性,奋力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2011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在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调的同时,使我国经济运行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局面。但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经济政策调控还带有"观察期"特征。下一阶段财政政策应继续保持其连续性、稳定性,并注重相机抉择,把握好宏观调控中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以及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扩大内需,以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2006—2012年沪深A股六大高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能耗、排放与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的动态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实证分析了信贷与财政政策的协同效应对"两高一剩"行业能耗和排放两方面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信贷与财政政策协同效应对"两高一剩"行业企业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硫排放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宏观审慎视角,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多种财政政策工具及金融特征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对财政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1)多种财政政策工具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金融稳定能力,而更加灵活的长期响应机制能够显著改善调控效果;(2)财政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在控制资产价格方面具有互补作用,在政策设计和使用时要注意风险来源和协调配合;(3)我国的土地财政问题限制了财政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操作空间.研究认为,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财政政策应增强灵活性、规则性、协调性,从而促进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7.
财政是经济的集中反映。财政政策如何,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而确立恰当的政策目标又是制定正确的财政政策的前提。从今后的形势发展来看,财政工作面临的任务必将更加繁重。因此,我们必须对财政政策的系统研究给予高度重视。本文仅就系统研究中的财政政策目标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信贷出现快速增长,但弱势领域的贷款需求相对银行优质客户仍未得到较好的满足。本文剖析了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并认为财政政策尽管在信贷扶弱领域中得到了部分运用,但仍不足以弥补银行机构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因此财政政策应更加充分地发挥其解决公平的职能,加大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力度,缓解扶弱信贷政策性与商业性矛盾,撬动信贷资金更多地投放到弱势领域。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比较减税、增加财政支出和宽松货币不同政策方案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相比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效果更加明显;在财政政策中,减税政策的效果优于增加财政支出,增值税减税政策最能促进产出的增长,其次是增加民生性支出的财政政策。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应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并加强政策的协调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精准提效,货币政策稳健精准有力。  相似文献   

20.
在新发展格局下,"更加积极有为"的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财政增支和大规模减税降费使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政府过紧日子作为一种政策理念,主要体现的是财政属性,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时代意义。基于此,文章从财政逻辑、制度约束与现实要求等视角对政府过紧日子的理论基础和路径建设进行全面解读与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